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
这是本篇文章的标题,也是今天要介绍一本书的书名。同样,相信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一些希望有蒙神喜悦的合宜男女关系的弟兄姐妹们。
找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偶然+好奇心。心中一直有一种疑惑:男女之间真的没有纯友谊吗?男女之间的纯友谊又是什么样的呢?Google了一下,说法各不相同。有的说:不存在单纯的友谊,之所以相处,都是别有用心;又有说法主张:其实是有纯友谊的,只在乎个人的心里如何想。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我良久。作为不喜欢乱玩暧昧星人,一方面觉得异性和自己并不是敌人,没有必要争锋相对,完全不接触;可另一方面,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不必要误会却让我很想要退缩,不想再接触。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我们开始拒绝和异性相处,不说话,不交流,也不相处,视对方为洪水猛兽,可是这样对吗?上帝造男造女难道希望祂的儿女彼此为仇,互不相干?我相信这并不是上帝的心意。从很多两性关系的书上我们能看到,上帝创造男女,并且让他们大不同,是为了可以彼此更好的互补,相互帮助和扶持:比如,男生在领导力,力量和逻辑思维上略胜一筹;而女生在同理心,倾听陪伴,给与帮助上更占优势。如果上帝没有希望男女互相对立,那么寻找到合宜的男女相处之道便成为了极其重要的课题。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去寻找市面上关于交往之前的异性友谊方面的书,竟然发现:少之又少!(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就很好的把男女合宜的界限具体化,让读者能够清晰辨别说何为朋友,何为恋人。
- 何为友谊
书中把友谊形容成为了一种“惺惺相惜的爱”。作者以大卫和约拿单之间的友谊作为例子:虽然他们的立场不同,环境不同,但是他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对方值得欣赏的地方,或者看到了和自己相同的价值观,于是彼此珍惜且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两个以上的人突然发现他们对事情的看法相同时,友谊也就此展开了,他们分享着共同的观点。”
- 肩并肩 vs 面对面
友谊和亲密最大的区别是:不止于两个人之间。有一个很好评判友谊的标准,便是这样的共同兴趣爱好,是否仅限于和某一个人分享,还是可以和多为朋友一同享有。换句话来说,当两个人相处的时候,重心是在你们共同的兴趣爱好呢?还是在对方那个人身上。“一般所谓的友谊--尤其是异性之间的友谊--时常是排外的:只要两个人。我们只需从两个人的友谊愿否接受第三者加入,即能轻易的判断他们的关系纯属友谊,或更为亲密。爱人们是需要独处的。” 这里,作者很好的为亲密和纯友谊定下了界限:是否排外。情人之间不希望他人介入而希望独处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朋友就大不相同。因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对彼此行为模式的欣赏和赞赏而形成的彼此连接的友谊会因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加入而更加浓烈起来。并且,也如在别的书中提到的那样,团体的生活和交友是对彼此的一种保护和尊重,在团体的保护下能发展处更加深厚,寻找出真正相同的兴趣爱好,并且发展出真正的友谊。在这样的友谊的基础上所开出的亲密关系之花会更为长久和芬芳。
- 友谊_____(承诺)_____亲密
如果和过往的几十年相比,现如今的异性关系模糊了友谊和亲密的界限,发展出来一个新的关系模式“亲密的朋友关系”。书中是如此描述的:“友谊的亲密”是一种现代的社交模式:既要逃避社会对你的期望,又要能够在一个接受的环境中,表达自我,寻求社会的支持,宽容,信任,情感,和爱。但是人更希望获得一种不必付出既能享受的亲密感。所以在现代人的友谊中,没有承诺。友谊之所以能持续,重要是朋友之间有互相利用的价值。“”
可是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以利相交,利尽则散。意思是说,如果是相互利用的友谊,那么在彼此“利用价值”用完之后,就不再有友谊的存在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友谊吗?
真正的友谊并不涉及“互惠的亲密”。一个真正的朋友会很关心,但是并不提供亲密机会予以另一个朋友。
在我们上过多堂的恋爱交友的讲座,看过多本界限相关的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亲密关系是需要承诺的,没有承诺的亲密关系,不仅不道德,而且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破坏力。”而友谊却不同,友谊是不需要承诺的。友谊以共同的兴趣爱好,品行观感为前提,提供了彼此强烈的共鸣和期待,是一种长久的,并且持续性的存在。不因为对方的容貌,条件,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二者本身都没有问题,但是当把这两者混淆的时候便带来了问题,既想享受亲密带来的情感支持,又不愿意许下承诺,对于友谊的发展或是感情的发展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这就变成了上面所描述的“由利益(情感需求)所驱使的友情”。
当然,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是友情不可以转化成亲密关系,而是强调了没有承诺的亲密不但会对友谊造成伤害,同样让亲密关系无法正常生长。而在这里的最好解决方法便是:在没有办法给承诺之前,保持良好的朋友界限,并且发展彼此的兴趣爱好,在群体里让友谊能够蓬勃生长,保守好自己的心;当预备好可以给承诺的时候,承诺便成为友谊与亲密关系之间的桥梁,帮助我们从彼此的并肩同行,变为亲密的四目相望。
- 成功的两性友谊
传递的信息:如果说对于感兴趣的交往对象所想要表达出的信息是:“我对你感兴趣的是你的吸引力,我有意愿和你交往”,那么对于朋友所要传达出来的信息便是恰恰相反。对于友谊,我们所表明的是我们所感兴趣的是友谊的共同内涵,我们所关心的是某件事情/共同兴趣/共同价值观本身,而非对方的那个人,(自己觉得这个观点实在太精辟了)那么建立两性之间的友谊并非不可能。因为对某人的欣赏源自共同的兴趣,当我们把讨论问题的焦点自然而然的放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关心的事情,或是有共鸣的某些观点,而不踏入他人的私人领空,或是表达出“你/我很迷人”的信息,我们便很好的防止了越界行为。(为此我还特地采访了身边的朋友,看看她们对这一观点的认同度。结果表明,如果只是谈论彼此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去赞赏对方“迷人”的一面,我们通常都会认为是友好的朋友式交流<虽然数据样本很小>)
以下的两个问题很值得借鉴:
1. 你们之间的友谊关系,它是否建立在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不是建立在对彼此的兴趣上的并肩努力,以及因此而生的彼此倾慕?
2. 你的行为,或是在工作/交往,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有任何令对方觉得不自在的地方嘛?---在你的心目中,除了友谊,是否还有其他的念头?(这里和“为约会立界限”中的观点不谋而合。为约会立界限中提到:你当验查你的心思意念,是否能单纯的接受和对方做朋友,如果有一天,对方选择不和你在一起,你是否还能高高兴兴的做朋友,如果能,那你们就继续做朋友;如果不能,那劝你早早的回头,或是整理好自己的心思意念再来重新经营友谊。要真诚的对待彼此的心,不要欺哄也不要隐瞒)这里当然不是说要将友谊和亲密划成楚河汉界,水火不容,说的是,这是一个帮助自己验查自己的心的好机会,可以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要对自己的心诚实。如果只想要做朋友,便保守自己的心用朋友的界限和方式相处;如果想要亲密的关系,就要做好承诺的准备。(当然中间是有个模糊的地带,不是说做朋友就不能做情侣,只是在某些角色的属性下,应当扮演适当的角色才是对彼此的保护)。
正如圣经当中所说的:
'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少年人如同弟兄;勸老年婦女如同母親;勸少年婦女如同姊妹;總要清清潔潔的。 '
--------提摩太前書 5:1-2
愿我们都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前拥有清清洁洁,并且深厚的朋友关系,并在共同的异象,相同的兴趣爱好或是相同的三观的基础上开出美丽的爱情之花。
书中同时提到要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自我认知,为此,在这里推荐另外的几本心灵成长类书:
1. 改变带来医治: Dr. Henry Cloud(过犹不及的作者)
2. 麻雀变凤凰:John & Stasi Eldredge (主要推荐给女生)
3. 我心狂野:John & Stasi Eldredge (主要推荐给男生)
4. Keep Your Love On(又名:一路爱到底):Danny Silk
上述均为本书的总结,自己的概括和某些自己的想法,欢迎批评指正,一同讨论。(可能看书,做书评,讨论其中的观点和想法也是我的兴趣之一吧)
以上。
参考文献: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 伯思诺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