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笔记: 始终做一个头脑清醒的人
提到逻辑思维,你肯定一点都不陌生。我们从小就常听人说,思考要有逻辑,说话要有逻辑,做事要有逻辑……逻辑听起来好像非常重要。但究竟为什么要“讲逻辑”,什么才算是“有逻辑”呢?酝酿了三年,今天,我想来和你聊聊我的答案。
在我说我的答案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假设给你无限的资源,你可以造出火箭吗?
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可能不是工程学出身,也可能不认识很多科学家,即便有无限的资源,面对造火箭这样一件很难又没有干过的新事,你可能也有点迟疑。
但我的答案是,肯定能,只要我们有逻辑推理能力。
在我看来,逻辑是唯一一种能让我们在面对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时,依然能找出正确路径、获得成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唯一一种,帮我们获得可重复的成功、可叠加的进步的方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在《世界文明史》课程中讲过,从公元前3500年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一直到17世纪科学革命之前,这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人类文明进步的速度其实都很慢。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的改善。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因为过去的人类不努力,而是没有掌握一种系统的方法,无法取得持续的进步。就拿科学领域来说,在科学革命之前的发明创造,大多是一些天才偶然为之的结果,有很多运气成分,其他人无法复制他们的成功,甚至这些天才自己再来一遍,也未必能再成功。这样的进步就没有可重复、可叠加的效果。
文明的缓慢发展进程,一直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才仿佛一下被按了加速键。提到科学革命,你可能首先会想到那些改变世界的发明和定律,其实,科学革命更伟大的地方在于,科学家、哲学家们总结完善出了一套科学方法,让人类的成功能实现可复制、可叠加,发明创造这才得以出现井喷;同时,也让个人的成功不再是小概率事件。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呢?
这里就要提到两位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尔和培根。他们分别代表了人类获取知识的两种最主要的途径。笛卡尔强调通过人的理性思考获得知识,也就是说,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演绎推理,逐步推理出其他的知识,这种方法论被称为理性主义认识论。培根则强调通过经验,从具体的实践和观察中归纳出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律,这种方法论也被称为经验主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共同构成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方法。
到了我们今天,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面对一件从没做过的新事,即便是像造火箭上火星这样难的事,办法依然是通过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推理出正确的路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同时,通过归纳推理,从具体的实践中,归纳总结已有的经验,通过可叠加的进步去一步步接近成功。这样的成功,才是可重复的成功。
你也听出来了,这里的关键词是“可叠加”和“可重复”。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是靠运气,他不仅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还经常会因为一次失败,把之前所有的积蓄都输光。今天很多人会遇到35岁的事业瓶颈期,造成这个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之前的经验对后来的工作完全没有帮助。如果一个人比别人多积攒了十年的经验,而且那些经验是可重复的,那他就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竞争力自然会更强。但是,如果一个人不管爬多少山,每次都会回到海平面上,除了把体力消耗光,对未来没有好处。换句话说,如果做事情的方法不对,做得再多对今后也没什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