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督教和基督徒以及基督

加尔文圣餐文献的梳理

2018-02-17  本文已影响373人  b60e1aadb2f4

       探討加尔文聖餐神学的著作非常的稀少,只有零星的著作。[1] 笔者整理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2]、《圣餐短论》和《论教会改革的必要》关于圣餐神学。 在《基督教要义》英译本前言中,麦尼尔(John T.McNeill)写道:

     「有分辨力的读者很快就会看到,倾注在作者这部作品中的,不仅仅是他的智力,还有他灵性、感情方面的全人……,我们可以说,他不是一位职业神学家,而是一位极其敬虔的人,具有井井有条的思想天赋,顺从他的感动,把他信仰的硕果书写出来。他把他的著作称为‘神学大全’,而是把它叫作‘敬虔大全’。他思维力量的秘诀在于他的敬虔;他的敬虔生出他的神学,这神学详细论述了他的敬虔。」[3]

       加尔文认为圣餐之礼,是建立在牧养的基础上,为要建立信徒敬虔的生命。[4] 1536年加尔文来到日内瓦,参加洛桑辩论,与天主教的神职人员进行辩论,使他赢得了名声。[5]  在之后被任命日内瓦教会的牧师。就提出圣餐的观念:「圣餐应该以敬虔的方式经常举行,然而,考虑到“百姓的软弱”,牧师们愿意妥协,接受一月一次圣餐作为教会的常规。」[6] 加尔文第一次来到日内瓦就联系其他的牧师,向提出对圣餐的看法,当时特别强调圣餐应该以敬虔的方式经常举行,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其后,在斯特拉斯保住了三年,身为牧师的加尔文在圣尼古拉斯教堂里举行圣餐,并且做了许多牧养的细致工作。[7]

       就如約翰‧加爾文所寫的《基督教要義》中一书, 加尔文的圣礼观主要记载在《基督教要义》下册的第十四章中,即1310页到1338页。「加尔文对圣礼观的结构编排首先是“圣礼”这一词的解释:圣礼是神盟约的象征;之后是圣礼坚固信心,也是我们在人面前见证自己信仰的方式;另外就是论述圣礼本身不赏赐恩典,而像神的真道一样彰显基督;还有就是圣礼在圣经上更广泛的意义以及在教会比较狭窄的意义;最后加尔文论述关于旧约和新约的圣礼有密切关系。」[8]

       所以,圣礼对加尔文而言,圣礼对每一个基督徒而有着神色的意义,圣礼是属于上帝显示同在的凭证,也是上帝恩典的记号。圣礼也强化已经存在的信心,鼓励人坚定的投靠上帝。林鸿信在《系统神学(下)》一书指出:「圣礼有如公开在上帝面前一个非常重大的祷告说:愿上帝成就,把这记号所代表的恩典应验在领受圣礼者身上!」[9]  如加尔文所言:「所以我们慈悲的主,根据他无限的仁慈,俯就我们的软弱。既然我们是行走在地上、专靠肉体,甚至没有任何属灵的思想的受造物,主屈尊俯就,以这些物质的东西引领我们归向他自己,以肉身的方式在我们面前设立一面属灵祝福的镜子。」[10]

       在《基督教要义》比较全面的论述了圣餐的观念:

       1、 主的圣餐—以饼与酒象征赏赐我们的灵粮(1--3)

       加尔文对圣餐观念有着自己的看法,论述圣餐是可见之道,以及它的象征性的意义。加尔文认为可见的饼与杯代表基督不可见的食物。不可见的基督藉着可见的饼与杯来显示来出。可见的圣餐之道,见证了基督徒与基督属灵的联合。「基督因取了我们必死的身体,赏赐我们他自己的永生;基督接受了软弱的我们,为了以他自己的大能使我们刚强;基督成了贫穷,好赏赐我们他自己的富足;基督担当了我们的罪孽压在我们身上的重担,好为我们穿上他的义袍。」[11] 加尔文的圣餐观念中,认为圣餐饼与杯象徒基督,基督就是我们的灵魂的食物。印证了基督宣告自己是生命的粮,且吃着粮食的人永远不死。正如耶稣在圣经《约翰福音》第六章48、55-56节曾记载着:「我就是生命的粮,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基督成为我们生命的灵粮,透过基督的滋润,以及属灵的供应,促使基督徒有力量走十字架的道路。基督徒在世界上,面对生命的诱惑、生活的抉择、罪恶的挑战,只在基督把自己当作食物供应,使我们的力量去胜过诱惑,并能在每一天的生活上作出正确的抉择。

       2、我们在圣餐中吃基督的身体,圣餐印证了神给我们的应许,是我们无法解释却可感觉到的奥秘(4--7)

       加尔文在第4至7小节里,论述了圣餐一个伟大的应许,凭着信心领受圣餐使这一个应许成就在我们身上。阐明奥古斯丁与克里斯托的观点,他们都认为信心带来生命的益处,以及领受基督带来灵魂的更新。也反对一些人的观点:他们认为联合完全是出于圣灵,而忽略了基督的肉与血。

       加尔文认为圣餐是基督徒身份的记号,表示我们是属于主,曾经经历耶稣基督的救赎。藉着圣餐之礼深深刻画出我是属于主的真理。如加尔文所言:「基督将自己献为祭,并因此承受了我们应当承受的咒诅,好叫我们得蒙他的祝福。 」[12] 领受圣餐特别的需要信心,信心使人借着圣餐之礼领受基督。信心是「认识神对我们良善旨意的坚定与确实的知识,建基于基督里白白赏赐应许的真理,二者均是透过圣灵的启示于意念并确认于内心之中。」[13]  信心的领受饼与杯,饼与杯在领受的人心里发挥作业,使人得享基督真实的同在。圣餐是凭着信心领受基督 ,透过领受基督属灵的生命得着刚强,这就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福分。

    3、这赐人生命的联合是圣灵所带来的(8-10)

        加尔文在第8至10的小节里,论述了基督的身体。他从基督取了我们的身体,并居住在我们的身体里;进一步处理,基督的身体里有丰富的生命,使一切领受基督身的人,在他里面得到生命;最后,在圣餐的礼仪中,在圣灵的运行中,使基督的身体与我们进行联合,基督的身体成我们生命的粮。

        加尔文的圣餐神学,有几个特别的亮点:

       1)他认为基督取了我们的肉体,基督就赐生命给他所居住的肉身,好让我们在吃他的时候能够被喂养而得永生。[14] 如钟百恩在《加尔文论崇拜》一书提到:「我们肉体的生命需要属肉体的粮食来维持生存并得着喂养,我们的心灵也需要神的儿子来维持生活并由他的喂养—我们就靠祂才能罪得赦免,进入永生。」[15] 确实如此,基督的身体化为我们属灵的食物,供应我们生命的需要,得着力量,走这一条十字架的道路。

       2)基督的肉体离我们距离那么遥远,竟然能进入我们里面,成为我们食物,这听起来不可思意。是靠着信心理解,圣灵能将空间上分离的东西真正的合在一起。[16] 「我们以信心(这是真领餐的条件)接受面包和酒这些记号的时候,我们就以神秘的方式接受了这些记号所象征的东西,也就是耶稣基督和我们与他联合的一切福份。」[17]  凭着信心的因素,以及圣灵大能的运行,使地上的子民与天上的基督产生真实的联合。这一种生命的联合,使人荻得属天的力量,在地上实践基督的大使命(马太福音28章18-20节),以及新命令(约翰福音13章34-35节)。3)圣灵切实地向一切坐在圣餐桌前的人提供象征,也向他们指示这真理,虽然唯有信徒才得益处,因为他们以真信心以及感恩的心接受神这极大的慷慨。[18]   圣餐足以显示上帝丰富的恩典与供应,满足每一个信徒灵魂的需要。在圣餐的桌前,凭着信心经历与基督生命的真实联合;在圣餐礼结束之后,带着感恩的心活出基督荣耀的形象。

       4、经院神学家信对外在的象征与它所代表那看不见的真理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误解,以及化质说(11-15)

        加尔文在此外特别指出当时经院神学家们在圣餐神学上错谬:将饼错误地视为神,在这样的神学思想下,进一步的提出饼变化为基督的身体。

        5、弃绝基督身体无所不在的教义,因这教义带自对圣经过份字面意义的解释,以及解释信徒在天堂与基督属灵的合一(16-31)

       加尔文第16至31小节里,延续了加文尔与当时的经院神学家们的争议,他们争议的焦点就是基督的肉体。经院神学家们否认了基督具有真正肉身的教义。他们认为血在身体里,身体在血里面,最后确认基督就是在饼与杯之中。加尔文特别的反对他们的观点。他提出基督肉体是真的,确保道成肉身的真实性。基督的肉体作为属灵生命的凭据和确据。主的话也亲自证明:「摸我看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路加福音24章39节)他进一步提出基督在圣餐的礼与我们同在。加文尔与当时的经院神学家们的争议集中在圣餐经文的诠释不同,导致他们的圣餐观点完全不一样。

       6、信徒借着圣灵所领受的基督的身体,有怎样的性质(32-34)

        加尔文进一步基督在圣餐藉着饼与杯,象征着吃祂的身体与饮祂的血。是靠着圣灵那测不透的大能下领受基督的身体,透过领受基督的身体,帮助我们的生命在基督里越来越成长,达到与基督真实的联合。如加尔文所言:「基督宣告祂的肉体是我们灵魂的食物,且祂的血是我们的饮料(约翰福音6章53节)。我将自己的灵魂交给基督,让祂以饮食来喂养我。」[19]

      7、一切对饼与杯的迷信崇拜是神所禁止的(35-37)

       加尔文在此特别强调基督配得我们敬拜,而禁止敬拜那象征的饼与杯。敬拜的对象基督,而非象征基督的饼与杯。如加尔文所言:「如今因为人越过神适当的边界,他们的迷信叫他们不断地犯罪,他们的堕落更加可怕。因为他们捏造了与基督所设立的圣餐完全无关的仪式,为要故意敬拜象征。」[20]  圣餐中的饼与杯所象征的意义,为要唤醒我们的灵魂,认识到上主对我们格外的恩典。主耶稣基督真实的救赎发生在我们身体。所以,如此行,为得是纪念主。

       8 、要特别强调的重点:彼此相爱;圣餐随着证道,是生病灵魂的药剂;正当地领受圣餐;合适的形式以及施行的频率。

       圣餐是灵魂的药剂,圣道与圣餐相伴。「圣餐之礼有效的施行,我们就一次又一次地拥抱基督,我们的信心、爱心、确据、盼望和热心就不断地增加。支撑着我们常常跌倒的信仰,并引导我们定睛看耶稣。」[21]  圣餐是使所有定睛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促使所有领受圣餐的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一起努力实践彼此相爱的新命令。所以,教会经常施行圣餐,藉着圣餐之礼来喂养所有信徒的属灵生命,使所有的信徒在每一天的道路上仰望耶稣,经历属天的恩助。

      综上所述,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关于圣餐礼部分,他先提出自己对圣餐的看法,主的圣餐—以饼与酒象征赏赐我们的灵粮。接下来聚焦在基督的身体争论上,特别与当时经院神学家们之间的争论,关于关于基督的肉体,以及圣餐礼上所扮演的色角。他宣告信徒是凭着圣灵领受基督的肉体。

        約翰‧加爾文所寫的《简论主的圣餐》(本书称为《圣餐短论》),「此书共有六章短章节,是以法文而不是学者所用的拉丁文写成的。加尔文希望普通百姓都能读,因为当时在教义上最大的争论就是圣餐。」[22]  又如麦爱思所言:「此知短文刊于今年1541年,是加尔文所有论圣餐著述中最容易的一篇。前3个部分是由瑞德翻译。」[23]

       第一节:主设立圣餐的原因和目的

        加尔文指出受洗的基督徒就是加入教会,成为上帝的儿女。进一步的说明没有任何的东西可以喂养我们的灵魂,只有耶稣基督。最后作者论述藉着圣餐之礼,使我们与耶稣基督相交,并成为我们灵魂唯一的属灵滋养。

        加尔文简单而明确提出主设立圣餐的三个理由:

      「第一,是要在我们心里印证他福音的应许,使我们深信能分享祂的身体和血,并且其中有真正的属灵滋养。第二,是操练我们认识主的大恩典,使我们尊主为大。第三,神的儿女要圣洁无瑕,也要互相联合,以及彼此相爱。」[24]

        第二节:领受圣餐对我们有何益处

        加尔文认为:「圣餐是一面镜子,叫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主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除掉我们的过犯,并且复活,拯救我们脱离败坏与死亡,恢复我们属天的永生。」[25] 强调领受圣餐就是享受在上帝一切的恩惠与丰富,也是与丰富的主相遇在圣餐的桌削。圣餐之礼也提醒我们上帝儿子的身份,努力活出基督徒合宜的生活。圣餐之礼成为我们在追求圣洁,以及爱心上强烈的动力。

        第三节:怎样才是正当领受圣餐

        加尔文论为要以敬虔的心领受,若没有准备好自己的心而随意的领受;以及在领受圣餐之前,没有用心的省察自己,都是犯罪得罪神。在领受圣餐之时,带着常常亏欠的心面对上帝。不可以以自己不配,或他人不配,而拒绝领受圣餐;也可以自己的软弱,或良心的控告而拒绝领受圣餐。圣餐是每一个人神的儿子而设,因为我们的软弱特别需要上帝的喂养。

        第四节:使圣餐腐化的错误与迷信

         加尔文严厉地谴责当时罗马教廷在圣餐上的神学错误。罗列出他们的种种问题:

        1、圣餐当作罪得赦免的祭。

        2、化质说:饼就化质成为基督的身体,而酒就化质为祂的血。

        3、教皇党徒一年只领圣餐一次

        如加尔文总结一样:「将圣餐当作一种魔术的把戏,用模拟和恶作剧来举行圣餐,那乃是更大的悖谬了。」 [26]

        第五节:现今的争辩

        加尔文看到圣餐的争论引起福音的阻碍,他提出「为不减损圣餐的功效,我们也必须坚持它是神的奥秘权能而有效,而圣餐所以能使我们团结起来,乃是由于圣灵的运动,所以圣餐称为属灵的事。」[27]

        加爾文在他的《論教會改革的必要》中,更指出改革運動的必要是由於當代羅馬教會敗壞至不可挽救的地步,崇拜神的方式、對得救源頭的認識,及聖禮和教會的治理被扭曲和錯誤。[28]加尔文尝试纠正天主教的腐敗思想,相信這種對抗當代在神學和制度上腐敗的羅馬教廷,希望回復信仰真義,是各地區的改革者所共有的態度。[29] 

        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在圣餐的教义上与天主教聖餐理的教义也存在争执。他严厉的斥责罗马天主教圣餐神学上的错误(第二章具体论述加尔文对罗马天主教圣礼的谴责)。加尔文谴责并不是礼议的形式,而是形式背后的神学。如加尔文给撒道莱特的信揭示了他二者存在的争执。「争执的焦点并不在于宗教改革的观点,既,称义的教义、人为的圣餐变体、教皇的特权等等,这些后来都会论于是。对于加尔文来说,在所有的这一切之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上帝的荣耀之中心性、绝对性。」[30]

        宗教改教者們寫下著作論述自己對聖餐的理解,路德與加爾文在上面列出他們的相關著作,关于慈運理圣餐的的理解,[31]  当时的路德、慈运理、加尔文在圣餐的教义存在不同的观点,他們用自己的著作出版來宣揚自己的聖餐神學,建立起各自己对圣餐神学的观点。因为宗教改革时期,在圣餐教义上存在极大的争议。改革家们抱着唯独圣经的精神与罗马天主教决裂,而圣餐的不同看法的争论成为他们之间的决裂的因素。就如斯特拉斯堡的卡皮托是争论者中比较温和的一个人,1525年他写信给朋友布劳尔说:「那本应使我们团结为一体的记号引起我们争执不休,我们乐此为疲。后世定会为此而嘲讽我们。」[32]

        加尔文建立的聖餐神學觀念,特別在教義上非常的清楚,使當時的信徒離開中世紀天主教錯誤的教導,以及腐敗的生活。因為真正明白聖經對聖餐的教導,讓我們能加深與神的團契。所以,對聖餐神學上清楚教導,有助於信徒與神之間的團契,以及清楚神的真理。


[1] 約翰·加爾文著, 錢曜誠等譯 ,《基督教要義》,(北京三聯書社,2010年),頁1310-1338、1399-1536。

約翰.加爾文著,谢秉德译,<圣餐短论>,《基督教要义》,(香港:文艺,2001)。页375-405。

 約翰.加爾文著,谢秉德译,<論教會改革的必要>,《基督教要义》,(香港:文艺,2001)。页406-504。

[2]  1536年版的《基督教要义》六章的主要内容。1539年《基督教要义》斯特拉斯保版,1559年最后的版本,加尔文才对自己这本巨著的结构感到满意:「虽然我并不为付出的劳动后悔,但是值到这本著作的顺序安排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才心满意足。」参考蒂莫西·乔治著,《改革家的神学思想》,页168-169。

[3]  陈彪著,《加尔文论敬虔操练(上篇):敬虔和「与基督联合」》,(2010年5月第3期 总第23期May.2010),页20。

[4] 如倍受尊敬的加尔文学者贝诺特(Jean-DanielBenoit)这样说到加尔文的牧养事工:「加尔文首先、并且本质上是一位牧者,虽然加尔文是个神学家,但他更是灵魂的牧人。更确切地说,对他来讲神学是为敬虔服务的,而从来不只是学问本身而已。生命总是他的思考的方向;他总是从原则落实到实际的应用;他的牧养关切在一切事上都有体现。」马可·塞文著,杖恩译,<约翰•加尔文的教牧神学>,(《教会》,2011年9月第5期,总第31期),页60。

[5]阿利斯特·麦格拉思著,甘霖译,《加尔文传—现代西方文化的立大塑造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页98。

[6] 阿利斯特·麦格拉思著,《加尔文传—现代西方文化的立大塑造者》,页100。

[7]蒂莫西·乔治著,王丽译,《改革家的神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页164。

[8]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4.14.1-26。

[9]林鸿信著,《系统神学》,(台北:校园,2017年),页1513。

[10]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4.14.3。

[11]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4.17.3。

[12]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4.17.4。

 [13]约翰·加尔文著,《加尔文书信文集》,页67。

 [14]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4.17.8。

 [15]钟百恩著,杨基译,《加尔文论崇拜》,(四川:人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页115。

 [16] 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4.17.10。

 [17] 钟百恩著,《加尔文论崇拜》,页116。

[18] 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4.17.10。

 [19] 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4.17.32。

 [20] 约翰·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4.17.37。

 [21] 钟百恩著,《加尔文论崇拜》,页117。

[22] 茜亚·凡赫尔斯玛著,王兆丰译,《加尔文传》,(华夏出版社,2007年),页95。

 [23] 约翰·加尔文著,《加尔文书信文集》,页77。

 [24]  约翰·加尔文著,《加尔文书信文集》,页78-79。

 [25] 约翰·加尔文著,<圣餐短论>,页378。

 [26] 约翰·加尔文著,<圣餐短论>,页401。

 [27] 约翰·加尔文著,<圣餐短论>,页405。

 [28]  约翰·加爾文著,〈論教會改革之必要〉,页406-504。

 [29] 奧爾森著,吳瑞誠、徐成德譯,《神學的故事》,(台北:校園,2002),页445。

 [30] 茜亚·凡赫尔斯玛著,王兆丰译,《加尔文传》,(华夏出版社,2007),页112。

 [31]   蒂莫西·乔治著,王丽译,《改革家的神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页124-137;阿利斯特·麦格拉思著,蔡锦图、陈佐人译,《宗教改革运动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页173-183,探讨慈运理对圣餐的看法

 [32] 蒂莫西·乔治著《改革家的神学思想》,页124-12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