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刚需?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121人  左非

1

什么是刚需?

比如,表现型人格的人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状态,他们希望自己展示在别人面前的永远是成功的一面,所以“成功”就成为了他们的刚需。

而进取型人格更在意的是自己未来的状态,他们相信自己的未来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变好,所以即便当下不是那么完美,也不会太在乎,所以“成长”就成为他们的刚需。

表现型人格的人的世界里只有成功或者失败,非此即彼,没有中间状态;而进取型人格的人的世界里,成功和失败只是成长这条路上的一个个节点,节点之间的成长才是关键。

2

赚不到钱是因为赚钱不是刚需。这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花钱是为了赚钱(投资)”,而绝大多数人“赚钱是为了花钱(消费)”。

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花钱才是他们的刚需,赚钱不是。

选择的自由——“知道我可以选”很重要“。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一切的进步与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

刚需和习惯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如果不主动去培养好的习惯,通常坏习惯才是大多数的常态。

3

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没有耐心的人什么都干不成,怕麻烦的人会麻烦一辈子。

几乎所有的半途而废,最终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短期期望过高。

财商的培养,显然是最需要耐心的;并且,与财富相关的一切重要技能都“看起来”飘渺甚至虚无。

只有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换言之,一个人的耐心有多大,只要看他活在多久之后的未来。

4

不要急于改变现状,从现在开始积累。

对于短视的人而言,“马上生效”就是他们的刚需。短视的根源总是一样的: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而现状其实就是“过往的积累”。现状越差,越没有积累,就越急切。又因为积累这个东西,谁都没什么办法像变戏法一样弄出来,于是,在面临“要么认了”、“要么从现在开始积累”这种极为难受的选择之时,有相当数量的人最后直接选择“铤而走险”。

“铤而走险”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接受现状,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5

如果一个事情是错误的,那不管它多容易,我们都不应该做。因为这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积累。

反过来,如果一个事情是正确的,那不管它多困难,我们都应该做。即便做的不好,这对我们也是正向的积累。等到成果积攒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发挥它的作用。

在习得任何技能的时候,都有难受的地方,选择正确的难受常常是关键。

109/100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