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记

2017-11-01  本文已影响20人  liupc

学车这事,从2016年3月底报名算起,前后折腾了一年半,终于到2017年10月31日拿到本,告一段落。
一年半下来,一次又一次的,最强烈的感受,驾校是一座囚笼。当然,如同肖申克监狱一样,花一些钱,可以换到一些——有限的——自由。

首先,去驾校,无论是上课还是考试,都有严格的时间表。
从最初的报名,工作日班是最便宜的套餐,如果想要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加钱选周末班,这样工作日也可以去学习。
然后,约课和约考试,都必须提前选定,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才可选和退,更有甚者,考试一旦约定,是不能退的。
并且,每次去上课,都必须按时赶班车,按时到达,按时刷指纹上课,按时刷指纹下课。有钱的话,可以打车,避免班车的一部分约束。据说VIP客户有车接送,也许刷指纹时间也可以更灵活,但小时数是不能少的。
这些一板一眼的时间表,构成了一座特定时间段上的囚笼。

其次,学车必须去驾校,考虑必须去指定考场,刷指纹必须去指定地方的指定卡机,上课和考试流程必须按照要求去做。不管多偏远,不管怎么绕路,不管过程怎么折腾,这些都是强制的。这样就构成了一种空间维度上的禁闭。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一些法律法规培训的过程,已经不再要求所有的学员都必须去实地教室里上课了,可以下载手机应用来学习。当然,这里面伴随着利益相关方的商业项目展开。但总体上看,算是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对学员的禁闭。

再者,学驾照是为了开车,为了获得驾驶许可,在空间和时间上有更灵活的裁量自主权。但为了获得这种裁量自主权,更加高效的获得这种自主权,就必须牺牲学车过程中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做自我的锁定。这是每一位学驾照的人在与自己做交易时主动选择的一种囚禁,一种心理层面上的囚禁。

自由和禁闭构成了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