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父母就是孩子们的最终宿命
01
改编如何青出于蓝
《误杀》是一部非常有诚意的电影。
在《误杀》成功之前,很少有严肃悬疑犯罪作品在国内可以突破四亿以上的票房。突破这个上限的,一般都需要融入其他类型,比如喜剧,例子有《唐人街探案》;比如动作枪战,例子有《无双》。
《误杀》的喜剧元素和动作元素都不多,即便有,很多也是为了推理服务的。比如拳击赛。原作《误杀瞒天记》中是听经,这个改编比原作更出众。
该改编一举多得:一方面增加了视听刺激,另一方面是剧情需要,同时开篇时拳击赛与误杀案件本身交叉剪辑,谙合主角“蒙太奇”的犯罪手法,寓意颇深。
一个桥段能达到拉拢更多观众、符合故事逻辑需要、还点题……真是同样的桥段我玩就老套,你玩居然玩出花来了。
这种开篇映衬全片内容的手法还有很多,经典作品常见。
同一个桥段达到多重效果的,影片中还有很多。开篇男主讲了一个活埋的故事,Boss女警的儿子死于活埋。
开篇的监狱里围墙说。这段台词出自《肖申克的救赎》,原意是对体制化的控诉。在这里映衬了男主对谎言的依赖,一家人其实无形中被自身构筑的谎言围墙监禁了,可是他们又不得不继续砌围墙,要不然就得家破人亡。因为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嘛不是,何况是人。
通过这些有关于电影的段子,导演一方面显示了自己是个影迷——让同样是影迷的观众会心一笑——彩蛋彩蛋,另一方面,在故事里给男主提供了犯案手法灵感,也因为男主到处谈论,后来给Boss女警提供了破案线索——拳击赛你来我往的对抗感出来了,真是不得不再次感叹:一举多得。
02
看,那有头羊
坏警男与男主起了冲突,用枪指着男主,最后误杀一头羊。
这一幕让男主意识到在强权面前,自己即便智慧过人,也未必能全身而退,甚至有可能跟这只羊一样,被误杀也就误杀了。因为只要有怀疑,别人不一定需要证据。
后面Boss女警得知儿子犯罪在先依然毫不留情地对男主一家严刑拷打、毫无愧意可以充分证明。
因此,只有利用比枪更强的能耐才行,男主给自己下了双重保险:一、通过看不惯坏警男的商人去找Boss女警老公的竞选对手;二、通过开店的老友等人煽动民意。
明弦在之前的文章提过《小丑》2019版中,亚瑟去认在竞选市长的韦恩大佬当父亲的时候,遭到对方殴打。此时亚瑟要是有小丑后来的谋略,应该去找韦恩的竞选对手。
《误杀》中,男主就这么干了。
政治对手和民意,毫无疑问比枪更强。
所以第一次从警察局出来的时候,男主对妻子说,这才刚刚开始。
一只羊变聪明,是从意识到自己是一只羊开始的。只有认清自己是一只羊的身份,才能不再心存幻想,指望对手仁慈,指望对手松懈等等。
03
孩子们的最终宿命
片头Boss女警大展神威,破获了一桩谜案,可惜,证据是假的。她漠视法理的行为与傲慢毫无疑问潜移默化给了儿子,致使儿子无法无天。
她失去儿子后到底有没有幡然悔悟,见仁见智。不过,孩子们在父母身上学习到的,往往不是父母教的,而是父母自己怎么做的。
同样的事,发生在男主一家。
关于男主的自首,这段让明弦想起《三体》中的维德,这个兽性了一生的男人,最终在人性面前柔软了一把,选择放下武器投降自首。
维德教不会程心如何做一只野兽。不一样的是,《误杀》中的男主李维杰,教会了女儿。
小女儿将只有70分的考卷,改成100分。
试问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这般?
可惜。
父母,终归是孩子的宿命。
《误杀》的英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没有牧羊人的羊。片中多次出现羊,多重隐喻无需赘述。
父母在社会可能是羊,但对于自己的后代,绝对是牧羊人。小女儿这种举动绝对是因为父亲构筑谎言围墙全身而退之后而模仿的。是啊,做了坏事没接受惩罚,只会鼓励孩子去做更多坏事。大女儿不就是因此受害的吗?
和维德一样,李维杰最终选择了人性,选择了自首。
为什么说这电影有诚意?这就是诚意,在坏人必须受到惩罚的政治正确面前,如何将司空见惯、饱受吐槽、老掉牙的、必然的结局,玩出花来?这真是一条明路。
给个彩蛋: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最终宿命。那么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结局,片头男主讲的越狱被活埋故事,会不会是电影真正的结局呢?因为片尾彩蛋男主站在监狱仰望天空,刚好能和开篇第一幕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