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晶书院·小说故事营 各类小说及纪实故事集萃) 62590cc3b5f5长篇爱情小说‖连载

幸福逆向行驶(20)

2019-04-11  本文已影响33人  鄂佛歌

第三部    爸爸

137

以下的内容由爸爸未完成的书稿整理,和妈妈的叙述重复之处,略去。

138

我的一生,行走在两个极端,要么是卑微的爱,要么是刻骨的恨。但生活本身,要比非此即彼式的选择题复杂得多,充斥着套路。我穷其一生在几个备选答案中纠结,直到生命的终点才忽然意识到,它原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它的正确答案,或许包含了所有的选项,或许和任何一个选项都无关,或许它根本就没有正确答案。

我小心翼翼地把试卷填满,以为百分的试卷就能获得人生的精彩。没想到最后主考官告诉我,这次考试的规则是:百分,是最低的成绩。

这就是我的悲哀,从没有领会生活的意图,就开始奋笔疾书。

比如,我的婚姻。

我的婚姻,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面对着危机重重的敌阵,我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赤膊拼杀,九死一生。最后攻占了敌方的城池,却发现这是一场敌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我又冲破层层阻碍,过关斩将,伤痕累累。终于找到了阴谋背后的大BOSS,我却无力地丢弃了兵刃。

因为那个大BOSS,就是我自己。

139

在我二十五岁的那年夏天,我认识了石头。

石头原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石叶。可是她说叶子太柔弱,以至于命运总是捉弄她。所以,在经历了几场大病之后,她把名字改成了石头。

她说我:“你应该叫鸡蛋,就能以卵击石了。”

我回她:“我是井,你可以落井下石。”

那时她给我的印象就是,瘦。放在过去,绝对是营养不良的感觉。而在这个时尚的年代里,她俨然就是位骨感美女。

曾有位胖女士请教过她:“怎么才能像你那样瘦下来?”

她想了半天,反问道:“怎么能才能像你那样胖起来?”

不是她故意揶揄对方,而是她确实想胖起来却不能够。她的瘦,是天生的。吃什么都不胖,关键是她什么都不吃,胃口很挑剔。

除了瘦,她还有个特点,就是忧郁。她自诩为“现代版的林黛玉”,我说我是你的宝哥哥,她说不是。后来,她把我变成了宝哥哥,我才发现,她原本就不是林黛玉。或许,林黛玉婚后也会变成她那样,所以林黛玉不结婚。

140

我们可以说是闪婚。从认识到结婚,不到半年。年龄都大了,迫不及待地想组建一个家庭。决定得有些仓促,但是很坚决。

那时的我一无所有,农村的父母又补贴不上。我从小对贫穷没什么不好的体验,反而是农村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环境,让我对农村一直念念不忘。成年后到了城里,我总是对别人说,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农村。我那时调皮,调皮到连老师都认为可爱的地步,准确地说应该是宠爱。我犯了错,老师在批评我的时候,往往会自己笑出来,然后嗔怪一句“以后可不能那样了”就算了事。

我从不嫌家穷。家穷正好给我一个可以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那时老师们都认为,我肯定能实现这个愿望。所以我的志向很大,总想一举成名,出人头地。中考的时候,考虑到家里没钱,我就报了中专。老师说,中专毕业后就能参加工作了。当时,我还和乡政府签了合约,毕业后必须到乡政府工作,否则算违约,还要赔偿的。

四年过后,我毕业了,乡政府也不强求我去工作了。正好,我放弃了“国家干部”的指标,跑到外面打工去了。我的远大理想,在一个小小的乡政府肯定是不能实现的。我向往大都市,开着豪车,穿着名牌,带着貌美如花的女朋友,驶向那片贫瘠的土地时,那才叫衣锦还乡。

但这个梦想始终没实现,后来我知道,那叫幻想。

我们要结婚了,石头当时说,无论如何,都得让我的家人来一趟。我想了想,觉得只要我的父母来了,两方家长一见面,就难免谈钱的问题。他们没钱,我是知道的,甚至可能连路费都会成为他们的负担。他们没钱又要面对未来亲家的诘难,以及愧对自己的儿子,我不想让他们为难。我那时理解的孝顺,就是不给父母添麻烦。母亲给我打过电话,说要过来,我没让过来。我说我们要举行集体婚礼,双方父母都不参加。

婚前回去的那一趟,我偶尔听到父母低声议论,父亲说,不知道他们能成不,咋办?母亲说,成不成,既然上门了,儿子肯定是心爱了哇,见面礼多少得给点。你去陈木匠那里贷上二百块钱,有二百行了。父亲显得为难,叹了口气,还是出门了。尽管那二百块钱,石头并没要。走的那天,她的心情很坏,一言不发,只是对着镜子不停地化妆。

陈木匠是村里放高利的,不种地,却是富户。

这么艰难的情况,我也是没想到的。已经新世纪了,怎么还能穷成这样?但想想家里的几个子女,除了我还比较省事,其他三个都没少麻烦他们。地里的收获一年没多少,我哥一个老婆就预支了他们五六年的收入,而且基本全是高利贷。我当时难受极了,又不好意思把自己身上的钱拿出来给他们,一来是我身上也没带几个钱,二来怕他们更难受。我只在心里决定着,无论如何,我不能让他们再在我身上花一分钱。不过后来,父母还是给我寄来了三千八百块钱,我知道这些钱已经让他们呕心沥血了。

尽管石头始终觉得我在骗她,但确实如此。

她最后赌气地说:“他们现在不管我们,那我们以后也不管他们。”

我想也没想就说,好。

正是这句脱口而出的好,成为我们多少年来排除不掉的隐患。

141

在我困难的时候,石头毅然决然地跟着我,甚至不惜和她的父母决裂。这让我很感动。所以我当时就决定,这辈子,无论风雨雪霜,我都会为她遮挡。无论生老病死,我都会不离不弃。假如我们两人之间,只有一个生命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让给她。

这不是一句空话,我自信能做到,那时我是真爱她。

为了省钱,我们租的房子质量不怎么样,我总是担心它的顶棚会吊下来。某个夜晚,我正在睡梦中,听到哗拉一声响。我本能的反应就是,爬在石头的身上,用双肘撑住床板。虽然最后确定只是虚惊一场,只是床头的闹钟摔到了地板,但是本能不会欺骗我。

所以,我对爱情的定义就是,不离不弃,以命换命。

我知道,她跟着我,承受着不仅是物质的贫乏,更有亲友们的不解和嘲笑。我发誓不会让她等太久,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一定要让她为当初的选择而自豪。于是,我很努力。在家很努力,在单位也很努力。目前,我还不能让她富裕,但至少可以做到不让她受委屈和受苦。我看到她受委屈和受苦,心里就难受。

有一次我去石头的单位找她,她正在和一个女工吵架,她吵不过对方,我就帮着她吵。后来我又去,那个女工主动和我打招呼,我还恼着,对她视而不见。之后我问石头:“你们两个和好了?”她说没,我就觉得我对那个女工的视而不见是正确的,仿佛我当时回应了,就对不起石头了似的。现在想想真可笑,我都没弄清她们吵架的原因是什么。

我用尽全力地对她好,甚至时时刻刻带着一点讨好的味道。

142

但是,事与愿违。

婚后不久,我就发现,石头和婚前的她完全判若两人。

她的要求严格,甚至很苛刻。她有洁癖,所以看不得家里的一点乱。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不小心掉一个米粒在地上,她就会吼几声。以至后来,我连吃饭都战战兢兢。发现有米粒掉在地上,就会条件反射地赶快捏起来,然后抽张纸巾赶快擦擦地板。而她又极其节捡,嫌我浪费了纸巾。

尽管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却总不能让她满意。

她不满意的时候,就会大发雷霆。我的一切甜言蜜语,在此刻完全无用。我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着她的指责。如果我反驳,就会引起一场家庭大乱。她的骤然变化让我不安,但我总是用结婚时的歉意来自我平衡,甚至带着一点赎罪的心理。

这样的心理,让我总觉得在她面前低人一等。

说心里话,几乎每一天,我都是在诚惶诚恐中度过的。她莫名其妙地就心情不好,毫无根由地就大发脾气。我无意说错一句话,偶尔的一个不雅的举动,都会成为引燃她爆炸的导火索。我无法掌握住她爆发的时机而及时给予恰当的疏导,更无法预测出让她瞬间反目的潜在因素而及时排除。

所以,那时的我,表面上是幸福的,内心却是疲惫的。

在家里,我从未能找到在家时的自由和轻松,神经随时在紧绷着。婚前我所有的优点,全部变成了让她无法忍受的缺点。我的不修边幅,成了邋里邋遢;我的个性十足,成了“不和人一样”;我的脾气好,成了窝囊废;我的善良,成了懦弱;我的勤劳,成了“没出息”;甚至连我对她的一切好,也变成了“不像个男人”……

我真的很迷茫,但仍按照她的标准,在努力纠正着。

这些都无所谓,不足以成为阻碍家庭进步的绊脚石。我以为,她的怨气,总会消除的。时间,是最好的淡化剂。当一切改变了,当我们有了房,有了车,有了孩子,全家人开着车到郊外野餐的时候,她的怨气自然就没有了。

所以,我仍然一如既往地对她好,尽管已经带着不情愿。

143

石头觉得我的父母对她不好,如果只从物质层面来衡量,确实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没能力了。欠下的高利贷,把他们操磨得提前衰老。我们结婚的时候,我的父母只有六十多岁,可是我妈的头已几乎全白,我爸的头发几乎掉光了。我怎么忍心再给他们不堪重负的肩上施加压力呢?

其实,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妈说过要再借高利贷,是我没让。她在电话里哭了很久,我无法安慰她,只是说,不用你们管,你们也别上来。我自己能处理好。

我虽然还没做父母,但是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如果说,把他们的血液抽光,就能换取儿子儿媳的好生活,他们会义无反顾地这么做。

对于石头和我父母之间的恩怨,我负主要责任。

在我父母的心里,能跟着一无所有的我过穷日子,一定是个好媳妇。这甚至是他们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地方。他们常跟村里的人炫耀,说他们的二媳妇如何的善解人意,如何的通情达理。他们确实是对她充满了无尽的歉意和感激,只是他们不会在她面前表达,以及她给我父母展现出的不近人情的一面,以及我的错误引导,让他们无所适从。最后以至于让她误会,他们不喜欢她。

或许不是误会,她就是那么认定的。

我的父母以为,在经历了大媳妇的折磨之后,总算迎来一个懂事的二媳妇。他们终于可以做一对正常的公婆了。是啊,对于物质一无所求的好媳妇,肯定会对公婆好的。这是他们简单思维形成的单纯认知。加上我夸大其词地在父母面前赞美她,以至于让他们觉得她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简直就是像言情电影里演的那种“好媳妇”,以为她什么都不会介意。

144

我们婚后第一年的春节,是在农村老家过的。

因为我之前的灌输,我妈对石头没有丝毫的芥蒂,完全是像对自己女儿一样的随意。这反而让她理解成为不热情,没有礼貌,甚至冷漠。我妈把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说给她,包括哥哥的没出息,嫂嫂的无理取闹……如此种种,都成了她日后挑起家庭矛盾的理由。

所以说,语言是把双刃剑。会使用的,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不会使用的,自相残杀,血雨腥风。而字都没认全的我的父母,他们哪来这样的智慧呢?甚至连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及至生命弥留之际,也悔于缺乏生活的智慧。

石头因为我妈说的这些,回去后和我大闹了一场。我没能及时扭转这种局面已是失误,接下来的决策,更是大错特错,错到离谱,错到无法挽回。我竟然跟我妈打电话说,以后不要再跟石头说我嫂的那些事,以免她心里不平衡。这让我妈更加无所适从了,所以她以后尽量不说话。她无法分辩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她也无法把握说话的度,从哪里开始,从哪里停止。

她完全茫然,一个农村老太太,我给了她过多的期望。

而我,呵呵,早在婚礼的当晚,为了迎合她,就把我的家里人说得一无是处。现在还来得及扭转吗?似乎更是欲盖弥彰。我顺着她说我父母的不好,是让她顺气了,但让她对他们的怨恨更加的理所当然——你们亲生儿子都那样说你们,一定就是你们有问题。

第二年的冬天,我父母从老家上来,给我们背来了半扇猪肉。但她仍然是不冷不热的,总是费尽心机地寻找着吵架的借口。我小心翼翼地应付着,只想让我被岁月折磨得不成样子的父母一个小小的安慰。

还好,总算没有吵起来。

可是我的父母一走,她就开始和我闹,理由千奇百怪,我妈说的哪句话不对了,我爸的哪个举动无礼了,他们怎么让她受到伤害了……我都耐心地给予解释。她最后居然说,我父母企图偷家里的钱。这让我很恼怒,坚决不信,骂她心太坏了!她让我打电话问他们,好在我没打。现在回想起来,那是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她闹的方式也在升级。

最变态的就是把面粉撒在地上,浇上水,然后她在上面滚来滚来去,一边嚎叫。林黛玉是这样吗?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了语言的无奈和无力。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将心比心,她会被感动的。如果没被感动,说明我还不够用心。

145

买了房以后,我以为会迎来黎明的曙光,没想到却陷入永久的黑暗。

虽然在同龄人当中,我买房是算早的,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因为买房时借了外债,让我觉得肩上的负担更加重了起来。家庭的小纠纷,我就基本不放在心上了。但是石头却变得更加不可理喻。遇到一些矛盾,当我试图和她讲道理时,她就像杀猪一样地嚎叫。甚至有了孩子以后也是如此,经常把孩子吓得大哭不止。

我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但她说我的所谓讲道理,是斤斤计较。

我那时的工作并不顺利。虽然管着一大帮人,但是由于不懂策略,往往疲于应付,却每每徒劳无功。有时在单位受了委屈,本来想跟她倾诉一下,没想到又要受她一番奚落和挖苦。

甚至有时候,因为我在单位的一次失利,就能造成一次大规模的家庭内战。我就在家庭和工作的夹缝当中疲惫地挣扎着,有时甚至想到放弃。

我知道我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缺失,但是我做什么都极其用心。难道因为一点缺失,我就永远不被人理解吗?家是什么?是受到惊吓时的避难所,是寒冷中的暖巢,但我从未感觉到过。外面被惊吓,回到家里简直就是惊悚。外面受寒冷,回到家里简直就是冰冻。而且她说话很毒,每一句都要把人刺得连骨头都疼。

比如我问她:“是光炒土豆,还是土豆炒豆芽?”

她立刻喊道:“肯定是光炒土豆呀,豆芽你能吃得起吗?”

穷,成了她随时随地刺激我的借口,每件小事都要夸大几倍来攻击我。刚买了房的那段时间,由于经济比较紧张,她的吹毛求疵,似乎比之前更甚。任何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情,她都能和穷挂上钩。

比如我说:“买个保险柜吧,等孩子出生了,让他自己存些零钱。”

她就会讥讽道:“如果买了保险柜,咱们家最值钱的就剩下保险柜了。”

当然,为了转变穷的局面,她也做过不少努力。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把水龙头关到最小,一滴一滴地接水。天天如此,持续了三四年。期间被来家做客的同事和朋友发现过几回,当时那个无地自容啊,恨不得扒条地缝钻进去。我给她算过一笔账,结论是每年能偷水两吨,可以省下不到五块钱。可是她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行为,乐此不疲。还有,吃剩的饭菜,即使馊了也不倒掉,下顿热着再吃。然而她自己却不吃,说她肠胃不好,吃了怕闹肚子。

其实很早以前,我就体会到了她的自私,但我对她怀有愧意,总是顺从着她。

更让我感到被歧视的是,她总是把自己和我在某些方面划分开来,仿佛沾染上我,就沾染上什么晦气似的。比如,她的毛巾永远不和我的毛巾挂在一起。一般来说,她的毛巾挂在脸盆架上,我的毛巾挂在暖气片上。假如我哪天洗完脸无意把毛巾搭在她的毛巾旁边,她就会发脾气——诸如此类。直到后来有了儿子,她的生活用品和儿子放在一起,而我的则别放。

这些,尽管我心里不高兴,却并不计较,总是兢兢业业地执行她的指示。因为我始终相信,一切会改变的。于是更加用心。

推荐阅读《不是刺客的刺客》短篇小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