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差百病生!照这方法吃,健脾养胃,身体越来越好!
脾虚的人,可以通过3个方面来自我判断:一看形体,二看五官,三看症状。
■ 一看形体
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有的很胖,看似体格庞大,其实虚浮,一点都不结实;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未老先衰。
■ 二看五官
脸色:一个人的脸色发暗,如果没有及时调,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
流口水:《黄帝内经》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经常流口水,尤其是睡觉时。
口唇:一般来说,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一个人嘴唇色淡无华,干燥、脱皮,那就是脾虚了。
鼻尖:鼻尖色白枯槁,是脾胃虚衰,胃气不能上荣之候。
■ 三看症状
没胃口:食欲下降、吃饭不香。
早饱:稍吃一点东西就腹部饱胀。
大便稀烂:稍吃生冷寒凉油腻就会发作。
大便不好:即使没有大便干结也会排便无力不畅。
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等。
如果以上症状你有大部分都符合,结合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弱无力,你可能就是有脾虚。
脾胃虚弱,吃哪些食物调养?
(一)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作用。民间有“白色山药胜人参”的美誉。《神农本草经》言其能“补虚羸,补中,长肌肉”。麸炒山药补脾健胃,常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
(二)小米
小米性味甘咸,微寒,入肾、脾、胃经,具有和中健脾除热,益肾气补虚损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民间亦多有“小米养胃”的说法。
用小米制作成的锅巴,性味甘平、功能补气健脾,消积止泻。用小米糠制成的小米糠油又有杀虫、止痒、收敛的功效。
但小米性寒,属于寒证的患者需要搭配红枣、生姜、红糖反佐。
(三)薏米
薏米味甘淡性凉,入脾、胃、肺经,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功效。
生薏苡仁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除痹止痛。可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及湿温病在气分。而炒薏苡仁、麸炒薏苡仁,经过炒制后寒凉之性偏于平和,长于健脾止泻,可用于脾虚泄泻,纳少腹胀。
炒薏苡仁的制法是取洗净的薏苡仁,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发黄,略鼓起,表面有突起,取出。麸炒薏苡仁是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即刻烟起,再投入薏苡仁迅速拌炒至发黄,微鼓起,取出,筛去麦麸即得。
岭南多湿,健脾兼能利湿的薏苡仁非常适合岭南地区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