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挤的车厢浑身不自在?
化解公交尴尬与矛盾指南
文 / 河童
当地铁里人挤人的时候,可能你会想一个问题:“眼睛该看向哪里呢?”却发现放哪里都不太对。一不小心对上眼了,大家都给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打开手机看看微信什么的,周围的目光开始聚焦在你的手机屏幕上了,隐约觉得不太妥当。我们在一个充满陌生人的小包厢,快透不过气来了。
一个人挤地铁,看电子小说。滑动翻页。
眼前忽然伸过来一只手,biu地翻了回去:“等等,我还没看完呢!”
如果地铁里的人能像俄罗斯方块一样,挤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能够自动消除就好了。连连看也行啊,可以自由配对,解决一下个人问题。
(以上来自知乎“地铁上有人盯着你手机看咋办?”)
人多也就算了,但还有更多让人不爽的事情,比如脱鞋、座椅后背压到很低、吃味道超大的东西、用脚顶住前面的座位+抖腿……
身边坐了个哥们儿脱了鞋。脱了就罢了,问题是味道有点微妙,我爸又是个嗅觉比较敏感的人……生化武器味儿越散越大,憋不住跟那哥们儿商量,说这位朋友能不能把鞋穿上?哥们儿丝毫不自知,说:“怎么了?脱鞋舒服。”爸闭了闭眼睛,说这里空气不流通啊。
那哥们儿反应过来别人说他脚臭,做了件惊人的事情——大庭广众之下他把鼻子凑到脚上闻了闻,又拎鞋闻了闻,一脸莫名:“不臭啊?”爸此刻已濒临崩溃,劝他还是穿上的好,结果——那哥们儿直接把鞋怼到了爸鼻子底下,大义凛然跟爸说:“你闻闻啊?不臭啊!”
(以上摘自知乎“你在飞机上都遇见过什么样的「奇葩」乘客?”)
“旅客非社交行为(Nonsocial transient behaviour)”
旅客非社交行为是一种暂时性的非社交行为。耶鲁大学的社会学家艾斯特·金(Esther Kim)用两年时间一边旅行一边观察Greyhound巴士的乘客,记录人际关系行为并偶尔参与自然对话。典型的旅客非社交行为主要是——装忙:
看手机
整理包包
假装睡着了
凝视窗外发呆
干脆倒头就睡
在身旁放一个大包占位
避免与(刚上车)的乘客有眼神交集
摆出一副“别吵我”、“讨厌被看”的样子
戴耳机听音乐看窗外,假装没看到、听到其他人
把自己的大衣放在空位上,让这位子看起来像已经有人坐了
金发现了“社会脱离”的规则。在一个共享的空间,我们不希望被人打扰,保持安全感。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们表现出非社会的短暂行为。对潜在危险的恐惧、身体疲惫以及在没有隐私的小空间中的限制,会导致人们积极地“脱离社会”。短暂的反社会行为可能源于长期共享小型公共空间的失控感。在狭窄的公共空间维持心理秩序,通常的方法是我们假装别人不存在,特意制造每个人的“小泡泡”,以显示对其他人的尊重。
边界的打破让我们浑身不自在
“公交的高峰期,是暴力地拉近人之间距离的一种奇妙方式。”一般人不想坐在一个疯狂的人,一个胖子,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尤其一个有臭味的人旁边。人们也不想坐在那些煲电话粥的人旁边。避开其他人实际上需要相当多的努力,尤其是在公共交通等密闭空间。
我们有一种默认的规则:最好不要随意走进别人的界限,也不让别人随意进入我们的界限。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曾将这类行为称为“礼貌性疏忽(Civil inattention)”。戈夫曼的术语涵盖了短暂的互动,例如在地铁上共处几个站或在城市人行道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以“精芬(精神上的芬兰人)”为例,当公车上还有其他空位,就不应该坐在陌生人旁边,不然你就会被当成是个怪人;如果乘客越来越多,空位慢慢变少,乘客就会开始避免刚上车的人坐到身旁。然而,要避免进入别人的边界不那么简单,尤其在有限、封闭的空间——比如公交高峰期。这时候,每个人的舒适距离会被压缩,私人空间被打破,不再受控,部分人可能会因此作出维护自己边界的非社会行为。
怎么化解边界打破带来的尴尬?
根据自己的情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你是外向者、内向者还是混合的类型?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边界也是不同的。
什么是人们喜欢的行为?
你是否有取悦别人的倾向?
再次审视你的价值观——什么是你的原则和底线?
反思哪些边界在起作用,哪些边界需要重设?
化解边界被打破后的负面情绪:
理解别人保护边界的行动,减少抱怨。
想想如何让愤怒成为你需要边界的警告,或考虑有没有其他信号,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让别人知道他们踩到了你的边界。
管理因生活和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恐惧。
提高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果对方尊重你的边界,如何表达感谢?——互动可以加深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边界感是一种尊重。理解边界、设立边界、意识到别人的边界,能够有效减少公交上的尴尬。边界感不只是排队的那条黄线,也不只是保护别人的隐私,它还是人与人交往时的善良、留有余地与最需要的尊重。
—— 今日作者 ——
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