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老爸
老爸有我的时候,才23岁,两年后,又有了我弟弟。
我有时会想,这是一个多年轻的老爸啊。
可见,会不会当爹这件事,真的和年龄无关。
年轻的老爸,据说在他更年轻、压根还没有我的时候,就开始在为当爹做准备了:他把他读过的、喜欢的书,从一千零一夜,八十天环绕地球,安徒生童话、狐狸列那……到征服病菌的道路、电影的奥秘、红楼梦、悲惨世界、乱世佳人、红与黑、福尔摩斯……陆续买了来,预备给将来的我们看。
所以,等后来有了我,再后来,等我会看书时,才发现,我家的书,大多数都是繁体字------呃------有很多字其实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到底念什么,就这么囫囵吞枣稀里糊涂地读过来。
记忆中,可能因为我妈是老师吧,所以老爸从来没过问过我的学习,没检查过作业,沒给我讲过任何一科的任何一道题,但小时候每天的饭桌上,却永远都是边吃饭,边听他滔滔不绝,讲福克先生的大脑在飞速地转,讲曾国藩改"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讲为什么贾家不喜欢林黛玉这样的媳妇而喜欢薛宝钗,讲一字曰之为"恕",讲所有是非,到我处止……
老爸是管人事的,他把单位那套管理办法十足用在了家里,比如家务分工:从3年级开始,我的任务是洗碗擦桌子,弟弟则负责提水拖地,基本雷打不动,周末,但凡我妈有新任务下达,就能听见老爸宏亮的陕西腔:来,圆圆方方,你负责这个……,你负责那个……我来负责……"
嗯,我的小名是圆,弟弟是方,老爸给我们起这名字,第一层意思是天圆地方,第二层意思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第三层意思是外圆内方。
小时候我家包饺子,大抵的分工是:老妈和面、擀皮,老爸剁馅和包,我溜边打杂,弟弟基本就负责吃。但初三那年,老妈摔坏了腰,术后近一年完全卧床------老爸说:但是,饺子还得吃……然后我就忽然间学会了和面、擀皮。每次包饺子,老爸就看一眼表,洪亮的陕西腔: "来,圆圆方方,现在你负责和面擀皮……你负责剥蒜烧水……我来负责剁馅和包……x点之前咱们要包好,x点之前饺子要下锅,x点之前必须吃到嘴……"
每次我们都确实能在x点之前吃到嘴,从来不晚半分钟。
那段日子,虽然我和弟弟都能帮忙干些家务,但老爸又要上班、又要照顾我妈和我俩,依然是最忙碌又辛苦的,尽管如此,他却一直都是一副精力旺盛、活力十足的样子,生活再辛苦,我也从来没见他沉重过,没有那些刀砍斧凿的苦难皱纹,没有什么无法言说的沉默背影,他永远简单、明朗、直接了当、直面问题。
因此,在对那段时间的记忆中,虽然功课紧张、家里忙碌,我却完全没有感觉到愁云惨雾、狼狈不堪,房间依然干净整齐,空气总散发着水泥地面刚用水拖过的清新味道,厨房高压锅里压着给老妈补钙的骨头汤,录音机里放着高高兴兴的歌……
老爸年轻时,脾气并不算好,但几乎从没动手打过我,有印象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小学时,我在外面打闹,被同学一拳打掉了牙,哇哇大哭着回家,他却给了我不轻不重的一耳光,说:在外面受了欺负,就打回去,不要回家来哭 ! 另外一次是初中,中考过后,因为确实考的很好,一时得意忘形,和同学出去玩的忘了时间,晚归至11点~我急匆匆回家时,正碰上急惶惶到处找我的老爸~他又气又急地踢了我一脚,其实是不痛不痒的一脚,但我却赌了气,3天都没理他。
在那之后,初中毕业,我就住校了,一学期回家一次,再然后,我就上班了。
工作之后,回家的次数更少了。直到我结婚后、爸妈退休搬来西安,我才又能时常回娘家。
退休后的老爸,依然在我和弟弟需要时,提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每次当我遇到貌似解不开的结,貌似过不去的坎,只要回趟娘家,一切就似乎都不是事儿了,老爸总能在我心急火燎的时候,告诉我不要急,慢慢来,事缓则圆,也会在我钻进牛角尖无力自拔的时候,告诉我换个角度看问题,退一步海阔天空,甚至在我出了错灰头土脸时,他也会坦然又笃定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世上谁人不犯错。去年我学心理学,听老师讲到人面对压力时的社会支持系统时,第一个闪念,想到的就是老爸。
退休后的老爸,过的依然神采飞扬、兴致勃勃,每天都忙的不亦乐乎:种花、养鱼、拉二胡、吹口琴、唱歌、逛淘宝、游山玩水、摆弄手机和相机------至于摆弄到何种程度,我只说一点:他曾自己按网上教程,把一部ipone手机越狱再恢复然后再越狱……
------我越长大就越发现,我骨子里的那份爱折腾,完全遗传自我老爸。也越长大越发现,有个这样的老爸,实在是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