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在远方

《唐才子传》之高适

2021-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鹿学诗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不喜欢读长诗的朋友可以略过前面这首《燕歌行》。 

后人常把高适与李杜放在一起品评,不知何故。论边塞诗,老夫感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在直抒胸臆方面相对高适还是要逊色许多。读高适的边塞诗,让人血脉喷张咬牙切齿却又充满哀怜。从这首《燕歌行》我们看出,高适把对统帅张守珪狂妄无知轻意知冒进谎报军情又无视士兵生命的性格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乃致千百年后,当人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怒火与热泪齐飞,仇恨与哀怜迸发。

史载高适家势不错,年轻时好游玩,这和大多数才子几乎如出一辙。此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读书不怎么样,到四十七岁才考中进士。更有趣的是,《唐才子传》记载,高适五十岁才开始学诗,但写出来的诗直接众人把众人给惊呆了,被视为奇才。 我们中学时学过一首《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读起来感觉高适身体里藏着一股狂傲之气。当然,《别董大》还有另一首,也录如下: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老夫以为这第二首才是屌丝真实生活的写照,这首诗表现出高适的率真,在高适身上,我找不出他半点的虚伪。我想,狂妄的高适和率真的高适能够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毫无违和感真是难得。

高适的边塞诗已冠绝边塞诗之首,然,其送别诗更加流露出另一种直率与真诚: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英惆怅,看取宝刀雄。

        如果说王昌龄赴塞是为了混一口饭,那高适的赴塞就直接奔着建功立业,升坛拜将而去,所以他即使写送别诗,也是那样的飞扬拔扈,不可一世。读起来,真有让人重回少年之感。

《送裴别将之安西》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

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酉。

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如今国家征兵,完全可以在广场上,挂上大横幅,把高达夫的诗录几首,就啥也不用动员了,嘿嘿。

《唐才子传》这样描述高适:

         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永泰初卒。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中间唱和颇多。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高适一生两次赴塞,有幸在哥舒翰手下做幕僚,史载天宝八年(749年),高适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擢谏议大夫。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

高适死后,被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可见作为文人,想要登坛拜将,出将入相,拜相封侯,一定要跟对人,才能做对事。四位边塞诗人,唯高适荣极一身,虽然高适亦是一个直肠子之人。

高适不止有送别诗,边塞诗,亦有很多应酬诗和闺怨诗,其诗直指人心,令人避之不及却又无可奈何,高适象一个偷窥灵魂的高手,把我们心里的一点点小隐私直接摊开在纸上。而老夫尤对其《铜雀妓》感到内心懔然:

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

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

君恩不再得,妾舞为谁轻。

         孟德已去,空余子衿。所幸高适之才没有被埋没在荒冢之中。试想又有多少如高适者,消失于滚滚的历史长河里,终使我们不再见之,亦无法赞叹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