庄子:得道之人的教育之法
2022-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两不相伤
一个得道之人的教育之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像形体和影子的关系呢?像不像是声音和回音的关系呢?圣人因为有了问题所以才有回应,而他的回应是出于自然而然的,出于本心的回答,他的胸怀是与这天地为伍,无欲无私的。

所谓得道高人,他们还有哪些表现呢?他们又好像深不可测,丢块石子下去,等不到他落地;他们行走在这世上,好像没有刻意的准则,总是随风而动,空空悠悠。
如果你和那些得道高人谈论,他们好像能带领你游走这思想的世界,来来回回,也不会掉进那迷糊的思想陷阱之中。他们似乎可以走进任何一种极端思想,而又可以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离开。你也看不出他们是依靠什么法则做到的,感觉无根无据又头头是道,好像他说的那些东西在这太阳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我们歌颂自己总结出的规律,以为是至理名言,无可厚非。但实际上有没有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只是自欺欺人了呢。我们把这副皮囊打扮的花枝招展,附加上华丽衣裳,争出个人间显贵,鹤立鸡旁。
殊不知,得道之人不求人中显贵,但求和其光。混到人群中,无法寻找,不漏山不漏水,蓦然回首,那人就在身旁。他们知道,人嘛,都是一样的!既然大家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可以超出的地方,那人走不出人的范畴。就像是集合中的一个子集不能代表集合了嘛。既然没有自己可言,又还有什么是可争的呢?
如果只能看到那些实质的东西,只从实处着眼去解决问题,那也算是这世上务实的君子了;但如果是看不到具体的东西,游走在真实和缥缈之中,那他可能已经离形去知,达到那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知不知,尚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