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证精华(5)

2017-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传统文化精华

 
  有四种禅:一、愚夫所行禅,观察自身空相,以解脱形骸之累为务,即此坚定不移,认为修行目的,由如此观察和定力的修持,渐渐上进,得到灭尽定的境界,而执著定境界的相,以为究竟。
            二、观察义禅,由观察一切法本无自性,由此渐渐上进。
            三、观真如禅,由推想人与法皆无自性,只是人之妄想所生,由此精思入寂,好像达到不生妄想,寂静安宁的境界。
            四、如来禅,真实证入如来境地,得到自觉圣智的三种乐定(天乐、禅乐、涅槃乐),所谓转识成智,大智慧自在。又能为一切众生造作不可思议的功德。
      涅槃:一切自性业识所生的习气,及无始以来,熏习如来藏识和意识的妄见,都彻底转了,就名为涅槃(妄想识灭),涅槃者本来清静之义
    离一切分别妄想心即名真如,上上升进,进入如来的果地,这就名为自觉圣智相。
  善知二无我,二障烦恼断,永离二种灭,是名佛知觉。
    当用之时,体在用中,在体之时,用归于体此即如如不动,无来无去,名为如来。
  双身相:佛父表体性,佛母表妙用能生万法。
  什么是五种痴:指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六入、五阴、卑贱、垢污五种痴。故修行,或观六界得度(破无明,成虹光身),或观三界跳出,或观五阴、六入、修白骨、不净观、修安般。或如禅宗观第一义,当下就是。这些都是对治五痴的法门。
    佛是大圣人,但还是照样要洗脚、吃饭、洗碗,所以最伟大的圣人,就是最平凡;有所奇特者,就变妖怪了。因此这里告诉我们,如果“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我们学佛对于这些话要特别注意。真正的佛法要非常平凡,把人做好了,自然成佛,不要做成特殊的样子。
        一切佛法归到最后是两个字“安心”
      事中即理,何曾有碍?心外无境,念自不生。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圆觉经:十二菩萨;代表大乘道的修法,大智文殊、大行普贤,普眼(智慧方便)、金刚藏(摧伏一切外道)弥靳(摒除一切声色犬马)清净慧、威德自在、辨音(辩才无碍)净诸业障、普觉、圆觉、贤善首菩萨。
  答文殊: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答普贤: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菩萨与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答普眼: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行(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见、眼根、眼识、识、耳鼻舌身、六尘、四大、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三十七道品悉皆清净,乃至一身、多身、一世界、多世界、尽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答金刚藏:如来寂灭性,未曾有终始,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思惟犹幻化,何况诸虚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答清静慧: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答威德自在:共三种法门曰止、观、禅。
  止: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观: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皆是幻故,幻相永灭。
  禅: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净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请关注微信平台和喜马拉雅:佛法修证精华

佛法修证精华(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