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
2023-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静静成长说
您好!我是杨静,这是我的第七篇原创笔录空间,欢迎您的到来!
这一期我想分享这本我在伊朗长大之书,作者玛赞,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出生于1969年的伊朗,在15岁那年被父母送去奥地利读书生活,19岁回到伊朗上大学结婚离婚,最后定居巴黎。整本书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面纱(神秘的伊朗和伊斯兰宗教)
安息日(革命和家庭重大的变故)
流落奥地利(出国读书四年时光)
回家(从奥地利回到伊朗的故事)
她在寻找自洽: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他是谁?他要去哪?)在文化差异中寻找“接纳与被接纳”
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这场革命对整个社会,对伊朗的女性有怎样的影响呢?早在1978年前的伊朗和我们现在没区别,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都包裹着呢?
条约:女性适婚年龄下降到九岁;女性出门必须佩戴面纱;女性不准化妆、烫发;不能与异性握手;不能和除了爸爸兄弟以外的成年男性外出。
伊朗的制约:女性必须佩戴面纱(包括外籍妇女);不可以在公共场合卷起袖子;禁止西方音乐、麦当劳进入伊朗;不许养宠物;禁酒(不可以喝酒);伊朗的地铁中头几节车厢为女性车厢;婚礼庆典男女不得在同一层共同庆祝;女性不被允许单独会见除伴侣以外的任何异性
马赞是如何与社会种种约束做斗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