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21.1.15榜四文《精微塌陷》
2021-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专业沿街乞讨
2021年1月15日,排行榜第一名为官方的公告文,154字,无甚可评。好吧,算你们任性。
在第一页截图的几篇文章里,除去两篇体验应援文,就数第四名的文章字数最少。
这一篇是守护者联盟推荐的《精微塌陷》,有3945字,而别的文章都有5000字左右,于是我选择了这篇字数最少的。原因无它,上一篇看的文章一万多字,折磨的我心力交瘁。
当我怀着轻松的心情点开这篇文章后,我发现我错了,错的很离谱,离谱到我想穿越回几分钟前,把我自己打一顿。因为这篇文章真的,很!难!读!
比起前一篇言之有物而又精彩的万字小说,这一篇文真的让我觉得有些离谱。
当然,我先在这自嘲一句,这确实是因为我水平不够。
这篇文章,正如作者所言,是在“漫无目的”的“说”,作者称,这就是意义本身。
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这篇文章存在这些问题,影响了阅读体验:
1、小节与小节之间毫不相关,或者说,作者并没有把相关性体现出来。大概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漫无目的?
2、有的段落实在太长,有些句子句意不通,很难读懂。很多句子都缺少成分,特别是缺少主语。
3、太多辞藻的堆砌,句子太长,让人读不清句意,同时,有一些修饰语是毫不相关且没有必要的。
4、标点符号的使用,经常在该打逗号的时候打句号,在下一句该打句号的地方打逗号。
5、文章中一会儿是写这个人,一会儿是写那个人。文与文之间没有联系,前句与后句没有联系,最终就是什么都没说。该补充说明的地方也不补充,让人云里雾里。总之,也许我这句话有些冒犯,但是,漫无目的也得有个度吧?如果这篇文章写出来只是个人的表达,那展示出来让人读的意义在哪里?在这里,我不针对任何一个人,但是造成这个现象的人是否应该思考一下?
绿色线划出来的,是读起来不是很通顺和句意没有表达明确的部分。“回忆贯穿始终的年代”?还是“年纪”?这一句话又是什么意思?“除了爱情”一句,读起来不是很通顺,加一些标点可能会更好。
“假借修真”一词,原指“借着四大假合的身体来求得真我,修成正果。”,放在这里,没有上下文,很难判断要表达的具体意思。
荧光粉划出来的部分,是根本没有表述清楚的句子。“我很害怕,不必放手”是什么意思?是“很冷青春萧瑟的日夜”?还是“很冷,青春萧瑟的日夜”?还是“青春萧瑟的日夜,很冷”?
蓝色部分,“创造”与“故事情节”没有并列关系,“扮演煽情”和“言不由衷”没有转折关系。在这里用“而”或者“还”而不是“却”,也许表达效果会更好。
红色部分,用“被束缚了手足”或“束缚了自己的手足”也许会比较好。根据后面句意,应该用“束缚了自己的手足”。
第二个部分,用“被压抑深久的”会比较好。
第二个小节,与第一个小节并没有什么关系。
荧光粉部分,错误的使用了标点
蓝色部分,“离开的时刻”是谁离开的时刻?
绿色部分很难读,“分外需要的特例”,能明白意思,但表述奇怪。“看不透竟是这种自我”,这一句省略的部分太多,谁是这种自我?我自己理解这句话是“那个时候,她竟看不透,自己是这样的自我。”
“肯定”“确定”“无疑”太过重复。
橙色部分,“这种资源”是哪种?没有前后文。
红色部分,顾苏仿佛家中还有事,怎么看出来的?没有前后文交代,冒出一句话到来不去。第二句差不多应该是“直到后来,他们两人也没有真实的遇见过”这之类的意思,不过还是很怪。
由于图上划得的实在是太多,接下来的图就挑一部分来说。
红色部分“我是体验派,同桌是班花”,二者毫无联系。如果要单纯介绍同桌是班花,前一句写“班花同桌”就好。
这里说的是梁源,在下一个地方,又变成了顾源。
橙色部分,“势必”和“肯定”重复。
绿色部分,用“我认为的,我创建的救世主”,会读起来比较通顺一些。
“石沉大海的旧疾”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么多,我不禁回忆起小学时看的小说:
大部分不太对也不太错的句子,构成了大段大段的话。不同的只是上方图片分段分得比较好,读起来更轻松一些。而这篇文,我实在有些不喜欢。
这一句话,我真的很难判断到底是标点的错乱导致句意不清,还是情感太旺盛导致标点错乱
越看到后面,我就觉得自己越有必要问问,推荐者推荐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像高考作文老师一样的流程:字数达标、看首段、看末段、看大概,过,下一篇。
否则的话,这样的句子为什么能大段大段出现在这篇文章里?
为了支持守护者联盟与简书,除了小岛管理局局长之外,别的用户也会在有能量时支持被推荐的文章。审核出这样语句不通的文章,是否对于跟赞的用户、有看上榜文习惯的用户、信赖和关注榜单的用户而言,是一种敷衍?
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篇文,由于作者都说了是漫无目的,我无法从其表达中找出这篇文章的可读性。因此,非常抱歉,我并不推荐您阅读这篇文章。
如果要说这篇文章的亮点,大概就是在最后一个部分。我们能在这个部分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和作者文字中蕴含的情绪。
最后一段中,想必作者也已经提早给了我一些回应。“你说意义?我可没想过!”
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最后一句“真是搞笑”,单独分一段出来,表达的效果更好。
我的感受是,作者大概是表达欲太强,太过关注自我但忽视了文字。
当然,我知道我的这些读后感可有可无。这篇文章风格很强烈,透过这篇,我仿佛能够看到作者斜睨着我,对我的所有言论显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仅对文字风格的评价)
对于这些“漫无目的”,也许我的话只会毫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