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

再读《茶馆》《龙须沟》

2019-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布衣虾客

老舍的系列作品,描述的其实就是以北平为舞台背景的,平民百姓的苦难史。作为置身于其中的一份子,他目睹着、经历着、感受着、隐忍着,说他隐忍是因为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放在时代潮流的洪流中,平常人要么被吞噬,要么被同化,唯有作家这样的观察者、叙述者,能稍微有可能站在一旁,目睹其发生、发展、溃烂或者变革!假若连作家也不能置身事外时,不是因为忘记了明哲保身,而是因为被剥夺了自由谋生吃饭的权利,要么选择同流,要么选择放弃。

看看这几部作品,从《骆驼祥子》,到《茶馆》,再到《龙须沟》,作者从社会的绝望中,看似找到了希望,其实却是开始了不可避免的失望。

茶馆,作为一出舞台剧,现在的人多半是看不懂了,从戊戌变法、到袁氏当国,在到抗战结束,每一次社会的大变动,体现出的都是平民生活的越发绝望,作者只是陈述了不同时期的生活社会变化与不变,当权者改朝换代,被统治者流离失所;不大清楚这样的叙事同时,作者是否考虑过根源,看客们在观剧的时候,可能只是感受到皇朝倾覆后的一片乱象,大抵想不到其实这只是旧秩序崩塌后,与新秩序建立起来之前所必然要经历的痛苦。

所以放在小民的身上,看到的至多是人生悲喜;若放在大格局上,其实只不过是必然趋势。

在最后这部当年甚至入选到课本中的《龙须沟》的结尾,狂热的人们,在社会秩序刚开始恢复后,尝到了一点点甜头,即上级游行,高喊着“xxx万岁!”时,定然想不到,顺民的思想不除,专制的阴魂不散。

所以看似简单的歌颂,其实已经隐隐打上了不归的标签。

比较意外的是,龙须沟,很可以拿来作为歌功颂德类作品的开山鼻祖。似乎春晚上那类正能量的作品的编剧们,都能熟练背诵以至于模仿这其中的套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