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按季节活动,不同的天气时令,花草有感应,鸟儿有感觉,它们能最先感知季节的变化。
正如陆游的“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自然界的生灵们,最先嗅到春天的气息。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对于今夜,诗人感到了十分的意外,因为他已感觉到了初春的暖意,这时候,一声清脆的虫鸣声,透过了绿色的窗纱。
初春的夜晚,春寒料峭,但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便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
而在这万籁俱寂之际,清脆、欢快的虫鸣声自然而然地也就透过绿色的薄薄窗纱传入到了诗人的耳朵里。
在静谧的月夜,虫鸣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这是春天的象征。
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诗人写春天,省去很多笔墨,姹紫嫣红的春色,前人早已写尽,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他没有写春风沉醉,没有写春暖花开,而是借用的小虫儿的鸣叫来寓意春天已经来了,可谓别出心裁。
而且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没有长期的农村生活经验,对于这一点的感知是缺乏敏感度的。
尤其是诗中的“新透”,意思是第一重的叫声,由此也能看的出诗人是多么用心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古往今来,春光和月色是诗人们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他们把自然界的美好景致全部融入到了诗中。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春天,令人向往,给人希望。
万红丛中一点绿,刘方平这首小诗,恰如万紫千红中的那一抹新绿,让人过目不忘。
刘方平,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今河南洛阳人,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
他多才多艺,诗写得好,山水画也很出色。他擅长绝句,诗风独特,常寓情于景,含义深刻。
他和孟浩然一样,为布衣诗人,一生未曾做官。风景秀丽的颍水、汝河之滨,正是刘方平的隐居之处。
他的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他的《月夜》《春怨》《采莲曲》等诗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夜月 》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
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
诗的后二句即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
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南斗,不知不觉已经横斜。
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开头颇有画意。夜半更深,一片寂静,诗人窗前眺望,只见银白色的月光斜照着半个庭院,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
那迷人的月光又把诗人的视线引向了天空,在群星闪耀的夜空中,他看到了北斗星和南斗星都有已横斜。
这两句从庭中的月光写到天上的群星,随着视线的转移,画出了广阔无垠的空间,意境开阔。
在这寥廓的画面中,有月色、星斗、人家,透过画面,我们还看到了一位不眠的诗人。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今夜十分意外,感觉初春暖意,一声清脆的虫鸣透入绿色窗纱。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透:第一次透过。新:初。
末尾两句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运用了典型示范的笔法来加强春色迷人的主题。
其运用的主要意象便是虫声。又有“新透绿窗纱”补加,更给人以清新有爱的感觉。
因为这虫声本来已是够清脆悦耳的了,再让它通过“绿窗纱”,似乎将它过滤了一遍,将那些不规整的杂首全都清除掉,剩下的当然全是乐音了。
从虫芥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
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
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这首诗描写细腻,刻画传神。
诗人以他特有的敏感,从气候的细微变化中捕捉到春天的信息,用平淡无奇的字句,淡淡几笔,将一片夜景绘出,热情讴歌了那蕴含勃勃生机的早春景色,生趣横溢,逗人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