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百味人生之——漫谈人生不过一个“渐”字

(一)、我对于“渐”字的理解
假若每个人的人生都按百年来计算,也就活过36500天,在这36500天里,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来睡觉的,剩下三分之二的时间,一半是用在学习、工作和家庭上的,另一半则是用在退休后安享晚年生活的。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而言,个人的百年时光,简直就是海洋中的一滴水,亦好似宇宙中的一颗尘埃,更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的!

又假若每个人的人生,如同一张张金融实物票证的话,那么,“昨天”,或者说曾经过往所发生的所有的一切,就好像是“一张过期无用的废票”;“明天”,或者在遥远的未来,就好像是“一张未曾到期的各类承兑汇票”,这张承兑汇票,一旦等到兑换的期限时,到底是能够全额去兑换呢?!还是只能去兑换其中的一半?!抑或是只可去兑换其中的三分之一,个人都是无从知晓,更是难以去掌控的;唯有“今天”,才算是可以随时随地兑换的“一张现金支票”……

还假若每个人的人生,好似“一场漫长的旅途”的话,那么,在这场旅途中,有些人会匆匆忙忙地下车,又有些人会急吼吼地、拼命地挤上车。既不管是在车上的,还是在车下的;也不管是落座有座位的,还是没有座位始终是站着的;全都是一道道极好的风景线。

下车为的是观察此时的风景线,上车为的是观察彼时的风景线。在这趟旅行车上,自始至终都会有上车与下车的人,更会相互之间打量、审视、猜测着对方。或许,大家极有可能成为这趟旅途当中,最好的伴侣、好朋友;还或许,大家只是这趟旅途中,飘然而过的一个匆匆路客而已;更或许,大家一生都无法在这趟旅途中相遇……

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去比喻每个人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他们或她们都有“一份只属于自己人生真谛的天空”。也不乏一些人,穷极一生都在寻寻觅觅并不停地叩问,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人生真谛”?!什么才算是“只属于自己的人生真谛”?!处在不同阶层的人群,同样会受到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影响与牵绊,如:不同的家庭背景、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人际交往关系、个人的因缘际会……从而会产生不同的“人生真谛”,即便“产生有不同的人生真谛”,彼此之间还会有共性与共通之处,那就是——人生不过一个“渐”字。

人生的这个“渐”字,不仅是缓慢的,更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而且这个“渐”字并不是一蹴而就立马就能去发掘的,它既属于后知后觉的,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渐”的过程中,又包含着“变”,是逐步“渐变”而来的,在“渐变”的过程中,包含着佛教所云的“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和“放不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还需要大家经历“时间”、“困苦”、“磨难”、“成长”、“参悟”……的大洗礼,把人生的棱角都给磨平、把任何人事物情都看透时,才能彻底地理解明白,每个人皆是如此,无论是谁都是难以逃脱其间的!

(二)、“变”的形式与过程
初生的婴儿一浅一深的缓慢挪步到孩童时代,等挪步到孩童时代时,又会由孩童时代的蹦蹦跳跳奔向青少年时代;等奔向青少年时代时,又会由青少年时代的跌跌撞撞磕磕绊绊,跨向中老年时代而去;等跨向到中老年时代时,又会由久经沧桑的阅世之态,逐渐地移步到老年人时代;这是每个人的人生,也是最最自然不过的生长与成长的历程,联系整个生命的历程、步入到每一个不同的年龄阶段,靠的就是这个“渐”字,在不经意间,你和我渐渐地进入到某个阶段。

在人类独有的这本大百科全书里,若一时之间还拿不准、还没有十分把握的时候,却又要立马对各类人事物情,给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时,大家特别欢喜采用最最简便的、直截了当的方式方法,给人事物情下一个极其简单明确的定义,干脆把人事物情划归为:“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非敌即友”的那一档次里……

诚然,在人类的世界里,也有不乏一些久经江湖、阅世极为丰富的高手,也会采用上述简便的方法,虽不能做到一拿一个准,但也能把人事物情判个八九不离十,即便是如此,还会剩下一两分捉摸不透、摸不着门道的地方。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不断地渐进,一秒一分、一天一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当大家回过头来,再去看曾有的判断(定)时,会出现这三种情况,既有可能完完全全都是正确的、对的,也有可能完完全全都是错误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对的,另外一部分则是错误的。在发生第三种情况时,极有可能还要产生两种状况,不是正确的、对的要远远多于错误的,就是错误的要远远多于正确的、对的。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可能是极为简短的,也可能是极其漫长的,不管是极为简短的,还是极其漫长的,也都是离不开“渐”字,是由“渐”字贯穿其间的!

(三)、“渐”当中的成功和焦虑
英国作家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曰:“人生只有两种悲剧,第一种悲剧是得不到我所要的;第二种悲剧是得到我所要的。”这段话语适用在绝大多数的当代国人身上,君不见在当今的中华大地上,时时都在上演着这两种悲剧,各类媒体与舆论也会时不时地向这个方面靠拢哦!之所以在现如今会出现这两种悲剧,还是和我们的导向休戚相关啊,因为我们渐渐地、潜移默化地开始宣扬这种思想观念,即:“成功学”、“成功人士”、“功成名就”、“出人头地”、“要成为令人瞩目与羡慕的人上人”……

“所有的理想”都被“渐渐的固化”为一个方向,那就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与手段,都要想方设法地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既不管是任何年龄阶段的人;也不管是在言语中;还是在行动中;或多或少都在奔着这个目标而去,即便有些媒体提出过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样去做,不仅是不对的,且百害而无益处,也会显得无助与苍白无力,无须多久的时间,就会被一浪又一浪的“各类和成功有关的信息”给淹没掉。至于自己是否能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是否适合并具备走“成功人士”的道路,全不在考虑的范围内,只要奔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好。只会想,走到那个时候,本人就会被大众聚焦,还会去“成为令众人瞩目与羡慕的人上人!”……

在出现这两种悲剧的过程中,还会孵化出两个病症,即:“痛苦”与“忧郁”,更会在“忧郁”和“痛苦”之间始终摇摆不定!之所以会产生这两个病症,皆是因为——和“自己很想去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是不无关系的。当你和我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的勤奋、拼搏与努力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所谓的成功,只是一名极普通的普罗大众时,你和我会渐渐地陷入“痛苦的泥潭”之中,“痛苦”自己为什么经历那么久,还是不能像别人一样,去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啊。当你和我经过自身的勤奋与努力之后,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以后,又会陷入“忧郁的泥潭”之中,既“忧郁”自己是否还能始终保证处在成功的阶层当中,还“忧郁”自己能否获取更大的成功,没有最成功,只有更成功、更上一层楼!即便你和我真的有获得成功,还是会有很多比你和我更好、更加成功的人士,此时此刻的你和我,既会“忧郁”能否想尽一切办法,把那些更成功者成功地去赶超,还“忧郁”能否把他们或她们远远地甩在你和我的身后、让他们或她们永远都无法赶超你和我。

在各个年龄阶层的人,难道像这样的例子还上演得少吗?!

(四)、我对于“渐”字的总结
无论是谁,都离不开这个“渐”字,“渐”的基础源自于“时间”,时间绝对是“渐”字最有力的见证者,“时间”见证所有的“渐”。大家都可以通过时间去渐渐的改变所有的一切,时间还可以渐渐的转化为一个破坏者,破坏所有的一切……时间是无所不在的,时间包容“渐”,“渐”又以时间为依托、为基础,在人生的百年时光里,不断地演绎着: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尘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旅途中的上车与下车、此时的风景线与彼时的风景线、彼此间全部的恩怨、对错与好坏……不但是反反复复、循环往复、一轮又一轮,更是永不停歇、时时刻刻,与此同时,又被它一一尽收眼底,并记录在案!

在人世间,也有一些能活过百年人生的人,毕竟这些人,是属于极少部分人群,他们或她们之所以会如此,我还会去认为,皆是因为在他们或她们的人生字典里,早已经阅尽人世间所有的沧桑变幻起伏,渐而形成只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生大格局,能够随时随地地去顺应这个“渐”字,不管尘世间如何的“渐变”、如何的纷纷扰扰、尔虞我诈、浮华喧嚣、大起大落……我自泰然处之而不为所动。即便要变的话,也会以“不变”或“微变”去迎接万变,日常应该怎样的依旧要按部就班地去做,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文章撰写至此收笔,罢!罢!罢!怎一个“渐”字了得啊!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人生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7年06月23日星期五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