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保存李校长的文章《六问》

2023-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风聆梅语

起初,每天六问,只是我个人想法,这是基于自己对学校六个方面的提炼,涉及到品质、校风、身体、成长、特色、常规等,不一定全面,但一定是重要。如何让我的想法变成全校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我借助“每天校长60秒”微课和每周“国旗下校长讲故事”的大课,娓娓道来,微风细雨。一年半的碎碎念,让孩子们能在国旗下呼应我,应邀来参加升旗仪式的瑞德少年家长惊讶这样的场景。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和校风,从一个人走向一群人、所有人。

渐渐地,从幼儿园到小学,涌现出一批带有“六问”的孩子,他们用行动作答,他们用成长立竿,文化能看见,校风被具体。人是万物的尺度,学生是学校的尺度,学生的样子就是学校样子,我也想用“六问”这样的瑞德素养来培养瑞德学子的模样。很欣喜,我看到了这样绰绰的影子,让人欣喜。对一个欢实的儿童来说,素养是一片肥沃的原野,什么样的种子都会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

当然,每天六问的作答也只是开始,我需要更多的响应。这样的六问,不仅我在问,期待每一位老师都能在问,如何帮助孩子来作答。学问学问,边学边问,每天六问,学无不胜。问,不仅是抛出问题,而是需要反省和行动。问,不是一个人的把酒对青天,而是一群人的千骑卷平冈。六问的对象虽然是学生,但教师是问题的引路人。从问题到答案,中间有一段曲折的路程,自觉的孩子能找到路,顽皮的孩子不去找路,迟缓的孩子找不到路,这时候,亲爱的老师就是“六问”的钥匙,就是孩子的“拐杖”。老师要把六问放在心上、行上。没有教师对六问的“倒转”,就没有全体学生对“六问”的集体应答。

反过来说,六问,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一个助力,这是一种正向的导向,这是一种积极的呼唤,这是一种行动的对标。在全校学生共识且期待的场域中,每个孩子都可能被席卷,比学赶帮超。学校相应的诸如瑞德少年、校长助理等荣誉称号的评价也应该以此为尺度;年级、班级可相应设立“六问”之星,以此来促进孩子的进步。践行每一问,都是奔向成长之梯的踏步,六问不是终结,而是更好的开始。六问是一个学生在学校日常化、高质量的镜子,一天如此,天天如此,六年影响一生,六问伴随一程,最终长成了坚持的品质。

知识都是手段,树人才是目的,六问只是手段,成长才是目的。我们就是想通过每天六问,“问”出一个“眼中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脚下有力”的瑞德好少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