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遗五月理事会点赞汇总

农人旧事

2023-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陕北大漠风

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简村夜话·吾乡征文活动。

听村里老人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冬季都特别冷、特别长,生产队分的口粮少,很多人家几乎断炊,人们每天都在找寻充饥的食物,凡是能入口的野菜都已被挖得所剩无几。饥饿的孩子们为了减轻对食物的欲望,喝盐开水充饥。集体大食堂,大多只供应稀粥,窝窝头。我分享两件发生在农村里的有关食物的真实往事。

寒衣节我和我本家二爷爷去祭祖,看到路边的一座坟头,问我埋的是谁,我说是村里某某人。他说这人是一个孝子,并给我讲述了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有关吃食的故事。

有一回过年,住在靖边的我老姑给我三老爷爷捎回一绺猪肉。他用细麻绳拴着提着回家。前脚刚进家门后脚跟进来一个气喘吁吁的同村后生。问他来此有什么事,他说想分一斤这块猪肉,无论价格贵贱,他都可以出钱买或者用羊肉换都行。我三老爷面露难色,心里好歹是一百个不愿意,就赶紧推辞说肉不多,他自己吃还嫌少。却耐不住这人的再三央求才知道了缘由。

原来我三老爷提肉回家时在村口被这人的老父亲看到了,老头独自感叹自己“赶死的时候也恐怕吃不到这两指厚的猪肉”。这话恰巧被作为儿子的他听到了,所以才跑上门央告我老爷分一点肥猪肉来孝敬他的老父亲,弥补一下老人的遗憾。

现在人们吃肉,都喜欢挑瘦的买。但在那个饥饿的年代,人们长期饥肠辘辘,肚子里没有一丁点儿的油水,人也吃不上饱饭,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喂猪,那时候的猪都是瘦的皮包骨头的瘦皮猪,鲜有两指厚肥膘的猪肉,以致肥肉比瘦肉更诱人,也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后生的一番孝心感动了我三老爷,最终同意分一点猪肉给他,让他的老父亲也能美美吃上几口肥个处处的好猪肉。

还有这么一件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有个郝老汉,家里面的光景过的很是恓惶,典型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是个有什么就吃什么的主户。

有一天晚饭,老婆给他做了小米黑豆钱钱饭。饭熬好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凑到烟台前径自舀了一碗,看到饭太稀了,清的能照见人影影。

气的他黑着脸把碗往下一撂,就让老婆往里散点面,这样饭不光稠点还耐饱好吃。结果老婆抱起面囤子颠倒过来给他看,空空的一点面也没有了。

正当他骂骂咧咧凶着老婆,忽然眼睛一亮,看到锅台掌里的升子里居然还有个鸡蛋,就一把抓起在锅沿上轻轻一磕放在稀饭里做成荷包蛋。

他端着鸡蛋钱钱饭圪蹴在硷畔上一边吃一边囔着怪话:“钱钱饭,跌鸡蛋,毛老家也没吃过这么个饭”。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不再为温饱而操劳,我们应当不忘过往,珍惜当下,节约粮食,食物是宝贵的,谁也没有浪费食物的权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