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向阳花爱在沭阳,紫藤花开

还你一个俗世安居处    ——吴印咸故居.沭阳

2018-08-23  本文已影响31人  愿美好的记忆不要随风飘逝

最近,一部清宫剧红遍全球--《延禧攻略》,不光是它精致的画风惹人眼,更主要的是颠覆以前傻白甜的女主人设,紧凑、合理的剧情设置也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为谁销得人憔悴

说实话,之前我比较反感清朝宫廷剧,因为它滥俗的剧情。所以,之前的虽多耳闻但我一部都没看。观看《延禧攻略》这部剧是很偶然的,因为妹妹在家追剧,因为一点好奇心,所以不自觉地被它吸引,渐渐加入了观剧大军。

《延禧攻略》的角色、剧情等大家都很熟悉,所以这里我要讨论的不是它们,而是清式的建筑。不熟悉剧情时,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精致的新古典画风。人物活动、故事发展等都脱离不了环境,这里的环境就是--清朝宫廷,客观地说是清式宫廷建筑。

皇家气派

清朝宫廷建筑一砖一瓦为皇权服务,为彰显皇家的气派,着色上多用红黄两色。这种纯度很高而又华丽的色彩不仅昭示着皇家的尊贵,而且能给人带来强烈、温暖的视觉冲击,影响人们的情感。金色的琉璃屋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似乎在俯瞰着芸芸众生。

皇家建筑可不是供每个人随意安歇的地方,对于我们大多人来说,更为关注的可能是自己的一方天地。那是可以“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的地方,让自己在荷花的香气中能闲适地聆听露滴竹叶之声;在那里自己能随意栽些花草,在兰香竹影下尽情地欢饮;亦或是闭门闲居,虽然寂寂寥寥,但有书相随,时有桂花香气,飞来飞去,袭人裙裾。

那么这种适合大多人俗世清居的地方到底是怎样的呢?在清朝,这种建筑设计风格非常简约朴素,色调单纯,青砖灰瓦,本色的木质回廊,其他装饰也多用本色。外表看来或许不起眼,但内在却丰富实用。

畅游其间,抚摸着回廊上的木头纹理,欣赏着周边的常青松,转个弯,绕上光滑的石子路,或许还会踩到几根兰草。溜到后院,坐上亭台,还能观遍一池荷花,几株落叶柏,看云淡风轻,惬意一个午后。

吴印咸故居

如果你是清朝的普通人,难道不想有这样一个俗世清欢处?即使你现在身处喧嚣的都市,难道不曾想过有这样一个居处?虽然不曾拥有,但为何不可想象?既然已经存在,又有谁能妨碍你一睹为快、前进的脚步?更何况,自己的家乡已经拥有一处了呢!这就是吴印咸故居。

吴印咸故居遵循的就是清式建筑风格,基本色调是灰色,装饰多为本色,非常简约朴素,同时也很精致,画风颇有新古典感。青砖灰墙配着绿叶红花,对比鲜明,非常精致。典丽的宫灯搭配棕色木质回廊,曲曲折折,有谁说不美观呢?

吴印咸故居

远望竹林猗猗,松柏葱茏,拐过石子路,就是一道拱门,转进去,又是另一番景色,绿草微风岸,杨柳依依,因为处在古老的沭河边,所以或许还能遇上几个持竿叟,平添一份垂钓的乐趣。

沭水河畔的这座清式建筑是为了纪念本土的一位杰出摄影大师—吴印咸先生而设计的。吴印咸先生是一位世纪老人,生于1900年的旧中国,卒于改革开放大好的1994年。在他百岁的人生中,经历了我们国家最剧烈的革命战争,他的一双慧眼看遍人世百态,并把所见定格在手中的相机上。他拍摄了许多经典,比如《马路天使》、《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白求恩大夫》等等。他的作品伴随了我们的爷爷、太爷爷,甚至到今天依然焕发生机。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流传,剑桥《世界名人录》中有他的名字。

还你一个俗世安居处    ——吴印咸故居.沭阳

不知今天沭阳的新生代有多少人知道他?沭阳的故老们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但我知道,沭水河畔的这片风月一定知道他。遥想当年,吴印咸先生从旧中国的沭阳走出去时,不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然而孤身在外,却难以忘记故土,这些风景和记忆都定格在他的摄影中,成了游子在外的乡愁。所以,对于新时代的我们,也不应忘却这位伟大的家乡人,不应忘却这份美好的乡思。现在沭水河畔还你一座俗世清欢处,就是为了这份永不忘却的纪念。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愿逐月华流照君。”

今日中元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