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书 第83期 悲悯自己吧遭遇过童年创伤的你《这不是你的错》
第83期
如果你曾是儿童虐待或漠视的受害者,你肯定知道什么是羞耻。
如果你不是,通过这本书你必将了解他们一生都会活在羞耻的阴影中,他们并不是少数。
如果他们向你寻求帮助,请勇敢的告诉他们:“这不是你的错”。
感到羞耻 - 这不是你的错
“如果我听爸爸的话,他就不会打我了” —— 他们会将受虐归于自己的错误“我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真是窝囊” —— 他们会对这样的经历感到丢脸
遭受过性虐待的人,其羞耻感最为强烈。而遭受过身体、言语或情感虐待的人通常也会责怪自己。
如果你遭受过儿童性虐待,不管听过多少次:“这不是你的错”。你的内心仍会以某种方式责怪自己:
-
怪自己唯命是从
-
怪自己羞于启齿而纵容虐待得以继续
-
怪自己的行为或衣着‘引诱’了施虐者
-
怪自己竟会有身体的快感。
童年时期遭遇过虐待,这段经历会对你的余生都有负面影响。
在你的身上很容易出现这些行为:
-
过度追求完美
-
自我批判
-
自我漠视
-
自我毁灭,如自残、自杀
-
对某种东西上瘾,如酒精、毒品、购物、赌博、偷窃、性交或工作
-
饮食失调
-
人际关系失衡,前程受阻
-
沉迷于虐待伴侣或受其欺凌
但是这一切其实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作为人类的本能,我们希望一切尽在掌握中,可是儿童虐待受害者在生活中感到屈辱、羞耻,摧毁这一信念的却是任何一种可能的伤害,以至于最终土崩瓦解。
我们自认有能力自保,当你无法做到的时候就会感觉无助无力。这种无力感进而会导致屈辱感和羞耻感的产生。
当孩子遭受虐待、侵犯其身体、践踏其尊严时,孩子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羞耻。
身体受到虐待会让孩子归罪于自己,认为自己不好,所以不值得被爱。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疼爱和接纳,正因为父母之爱远胜于其他。
所以孩子会为父母的行为,哪怕是虐待行为开脱。因此,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通常都会落入自怨自艾的陷阱,进而反思:“如果我乖乖听话,就不会惹妈妈动怒”,“爸爸对我失望透顶。怪不得一直打我”。
父母通常都觉得羞耻感会让孩子听话,因此将羞辱当成了管教手段,如训马般摧毁孩子的意志。孩子长大后,会因为父母的残忍而憎恨或害怕他们,或两者兼有之。
因虐待产生的羞耻感会将孩子击垮,他们还会将这种羞耻感逐渐融入到自己的性格中,可谓终身受累。憎恨父母的孩子会性格偏执,无法爱他人,他们的内心充满羞耻感,无法再承受更多,只能通过确认‘我永远都是对的’来保护自己。
这样的人通常控制欲过剩,羞耻感很强,甚至会有虐待行为。
受羞耻感约束的人一般不会只短暂经历一种类似得虐待。相反,他们要么承受着羞耻感带来的精神创伤,比如,贯穿整个童年时期的性虐待;要么从年幼时就被父母过分羞耻,比如,长者会通过恶语相向来贬低他们:你真是累赘,我真希望你没出生,或者,你以后不会有什么出息。
有时,这些话尽管尚未说出口,但父母的行为和态度却已经表露无遗。
有这样一个案例:我母亲从没有对我说过‘你对我来说是个负担’或‘你真让我失望’,但她的行为和态度却说明了一切。
这种持续性的侮辱会让孩子变得极其自卑,他们觉的自己很没用,从而厌恶自己。他们觉的自己低人一等、很坏,不被接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这一点与其他任何受到过虐待和侮辱的人一样,只不过他们在程度上更甚。
只有摆脱羞耻感才能走出童年虐待的阴影
经历过创伤,尤其是童年遭受过虐待,羞耻感会如影随形,但又难以捉摸。
这种羞耻感被称为‘创伤性羞耻感’,对治疗和修复具有抑制作用,使得受害者心灵上的伤口难以愈合,不能原谅纵容虐待的自己,或者对自己在其中承担的责任耿耿于怀。
羞耻感根植于创伤经历,使得治疗和修复过程在各个层面都变得更为复杂。
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受害者因自己的软弱而责怪自己;
从精神上来说:羞耻感会改变受害者与身边强权者的关系;
糟糕的是,羞耻感会让受害者害怕曝光,从而阻止他们寻求帮助,羞耻感可以说是受害者所拥有的一系列症状的核心。所以要想治愈就必须着手处理这种情感,尽管对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的人进行治疗需要双管齐下,但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免受羞耻感的折磨。
只有摆脱了羞耻感,才会有更饱满的动力和精力处理其他问题。
举几个例子:
甲是一位性成瘾者。他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性,并且每天都有数次性行为。
在治疗期间他告诉我:“我的妻子和孩子走了,事业也毁了,曾有的自尊更是一点都不剩。我的情况很糟糕,无论我走到哪儿,只要能缓解性欲,与什么人上床都可以,还特别喜欢玩儿性虐待。没得艾滋病,也没在哪个小巷子里被杀,也算是我走运了。”
乙饱受酗酒的折磨。
在来寻求我的帮助之前,四年中她去过三家戒酒中心。
在上一家戒酒所中,她想起自己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性虐待,于是开始怀疑自从尝试第一杯起,她是否一直在用酒精麻痹自己。
“我厌倦了这种在求治和堕落中循环往复的生活”,她低声啜泣道,“我想解决当时受虐的问题,这样就不用再靠酒精麻痹自己了”。
丙来因为她无法维持亲密关系。
亲手毁掉了每一段良好的关系。
“不知道为什么,如果有人对我好,我很快就会疏远对方,尽管我喜欢他们,可我还是会说或会做一些侮辱或伤害他们的事,他们感到难堪,就开始渐渐远离我,我不怪他们,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人喜欢我的,我身边都是一些混混,可我不想离开他们,这是怎么了,我为什么会这样?”
尽管上述这些人有着完全不同的问题,但驱使他们做出这些反常行为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就是:他们都遭受着羞耻感的折磨。他们的内心充满着羞耻感,以致做出自暴自弃的自我破坏的行为。他们在儿童时期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虐待,这是他们之间的另一个共同之处。
但正是由于对虐待经历感到羞耻才会让他们行为失常,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方法让我们可以摆脱羞耻感。
第一种方式是慈悲心
慈悲心如何消除羞耻感?
我们的慈悲心能够抚慰个体内心的伤痛,抵消羞耻感持续不断的消极影响。悲悯一个内心充满羞耻感的人,可以带给他莫大的抚慰。哪怕只是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声叹息、一次轻触,都足以让受害者知道有人对他的伤痛感同身受。
-
他让我们知道他在关注着我们,并且理解我们的痛苦
-
他让我们知道他在倾听
-
他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确实遭受着折磨,并且我们有权利表达我们的痛苦、悲伤、恐惧、愤怒等情感
-
他让我们知道他很关心我们,并且在乎我们往日的痛苦和如今的挣扎。
-
他给我们慰藉。
很显然,慈悲心对摆脱羞耻感而言至关重要且疗效显著。如果你周围有羞耻感比较强烈的人,那么可以试一试这些方法,当然我们还要会悲悯自己。
我们该如何悲悯自己
想一想你身边最具有慈悲心的人,这个人对你很友善,能够理解你、支持你。他可能是你的老师、朋友、朋友的父母或亲戚。想一下他是如何对你表达悲悯的以及你当时的感受,在思考的过程中,请注意自己的情感变化,如果在你的周围没有这样的人,可以选择一位具有慈悲心的公众人物,或者选择书籍、电影或电视中的一位虚拟人物。
想象自己可以像他一样悲悯自己当你看到悲伤或者羞耻时,你会如何对待自己?你会说什么话安慰自己?
第一部分:接受悲悯之语
第二部分:接受那些你曾经渴望听到的话
第三部分:向一个具有慈悲心的人倾诉你的遭遇
允许自己感受伤痛,这一切有个前提,就是无论过去如何,现在的我要照顾好我自己,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灵魂上。但是很多人不会悲悯自己,只会合理自己情感,不愿意原谅自己。
那么隔离自己情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不了解自己的,自然就没有办法帮助自己。
隔离不良情感的同时也隔离了美好的情感,自然让我们没有能量开心起来。情感扭曲或转移,让我们只会逃跑,不会面对。精疲力尽,无法修复自己情感和内心的痛苦。破坏个人关系,让我们缺少很多社会的支持系统。
这里要单独说一下为什么我们会抵触悲伤:
-
心被痛苦和悲伤压垮
-
担心自己被悲伤压垮而变得万念俱灰
-
担心自己内心不够强大,无法承受痛苦
-
担心自己会陷入过去
第二种方式是正念疗法
正让可以帮助你缓解悲伤。
正念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活在当下。人们常说,当下才是全部,过去已经发生,未来尚未可知。我们既可能迷失在对明天的希望和恐惧之中,也可能沦陷在对昨天的悔恨和惆怅之下,不管怎样,都恰恰错过了今天。
除了要学习如何关注当下,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不加评判的关注当下,我们需要利用自觉意识和注意力进行观察,而且是只进行观察,不做其他事情。
所以,正念的内容就是在我们的觉知范围内观察此时此地发生了什么事情。
正念与自我悲悯的结合
自我悲悯和正念可以帮助你倚靠自己的痛苦,并与之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正念训练常常自然而然的涉及自我悲悯。
正念和自我悲悯的结合,会帮助你安心的体验痛苦情感,不再躲避它,不被它压垮,不让踏影响你身体的基本运作,自我悲悯教我们与其与消极情感对抗,不如承认自己的痛苦,以关爱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它。
如果我们对痛苦情感敞开心扉,并用自我悲悯看待痛苦,那么自我改变和疗伤的过程便自然开始。
下边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自我悲悯的五个练习:
悲悯自愈项目包括五个部分:
-
自我理解
-
自我宽恕
-
自我接纳
-
自我关爱
-
自我鼓励
自我理解
自我理解位居悲悯自愈五大要素之首。只有自我理解,你才能让自己卸下羞耻感这个重担,不再因虐待经历继续责怪自己,也不再对自己那么苛刻。
自我宽恕
自我宽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你摆脱折磨人的羞耻感。没有什么比从虐待及虐待的影响中康复更重要的了。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自我理解和自我宽恕的自然结果。
一旦你开始理解自己的行为,并原谅自己过往的行为和不作为,那么你就能接纳现在的自己。自我接纳并不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也不是在不良和冒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它是指敞开心扉接纳自身的缺点与过错。
接纳自己实际上是对自己说:“我承认自己不完美,但我接受这样的自己”。
自我关爱
什么是真正的自我关爱?
我们先来下一个定义,不是用字典里的释义,而是根据你的感受描述什么是自我关爱,当想起某个关爱你的人时,脑海中首先闪过的是什么?何为关爱?哪些是关爱的行为?关爱给你的感觉如何?
想到了这一切,你就会学会关爱自己。
自我鼓励
每个人都有目标和梦想,不管你的目标是不受欺负、不被虐待、鼓起勇气终止虐待关系、戒掉各种成瘾行为,还是只想做心中最好的自己,自我鼓励都能帮助你完成。
自我鼓励是发展自我悲悯最后且最关键的一步,能够增强自我悲悯其他要素的效果。没有自我鼓励,你将会重新陷入自我责怪和自我批评的泥淖中,你也无法利用自我悲悯帮助自己完成治疗过程。
有问题不可怕,怕的是没有正确的方法。
所以今天我交给大家如何悲悯自己,帮助自己,让自己知道所有的一切不是自己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