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诸侯盟散,群雄割据
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各怀心思势力相仿的盟友总是不长久的,最后总有人撕毁盟约,最终总要各凭本事。
士气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三英战吕布之后,董卓的士气就不太行,大概是所有人都把吕布当成战无不胜的神,突然有人打破神话,士兵们都有点反应不过来。没有士气的董卓又想出新主意来折腾人。他的手下李儒表示,迁都长安是个不错的选择,反正洛阳也玩得差不多了,换个地图继续浪呀。董卓欣然答应。
在太平盛世,能够住在首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比如现在,户口在北京的人基本上都比其他的地方的人高一等——具体请见相亲鄙视链。但是很不幸,当时是乱世,洛阳百姓遇到的是混不吝土匪董卓。
有人劝董卓长安因为王莽之乱现在既没有宫殿也没有人完全是一片荒地,不能去。董卓一仰头,鼻子朝天地表示毫无压力。他大手一挥把洛阳所有的富户都冠上反贼的名号,全部砍掉,然后把他们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然后用军队像驱赶羊群一样把洛阳百姓都驱赶到长安去。
如果说前面董卓只祸害皇室百姓还无所谓的话,现在董卓其实差不多要引起众怒了。但是袁绍拒绝继续打董卓。想不到不仅农民起义军会安于现状,大门阀起义军也会安于现状,要推动社会进步还是要靠以无产阶级为主的中产阶级的力量——想要往上爬,不想落到下一阶层。
曹操对袁绍很失望,自己引兵去打长安。当然是失败的。董卓听李儒的计谋,叫荥阳太守徐荣埋伏着,等后面追兵过来,先不出面,先叫那追兵被董卓这边的大军打一顿,等他败逃时后面徐荣冲出来,就跟包饺子似的掩杀。这可能是三国演义里第一场有计谋的仗,虽然是比较简单计谋,但是有效就好,大道至简。
要不是曹洪舍身相救,一代枭雄曹操可能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回到洛阳,曹操对着袁绍诸人抒发了一下自己对他们不作为的愤愤之情,然后带着自己的兵往扬州去了。那时的扬州大概是现在安徽、江苏一带,离北边中原有一点距离,地挺大,发展也还行,勉强做个安身之处还不错。
说回到洛阳。打头阵的孙坚稍微收拾了一下董卓留下的烂摊子。一不小心竟然叫他得了传国玉玺。这可了不得,该不会是上天有意让他成为九五之尊?为了这既不能号令群雄也不能换来兵马的没用的东西,孙坚跟袁绍离了心,背盟回江东去了。
就在孙坚回江东的路上,荆州是必经之地。刘表得到袁绍示意截杀孙坚,到底叫孙坚逃了,而后来的东吴与荆州的梁子在此结下。
诸侯盟现在几乎名存实亡了。兖州太守刘岱杀了东郡太守乔瑁,得了他的势力。公孙瓒也说袁绍没戏了,带着刘关张回他的北地去。
袁绍的大本营离洛阳有一定距离,他在洛阳有缺粮的危险。这时冀州牧韩馥送了粮过来。袁绍手下逢纪说干脆把冀州拿下,袁绍觉得很好——作为盟主,袁绍自己都放弃盟约,要对盟友下手了。
逢纪的计策让我看到乱世的真面目,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大多就是乱世英雄们斗智斗勇的故事。计策简单来说是这样的。袁绍先写信偷偷告诉公孙瓒,与他约好一起打冀州,打下来一人一半。等公孙瓒出兵了,再写信告诉韩馥有人来打他。韩馥实力不行能力也不行,这时候没办法肯定会向袁绍求助,袁绍就可以趁此机会架空韩馥,拿下冀州——当然,出兵出力的公孙瓒什么都不会有。
多聪明的想法。而韩馥手下还真有个谋士建议请袁绍来帮忙,让我觉得他该不会是袁绍派来的间谍吧。也有聪明人想到”请神容易送神难“,劝韩馥不要这样做,但是韩馥说了这样的话。
馥曰:“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何嫉妒耶?”耿武叹曰:“冀州休矣!”
有这样的主公,人生还有什么盼头。冀州果然落入袁绍手里,这时韩馥又不高兴了,撇下家小一个人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这脑子怎么当上一州州牧的呀,他怎么知道张邈会收留他,又怎么知道袁绍不会拿他的家小威胁他?
公孙瓒以为袁绍会按照约定分一半冀州给他呢,谁知道袁绍理都不理,还假借董卓之名杀了他弟弟公孙越,这叫公孙瓒的面子往哪放?那就打吧。公孙瓒手下将领没有袁绍的颜良文丑厉害,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差点就要没命了。
这时候有人从天而降救了公孙瓒。那人就是常山赵子龙。原来赵云本是袁绍手下,看不惯袁绍就投奔公孙瓒来了。
后来刘关张也来帮忙,终于救得公孙瓒回营。公孙瓒向刘关张介绍赵云,想不到刘备暗暗撬了他的墙脚。
玄德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云叹曰:“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玄德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洒泪而别。
不过这一次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后来赵云为刘备出生入死,刘备却始终没有像信任关羽张飞一样信任他。因为关张二人是最最开始就跟随刘备的,从始至终都是刘备身边的人,是下属也是兄弟,而赵云是刘备从别人那里挖来的大将,永远都不会变成兄弟的,只是要好好笼络,免得他再被别人笼络了去。
袁术每次出场都让我觉得他是猴子派来的逗比。这次他听说袁绍得了冀州,立刻毫不客气地向袁绍要马,袁绍当然不给。袁术又写信向刘表要粮,刘表当然也不会给。袁术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大脸?于是他就恨上袁绍和刘表了——恨意来的就是这么容易。
袁术写信给孙坚,说自己准备打袁绍,叫孙坚同时打刘表。虽然我不太理解这有什么好同时的,袁绍和刘表也不算什么正经同盟,地理位置也差得挺远的。
但是孙坚觉得自己跟刘表有仇,就算没有袁术的话他也要去打刘表报仇的。手下劝他说江东比较安定,修生养息几年就能打到北方去了,何苦揪着小小的仇不放?孙坚丑拒:我堂堂大丈夫,连仇都没报还谈什么天下……我不是很理解孙坚的脑回路。
总之,孙坚死在了荆州。死得很窝囊,因为轻敌,孤身一人进入敌人的埋伏,被乱石、乱箭射死,脑浆迸流,寿止三十七岁。东吴,属于孙坚的时代过去了。荆州与东吴从此结下了永远解不开的结,后面发生许多故事都逃不开荆州。
孙坚的正房夫人姓吴,生了四个儿子,他们的名字很有意思。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
翊即弼也,辅佐。匡即佐也,辅佐。四个儿子似乎分工很明确,前两个就是要掌权做领导的,后两个就是来辅佐的。不知道为什么起名字的时候就预见到后面孙权会掌权,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总之,从洛阳离开之后,天下正式进入群雄割据的状态,战火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