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至今的所得与此后的方向
日更以来,不足五十天。
最令人欣喜的变化是:“写”变得容易了。
有所感悟时想要写点什么,心里不再产生抗拒感,很自然地随笔记下来,写着写着思路就拓展开去。不再考虑文章要写得惊天动地,日更而已。把句子写通顺,把想法写清楚,几个月之后,当记忆渐渐褪色,自己回头读,依然能明白当时的喜悲就好。
对生活更敏感。因为总要写点什么,就会留意身边点滴。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不记下来,很快就会被时光的潮汐冲刷得了无踪迹。
遇事更冷静。有情绪后,知道自己可以诉诸笔端。在记叙的过程中,情绪得以宣泄,不会在当下外放,无端加深矛盾。后续整理成文时,考虑到内容会被人看见,也会下意识地用第三方的角度考量,而不是仅仅陷于情绪中。
读书观影时,更有意识地构思自己的观感,寻找可以学习的表达技巧。
这些是初级的提高。只要坚持写,量变必然催发质变。从这里继续往下走,我计划有意识地训练以下三点:
第一,加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用计算机结构来类比,人脑是CPU,负责产生想法;记忆是内存,可以快速存取但容量受限;文字则是容量巨大的扩展存储器,需要通过阅读来输入,通过书写来输出。
把记忆里的信息转换为文字后,就可以容纳新的想法。到今天为止,我能够自然成文的一篇日更,大概在五百字左右,希望通过继续的积累能够顺利产生更长的文字。
第二,主动邀请读者
迄今为止,大多数日更只是记录“我”对生活的思考。这个过程是“我”与自己的对话,几乎没有读者可以参与的空间。
用文字表述"我“的思考,失之过于直白,仿佛一部被剧透了凶手的侦探片。加上通常不会交代完整的前因后果,旁人读来自然不知所谓。更何况写自己的思考必然把道德最高点牢牢占住,“我”永远伟大光荣正确,让读者无从讨论反驳。
作品需要对读者有价值。如果希望能超越“我”的思考,就需要转换视角,在文字里摒弃“我”,用角色主动发出对读者的邀请。
第三,少“想”多“动”
让人物动起来,用TA的行为、语言和感官来让读者决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灵魂,遇到某个难题的时候会如何选择。
这样的话,要开始写故事了。
我会持续日更。或许有一天,写作能够成为工作,每天八个小时都能写下点什么。有下笔如风的日子,也有茫然无措的时刻,但不会去想,如果不写字,我会在做什么?
兔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