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隐者——读《瓦尔登湖》有感
2022-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焱_铁文
今天开始读《瓦尔登湖》,今天读的是“还原梭罗”一章。了解了梭罗的生平。
梭罗,生于一八一七年,美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美国“文艺复兴”的中坚人物和美国精神的奠基者之一。
面对社会不公和罪恶大声呼告的梭罗,又是一位笃爱艺术,有卓越文学修养的文学家。他在指斥人类罪恶的同时,也留下了世间最浪漫的吟唱。
《瓦尔登湖》是一部回归伊甸园的作品,是一部面对眼前世界矫弊的神话,也是对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面临天翻地覆变化的一种呼告。依照中国的标准,梭罗是一位虔诚的求道者,作为严肃的思想家,他捐弃了近代西方学者西方文化至上的狭隘观念和盲目自大,以恢宏的气度和开放的胸襟审视、甄别、接受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与工业文明相比,他更钟情印第安的土著文明;面对纷繁扰攘的西方物质主义,他将目光投向了高贵的古代和卓越的东方。
梭罗对自然的观察到了这种让人愕然的程度,因为他说过: “我移居林中的一重诱因是获得闲暇和机会目睹春天来临。”因此,他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麻雀,也见到了鸽子和雨燕何时在天空重现,也指出“乌龟和青蛙总会跻身春天的先驱和信使之列”。在第四章《声音》中,他发现夜鹰在每晚固定的时间总会前来歌唱,于是庆幸“因此获得良机熟悉了它们的习性”。
梭罗对科学的热衷还见于他对文化知识百科全书式的涉猎,两年的湖畔生活,除了让他“摆脱干扰做些私事”,也使他得以有暇进行大规模的阅读。
《瓦尔登湖》的若干表达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他谈到了学术的堕落,说“现在只有哲学教授,而没有哲人”,我们未尝不可以认为这是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