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之地
最近又看完一本书,塔娜.法兰奇(爱尔兰)的《Faithful Place》。
不懂为什么这本书的译者要把它翻译成《带我回去》。根据内容来看,有那么点意思,但主要的故事都发生在忠诚之地,书中也不计其数的提到。
带我回去,要回到哪里?还是要回到有萝西的忠诚之地,不然就叫《秘密16号》好了。
书评中有人骂翻译烂,不知他为什么骂,但是翻译过来的书还真的要看什么人来翻译,毕竟会夹杂一些自己的理解,读起来总差一点感觉。
就像看美剧一样,编剧埋中的笑点,有那么一部分我们会觉得一点都不好笑,或者两人之间的对话不知所以,没头没脑的。
这本书里也有大量的对话,读起来让人很烦躁,这也许是我不能融入爱尔兰人的幽默吧,无法感同身受。
19岁的少年弗朗科与女友萝西约好一起去伦敦打拼,逃离充满烦恼、暴力和众多兄妹的家。
在约好的那天晚上,萝西却一直没出现。弗朗科一直以为是萝西背叛了他,赌气去都柏林做了卧底警探。结婚生子,有个可爱的女儿荷莉。
妻子因为无法忍受弗朗科的心中住着别人而与其离婚,并暗中与弗朗科忠诚之地的家保持着联系,真是位善良通达的前妻。
二十二年后的一天,妹妹洁琪的电话给了背叛另一种解释。原来有人在忠诚之地16号发现了萝西的箱子和两张过期船票。
“就在那一刻,我察觉生命的浪潮变了,硬生生掉转九十度,猛烈的无法抵挡,从此与我分道扬镳。”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许是那天我选这本书读的原因。
为了一探究竟,弗朗科迫不及待地奔回忠诚之地8号,那个他抛弃已久的家。
在案件侦查的过程中,弗朗科最乖、最讨喜的小弟凯文,离奇坠楼身亡,谜底一步步被揭开,凶手竟然是自己的大哥谢伊。
没有福尔摩斯那么扣人心弦,这本书着重于刻画人物情感,更多的像一部家庭伦理剧。
书评中有人特别同情杀人犯谢伊,批弗朗科冷漠,说作者把弗朗科对萝西的怀念之情描写的越细腻越突出弗朗科的冷血。
他明明可以暂缓一下自己的小幸福来成全大家,让谢伊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我觉得分析的很有道理。
酗酒的老爸,张牙舞爪又脆弱的老妈,还有两个使不上力气的弟弟妹妹,一个在八岁就被宣布自己是一家之主的可怜的老大谢伊,这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魔咒。
他只是请求萝西可以答应他再等两年,让他可以有个喘息的机会,遭拒绝,在与萝西的推搡中致其毙命。
而且谢伊在与弗朗科的最后谈话中,一直强调他不是故意的。
看书与喝茶一样,还是必须得品。若只是浅浅的读一遍,也就会了解的越少。
发生了这么一件事,第一遍肯定是要想知道凶手是谁,特别是开头没有任何的暗示。
读到弗朗科的回忆部分,会为他们的甜蜜感到惋惜,读到纷扰的家庭对话,会感觉很无聊,读到一点线索就迫不及待地想看下一页。
这是肤浅的我的表现,借此机会要对自己做严格的自我批评。勿忘初心,勿忘探索精神。对一个好故事得仔细推敲,得探究背后,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