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机会
NIKE有句世界闻名的广告:Just Do It!想做就做,道出了作为运动品牌世界里的品牌文化。
四十不惑,人到这个年龄就应该相通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不应该有太多的疑惑。平淡的生活里会越来越少的兴奋点,能够让人产生“为之付出一切”、“飞蛾扑火”、“说走就走”的冲动和惊艳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理性地去考虑做一件事的成本,时间的、金钱的、体力的、家庭的,等等等等,感觉就像打入热水中的煮熟了的鸡蛋,有了比重,慢慢往下坠的赶脚。
当然你也可以不这么认为,投资界不是也有这么一句话嘛!四十岁以后,正是价值投资的开始,形容在此以后会摒弃浮躁,去掉风险,有的只是稳健和长期小幅稳定上涨,让时间来定义其最终价值。
很多人的人生是从40岁以后开始的,甚至是60岁以后开始的,更有甚者是从80岁以后开始的,他们或她们一样能够获得人生的精彩。
任正非不是这样子吗?柳传志不是这样子吗?褚时健不是这样子吗?亚伯拉罕·林肯不是这样子吗?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和《刻意练习》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挑一个竞争不是很激烈的行业,持续不断地迭代升级,不出十年时间你应该能够成为一个细分领域里面的王者。成就一番事业和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完全不会挑做这件事的人是高的矮的美的丑的,唯一挑的就是有没有想尽一切办法认真去对待这个事情。成功并不意味着都成为蝎子的尾巴独一份和没有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如果拿这个作为标准的话,成功哪里需要一万个小时?
没有哪个人永远拿到牌时永远都是王炸四个2四个A的,斗地主都玩过吧?你有起过一次开始就是四个最大的炸弹吗?起到最大的炸弹也不能保证你能将最后的利益最大化,反倒是能够实时将手里的大大小小的炸弹用在节骨眼上的才能获得最高的收益。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一个多年苦心积累和经营的基础,可以改变结局的是把斗地主的智慧嫁接到这个底子上,让老树开新花,寻找新的成长机会,这才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