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吾手写吾心谈写作

谈谈如何写作文

2018-04-29  本文已影响26人  山高人为峰1
谈谈如何写作文

根据顾老师的安排,让我利用听课的时机,给同学们讲讲关于写作方面的问题。我想了想,要说谈谈写作的话,主题有点高大上了,也不是我能讲好的。同时,对于同学们,我觉得在写作的后面,还是应该再加一个字“文”,就是应该同大家谈谈如何写作文。这个才是最实际的,对大家有用的,也是大家尤其是那些作文写不好的同学,迫切想了解知道的。今天我想结合自己写作的经历经验,给大家简单谈一谈,不敢保证绝对有用,只要能有所启发就达到我的目的了。

关于写作文,要说经验或方法的话,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词六个字:多读、多想、多写。也有人把人的大脑比作电脑,总结了两个词四个字:输入、输出。其实刚才说的三个词六个字和两个词四个字,两者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读”,就是“输入”的意思。“写”,就是“输出”的意思。而“想”,既算“输入”,也可算“输出”。在“读”的时候“想”,就是“输入”,如果在“写”的时候想,就算是“输出”。

首先,说说第一个词:多读(听)

谈谈如何写作文

刚才说了,“读”,就是“输入”的意思。就是说,要想电脑输出东西,比如,一个好的方案、一个好的预算、一个好的计划,那就需要编出好的程序输入电脑。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就像农民种地一样,没有“播种”,又怎么会有“收获”呢。因此,要“多读”。

互联网上有一句流传非常广的话:十万字的输入,才有可能有一千字的输出。可见,“多读”多“输入”的重要性。

有的同学说,我们现在学习任务重,“多读”时间不允许。这就要求我们讲究“读”的方法。“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精读”和“泛读”。重要的就“精读”,不重要的就“泛读”。重要不重要二者如何区分呢?这就又牵涉到“读”的内容了。就是哪些内容采用“精读”的方法,哪些内容采用“泛读”的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我觉得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是基本的,需要我们“精读”。课本上所选编的文章,都是不同类型的,也是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有的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比如,《刘胡兰》《王二小》,有的是强化集体意识的,还有的是增强亲情、友情观念的,等等。同时,凡是选编进课本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需要我们去“精读”,也值得我们花时间下气力深钻细研。比如今天语文代老师给大家讲的《爱莲说》,再比如,小学课本编入的《画杨桃》《小柳树和小枣树》等,都是经典之作。即使是考试,考题也是以课本为基础出的。因此,课本学好了,考试肯定也不会差。

课本上的学好了,其他就不用学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读一些课外书,以开阔视野,积累素材,扩大知识面。由于课外书很多,如果“精读“的话,不但时间不够,而且也没有必要。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泛读”的方法。

除“读”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听”的方式,如,收听收音机或网上的有声小说。其实“听”也是“读”的一种方式。我上小学时,广播上正热播袁阔成讲的评书《三国演义》,家里没收音机,上午一放学,我就跑到1里多远的同学家里听。我坚持的很好,但是也有意外,如果赶上他家没人,或者我有事赶不上点,那就只能遗憾地“且听下回分解了。”这里多说一句,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同学们要把手机作为一种基本的工具,如打电话、查阅资料等,不要沉溺于手机网络上的游戏、电视节目,这样对学习无益。

其次,说说第二个词:多想

谈谈如何写作文

读了后就要想,就要多思考。如果阅读只是读了文字而没有思考,那么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大文学家鲁讯先生说:读书要做到“五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其中,心到,还有脑到,我理解就是要思考。

阅读后,思考什么?我们要着重思考以下几个方面: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运用的素材是怎么组合的,文章的前后布局如何,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等。比如今天语文代老师讲《陋室铭》时,代老师从介绍“铭”开始,由浅入深,讲了“陋室”的景美、人贤、事雅,最后由“何陋之有”的发问,得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感慨。对于《爱莲说》一文,代老师从隐逸的菊,讲到了富贵的牡丹,又与牡丹相对比,讲到了不染、不妖、中通、外直又香远益清的莲。具体的代老师在课上讲的非常到位了,大家可再回顾一下,这里就不多说了。

想时要多联系实际,这样才有基础,才能避免空想。比如,98抗洪时,我所在的部队要去湖北参加长江抗洪,部队动员后,我了解到机关有名干部给家里打电话后,家里人分成两派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派是以奶奶母亲为代表的,因怕独子抗洪出事反对他去,一派是以爷爷爸爸为代表的,尤其是爷爷是老红军,坚决支持。我就以《后盾》写了篇通讯,没几天报社就采用了稿子。此外,还有发表在《解放军报》上的《钞票飞上天之后》,发表在几种杂志上的《拉练路上》等,都是结合当时的实际,经过深入认真观察思考,最后写了出来,并且受到人们好评。

再次,说说第三个词:多写

谈谈如何写作文

有句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我想倒过说,读书就要动笔墨。动笔墨是一个好习惯,要注意培养和坚持。其实,动笔墨,在阅读的时候就有,动动笔墨作笔记的过程,就是输入积累素材的过程,就是为输出为写作做准备的过程。

要我说,写作文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有多读了,多想了,输入的差不多了,就能输出,时间久了,就会下笔有神,就能妙笔生花。

有的同学会问自己也掌握不少素材,就是不知道写哪些。我个人的体会是,首先要写自己经历过的,自己最熟悉的。因为自己经历了、熟悉了,就有体会,就有感情真情在里面。有一句说:情到深处文自成,就是只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文章就水到渠成了。在课前我看了刘玉婷同学写的作文,如,她写的暑假里的一件事,写她的表姐残志坚,这些因为都是她亲身经历的,因而也最熟悉,最有体会,最有感情,因而写的就流畅,就能打动人,我看了文后老师的批改评语,评价非常高。

我上小学时,也曾写过《我家的歪脖树》、《哈哈镜给我的启示》等,因为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后老师评价很好。

有同学说,自己经历的事熟悉的事写完了或者没有怎么办,那就需要编造了。能编会造并不是什么丑事,反而是有能耐有水平的体现,比如一些中篇长篇小说,不编不造是难以写出来的 。写作能编造是建立在你“多读”“多想”的基础上的。没有这个基础,你是编不出来的,也是编不像的。比如,一说到学雷锋做好事,大家就会想到扶老奶奶过马路,就会想到捡了钱或者东西交给老师或者警察叔叔,其他的为什么想不到呢?因为你没有“多读”、“多想”,你想不到别的,你想编却编不像。再比如,上小学时,我写了一篇作文《下军棋》,就是自己编的。可编的像,老师不但信了,而且还在班里作为范文读。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有一个发言,题目是: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这就是说,作文,或者说写作写得好的人,都是会讲故事的人。讲故事,可能是自己的故事,也可能是他人的故事,故事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编造的。

有的同学说,我读也读了,想也想了,素材也有了,具体怎么写呢?具体写法很多,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大树”列表法,大树的“主干”是你要表达的主题,有标题直接写上面更好,“树枝”是你的具体素材或故事,“树叶”是你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这里再多说一句修辞手法,平时读书尤其是读名家的文章时,要注意学习,思考运用。总之,我个人感觉“大树”列表法在写作时很好用,开始用时可列到纸上,以后用多了,就不用在纸上写了,因为他在你的心里。

刚才,我给大家谈了谈如何写作文的问题,由于仓促,准备不足,主要结合实际谈了谈自己的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最后,我再说一下,写作文包括语文的学习,没有固定模式,生活处处有素材,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注重点滴积累,只要每天学习储存,我相信,日积月累,天长日久,大家就会学好语文,就会写出好文章。

谈谈如何写作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