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媒体中的“回音室”效应分析 ——基于知乎与微博的比较研
摘要:“回音室”效应是由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一书中提出,他用回音室隐喻了网络时代传播的局限性,即“当我们预设了观点、话题,只选择让我们愉悦的信息领域,聚集类似的信息和同样的观点,而隔离其他领域的信息和异己的声音,就会让我们原本的观点得到印证和强化。”
本研究通过对知乎和微博两大信息平台进行比较分析,以案例分析法为主、问卷调查法为辅对回音室效应在个人、群体以及社会层面的表现进行探讨,发现知乎与微博中均具有自己的“信息茧房”现象,并在舆情事件中形成了观点截然不同的两个“族群”,乃至对用户的公共议程认知产生影响。本研究不仅阐明了回应室效应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从技术、个体心理与群体三个维度论述了造成“回音室”效应的原因。除此以外,本研究还对“回音室”效应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批判性地探讨,旨在揭示“回音室”效应对当前的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给予业界和学界一定的警示,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回音室效应;信息茧房;茧房的族群化;Daily us;筛选关注;协同过滤
目录
(3) Daily Us:回音室效应在社会层面的“终极形态” 9
(3) 信息传播方式:多对多传播为主但意见领袖作用不同 12
(一) 个人层面:对现实的失真认知与自我封闭下的个人主义 27
毫无疑问,4G带宽的技术性突破、手机的便携性使我们的言论社交功能得以摆脱时空的限制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如:微信朋友圈的熟人社交在个人形象建立与人际传播中的地位无可撼动;微博的UGC化与去中心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话语权的壁垒,形成了虚拟社会中的重新赋权,促进了信息的透明化;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新闻的试水使得“你关注的才是头条”的愿景成为真实,还有各类论坛类app所形成的思想与言论的“公开市场”,使得文化与思想的火花得以更大范围、更高活跃度的碰撞——web3.0时代,网络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用户互动的平台,人工智能、关联数据的构建,使得人和网络,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
然而,使“科技成为人的一部分”的愿景固然美好,但大数据、大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筛选关注、协同过滤功能也必不可免的造成了新的“bug”。本文所要讨论的“回音室”效应,就是其中之一。
回音室效应是由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一书中提出,他用回音室隐喻了网络时代传播的局限性,即“当我们预设了观点、话题,只选择让我们愉悦的信息领域,聚集类似的信息和同样的观点,而隔离其他领域的信息和异己的声音,就会让我们原本的观点得到印证和强化。”
回音室效应的具体表现不胜枚举,比如微博中我们的自主选择的“关注”列项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送无疑易使其他声音被屏蔽掉,从个人角度讲,没有观点的交锋,没有其他多元化的声音,一味迎合受众的选择性心理的“回音室”效应,极易造成个人的对现实的认知偏差和偏激的个人主义,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对整个社会来讲,“回音室”效应会引起群际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回音室”中偏激的意见更趋向于偏激,从而导致群体极化的产生——当今国内舆论场上的情绪化倾向,与“回音室”效应不无关系。
更有甚者,正如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曾在文化工业观点中提出当前的大众文化(他主指大众音乐)是“本质没有个性的东西用新鲜的外观包裹着”的“伪个性化”,当前的所谓“个人定制化”信息何尝不具有同样的弊病。比如,当我们浏览知乎app的一些问题,所看到的第一个答案也许并非是最精辟的一个,但一定是点赞量最高的一个,这无疑对我们的理性判断产生了预设:使我们感到,某个事件、某种信息的观点“都是这样的”,微博的推送机制通理。当成千上万的网民所看到的信息几近雷同,那么又何来“个性化”一说?这何尝不是对“思想表达丰富性”的变相阉割?
微博与知乎是目前中国的信息平台中最为“火爆”的两个。微博以用户量取胜,树大根深,事实上,许多“热门事件”是否热门都是以其在微博上所受的关注量大小来评定的;知乎后来居上,其特有的精英化、问答式的经营模式,使其在诸多社会问题愈加体现他的舆论影响力,如:魏泽西事件、网约车事件等。然而,奇特的是,在知乎与微博这两个同样具有强大舆论影响力的平台上,信息的呈现、热点的界定往往大相径庭。
因此,通过严谨的学术方法,从知乎与微博上的话语差异性入手,证明当前网络环境下确实存在的“回音室”效应,并对其原因和恶劣影响进行深刻而详细的剖析显得尤为必要。
“回音室”(echo chamber effect)这个概念首先由美国著名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中提出。在原书中,桑斯坦以当时广为流行的博客为案例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回音室现象。桑斯坦指出,尽管理论上,博客的世界就如当初约翰密尔在《论自由》所倡导的一样,形成了自由、开放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任何人可以在博客中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思想。但实际上,由于博客的链接机制往往只会选择与原博相近的内容,这就很有可能造成“如果人们阅读的博客与自己先前的信念一致,则自由派阅读自由主义的博客会变得更加自由主义,保守派阅读保守主义的文章更趋于保守主义”的后果,即在海量信息存在的网络环境里,基于人有限度的注意力与强大的信息筛选机制双重作用,人们往往容易凝聚自己青睐的信息和观点,而隔离其他领域的信息和异己的声音,如此一来,无疑如同听到了自己“放大后的回声”。
“回音室效应”观点的提出有“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的理论渊源。这个术语最早由麦克卢汉创造,由尼尔·波斯曼首次公开使用。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是环境”。何道宽的《媒介环境学辨析》一文中论述,这个概念分为三个互相联系的理论命题:1、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媒介的物质属性结构和符号形式有其规定性的作用,会对信息的编码、传输、解码、储存产生影响。2、传播媒介有偏向性,如麦克卢汉的“感知偏向论”与英尼斯的“时空偏向论”。3、传播技术会对文化产生影响。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他认为,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网络则是大脑的延伸。其次,他提出“媒介即讯息”,认为“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媒介演进史”,不同时期的不同媒介会对人的感知造成不同的影响,如印刷媒介促进了人的逻辑能力。在麦克卢汉的基础上,波斯曼在《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两书中,进一步阐述了“媒介是复杂的讯息系统,媒介隐含而固有的结构,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感情均有深远而不易察觉的影响。”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著名美国学者华莱士在其著作《互联网心理学》中也阐述了关于互联网交往中“向边缘移动”的现象。他说:“在互联网上……一个个体最初可能是带着相对中立的观点看某个问题的,但与别人就此在网络讨论后,他可能从中间的地段向边缘移动。”尽管没有确切提出“回音室效应”一词,但这无疑是对“回音室”现象的另一种阐释。
在政治方面,麻省理工教授马歇尔·范·阿尔斯泰和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在1997年的论文《电子社区:是全球村,还是网络巴尔干国家?》首次提出了“回音室效应”与“信息地域化割裂”间的关系,文中指出:在政府群体内部会因为“回音房”效应,小群体内的人逐渐形成趋同的风格,不愿意接受“信息茧房”外的信息,形成群体内部同质、群体之间异质的特点。这种特点一旦被政治势力利用,就会使得互联网空间“巴尔干化”化——即像现实的巴尔干半岛一样,存在多个互相敌对或意见不同的政区和势力。
国内以“回音室效应”为专门的主题的论文数量很少,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回音室”,人文社科类论文仅有5篇相关文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回音室效应的著作稀缺,事实上回音室效应往往是被揉入许多文章中“充当论据”的。经过笔者的搜索、调研与整理,国内关于“回音室效应”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A 回音室效应的形成
国内学术关于回音室效应的形成机制的描述,多集中于另一个概念——“信息茧房”。“信息茧房”这一名词也是由桑斯坦提出的,它是指由于个体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总倾向于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选择自己喜好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在看似海量的信息世界中,用户实际上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关于信息茧房是如何凝聚成“回音室”形态,学者郭小平在期刊文章《信息的“协同过滤”与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中论述道:受众在“窄化”机制的制约下,所对话、沟通的对象很容易集中于类似的观点。一旦受众懒于接收不同的信息,经过协商而形成的民主沟通也就难以实现——这种窄化,无疑使互动产生了“回音壁式”的效果。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杨慧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微博的“信息茧房”效应研究》中则将回音室效应作为“信息茧房”的一部分去进行阐释,她指出“当我们预设了观点、立场、话题,只选择让我们愉悦的信息领域,聚集类似的信息和同样的观点,就会使我们原本的观点得到印证和强化,所以身处于封闭茧房内的我们听到的只是个人放大的回声。”浙江大学硕士彭晓晓则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信息时代下的认知茧房:广告业界与学界的“信息茧房”探析》中独辟蹊径,通过精细的统计学分析证明了茧房的族群化现象,并指出茧房的族群化现象易导致信息在该领域或信息空间整体内的封闭化、固定化流动。而者形成了子群内的同质化和子群间的异质化特点。
B 回音室效应与群体极化
关于回音室效应和群体极化的关系,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明确提出“群体极化”概念的凯斯·桑斯坦对其的描述。他指出:“新科技的发展,使得原本孤立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进行议题商议,而超链接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更加轻易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人,而这种志同道合间的人之间的交流,易使人们原有的观点不断加强,朝着极端的方向去。”北京大学胡泳副教授在著作《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中探讨网络公共讨论和个人表达时的品质问题时,也提到“由于虚拟社区通常建立在拥有相同兴趣爱好、观念想法的人群基础上,信息和想法在封闭的小空间中不断膨胀和增强,极易形成网络的‘回音室效应’。同质社区加剧了调和多样利益和世界观的难度,易造成政治分裂,群体极化并不利于互联网民主性的充分释放。”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辛文娟与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讲师赖涵合著的论文《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研究——以微博网民讨论“温岭杀医案”为例》中探讨“舆情演化与群体极化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时”时论述道:在舆情高潮期,关注度不高群体代表性不强的观点会被逐渐淹没、同化或边缘,并因此形成了截然两级对立的倾向性。这段话无疑具象的表现出了回音室效应与群体极化间的关系——即强大的回音室效应是群体极化不可避免的成因之一。同样的观点还有江西财经大学的博士生郑璐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群体极化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所言,信息窄化使得越来越多的网民只能听到自己的回音,网络的互动成了一种“回音壁”式的互动,网络舆情的极化速度大大加快。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读与比较,可以发现,“回音室”这一名词由国外首创,国外文献对于“回音室”效应的探讨多集中于宏观的学理研究与框架制定,或者将“回音室”效应作为现象揉入对互联网心理、政治等方面的探讨中去,而国内研究与国外一脉相承,但更注重运用这一名词对本国互联网形势进行探讨和研究。
在当前国内的互联网环境中,各类信息平台如雨后春笋且风格迥异,在本文中,笔者拟通过对知乎和微博这两个具备较大影响力的信息平台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回音室效应的表现、原因和影响进行论述,这无疑是对当前国内互联网新媒体中的“回音室”效应进行更深入、更细化的探讨。在目前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中,该思路实属新颖。也因此更具备学术价值。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抽样分析等方法。其中以案例抽样分析、文献研究为主,问卷调查手段为辅。
文献研究法:笔者阅读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著作,如《乌合之众》、《众人如何生产知识》等;2、与知乎、微博、回音室效应、信息茧房理论有关系的硕博士论文;3、互联网上关于最近舆情的数据、资料等;4、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相关选题与论文。
案例分析法:为了了解证明知乎与微博存在回音室效应,笔者选取了几个知名的舆情事件中两方的评论、回答等作为例子;此外,为了研究双方的议程设置差异,笔者还截取了4月12日当天微博与知乎的热门排行信息以作比较。
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为了了解知乎与微博的话题差异性,笔者在网上发布问卷,
以倾向于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用户为问卷发布对象,并在数据整理中剔除无用的信息最终获取240份有价值问卷。问卷详情见附录。为了证实知乎和微博是否对惯用者的议程认知造成影响,笔者通过问卷调研,拟在了解如下几个问题:
1、 对于惯在知乎或微博获取信息的用户,其关注的内容是哪些方面,最近更关注哪些话题?
2、对于惯在知乎或微博获取信息的用户,哪些内容是它很少关注的领域,以及最近哪些点击率高的信息他完全不关注?
本文拟从微博和知乎的比较入手,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再辅以问卷调查手段,将“回音室效应”拆解为微观的个人层面、群体层面以及宏观的社会层面三个维度去论述,指出“回音室效应”在各个维度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论述和解决以下问题:
1、对个人而言,回音室效应主要表现为形成“信息茧房”现象,本文拟论述知乎和微博中是否存在个人的“信息茧房”这种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以及影响。
2、对群体而言,个人的“信息茧房”易形成群体的“茧房丛”形态,从而加剧回应室效应。本文拟证实并论述在知乎和微博中是否存在彼此的“茧房丛”,换句话说,在一些舆情事件中,微博和知乎是否存在不同的舆论声势及其出现的原因和负面影响。
3、通过进一步将视角放在宏观的社会层面,本文拟证明在以“点击率”为王的微博和知乎中,“茧房丛”形态的回音室效应是否造成了微博与知乎的议程设置差异,并论述这种“daily us”(二章一小节有具体的概念解释)形态的负面影响。
在第一部分,笔者拟从信息生产者、信息内容、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效果4个方面比较知乎和微博作为两大信息平台的异同后,证明回音室效应的存在并探讨了其表现形式。
其一,在个人层面,回音室效应表现为“信息茧房”,或者说,信息茧房是回应室效应形成的关键——正是信息茧房的形成,使得我们不断地积累同质的信息而隔离了异质的信息,从而形成了“回应室效应”,并通过对微博“我的日报”式主页以及知乎的“千人赞歌”陷阱现象的描述来证明信息茧房在我们惯常浏览信息平台上的存在。
其二,在群体层面,回应室效应具体表现“茧房的族群化”——“由于茧房呈现出彼此相互联结,互有重叠的“茧房丛”的形态,因此信息流动更趋于封闭化和固定化”。此外,笔者通过运用抽样分析法,对“网约车争议”与“人民日报批河图”两个舆情事件中微博与知乎话语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证明了在微博与知乎中存在不同的舆论声势,换言之,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回音房。
其三,在社会层面,笔者将“daily us”形容成回音室效应的“终极形态”——这是由于,回音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公共议程设置,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抽样分析法证明了在知乎和微博中,用户关注的热点是存在差异的。也就是说,在这两个信息平台中,议程的优先顺序是不一样的。
在第二部分,笔者拟从技术层面、个人微观层面、群体层面三个维度阐述回音室效应的形成原因。
在第三部分,笔者拟从批判的角度阐述回音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对个人而言,信息茧房中的回音室效应会使得个人对现实的认知失真并造成封闭下的稍显病态的个人主义。对群体而言,由于回音室本身具有封闭式与“沉默的螺旋”效应,群体极化的现象十分明显,这是种对网络公共环境与社会公共治安有极大的威胁性的表征。而在更宏观的社会层面,“daily us”的存在使得我们获取的信息并没有绝对的“个性化”,而是被“同质化”了;此外,由于我们所关注的所谓“热门”,具有明显的圈子化、阶层化的特点,所以从社会层面而言,以知乎和微博为代表的信息平台,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回音室”。
“回音室”(echo chamber effect)这个概念首先由美国著名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中提出。在原书中,桑斯坦以当时广为流行的博客为案例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回音室现象。桑斯坦指出,尽管理论上,博客的世界就如当初约翰密尔在《论自由》所倡导的一样,形成了自由、开放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任何人可以在博客中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思想。但实际上,由于博客的链接机制往往只会选择与原博相近的内容,这就很有可能造成“如果人们阅读的博客与自己先前的信念一致,则自由派阅读自由主义的博客会变得更加自由主义,保守派阅读保守主义的文章更趋于保守主义”的后果,即在海量信息存在的网络环境里,基于人有限度的注意力与强大的信息筛选机制双重作用,人们往往容易凝聚自己青睐的信息和观点,而隔离其他领域的信息和异己的声音,如此一来,无疑如同听到了自己“放大后的回声”。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与总结,笔者发现回音室效应在个人、群体以及社会层面皆有显著的表现和丰富的内涵,下文将通过信息茧房、茧房的族群化、daily us三个概念对“回音室效应”进行从微观到宏观的阐释。
“信息茧房”也被译为“信息窄化”,是回音室效应形成的关键。“信息茧房”这一名词也是由桑斯坦提出的,它是指由于个体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总倾向于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选择自己喜好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在这个基础上,技术上强大的“筛选关注”功能与“协同过滤”机制无疑为用户定制自己的“个人日报”(daily me)助力良多,久而久之,在看似海量的信息世界中,用户实际上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浙江大学彭晓晓利用社交网络分析工具UCINET与内容分析软件ROST content mining进行详细的样本分析后得出结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茧房”并非个个独立存在,而是成族群化的,这正是回音室效应在群体层面上的具象表现。
马克思·韦伯认为,族群不同于亲属群体,不局限于血脉而更关注成员间的记忆认同、习俗、习惯等主观的认同而存在。由于在一个族群中,成员自我构筑茧房的同时,也充当了另一成员“茧房壁”的一部分,茧房呈现出彼此相互联结,互有重叠的“茧房丛”的形态,因此信息流动更趋于封闭化和固定化。在这样信息流通模式下,“思想与观点相近的人们在特别营造的小天地之中获得虚假保证,仿佛与自己信念相抵触的事实全都不存在”的景象自然“合乎逻辑”。久而久之,网络信息环境在茧房族群内的强大的回音室效应的影响下,难免走向“群体极化”的歧途,笔者将在第四章对这些“恶果”做详细地叙述。
(3) Daily Us:回音室效应在社会层面的“终极形态”
笔者认为,“Daily us”是回音室效应的“终极形态”——这可以解释为,回音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公共议程设置。
什么是“Daily us”呢?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说,与“Daily me(个人日报)”形成对比,人们可以通过对“Daily us”的关注,迅速取得所有,至少是大多数人持有的信息,每个人也都可以参与到“Daily us”的生产过程中,最典型的例子如维基百科,或者我们常说的“点击率为王”。
然而,桑斯坦也指出“尽管在一些问题上,大量人的平均观点非常准确”,但同样的,“大量人共有的信息和平均的观点”也可能放大错误、造成系统性的偏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同的媒体渠道对公共议程设置的区别,往往会使得惯用不同媒体的用户对公共议程的认知出现偏差。使得不同的信息平台本身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回音室”,体量大、人数多的群体所造成的回音也愈大,以至于盖过了其他的声音。
接下来,笔者将在下文通过对两大较为热门的信息搜索平台——“新浪微博”与“知乎”上信息的梳理和比较来详述网络环境下“回音室效应”的存在。
从信息生产者方面来看,二者均为UGC式(用户生产内容)信息生产方式,但用户结构有显著差异。如下图1与图2所示,知乎用户中大学以上学历、已工作人群所占比例比较大,微博各类人的比例较为均衡,但大学以下学历人群所占比例明显比知乎大。
图1
图2
知乎自2010年12月上线,便呈现出用户趋向精英化的特点,从以小米董事长雷军、土豆网CEO王微领军的第一批“科技类”用户,到以各行各业具备互联网精神的精英们领头的第二批用户,这两批用户已然作为知乎中的“意见领袖”,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知乎趋向专业化、精英化的内容生产基调。
而微博自2009年上线以来,就以普通大众为用户核心,尽管吸纳了不少公众人物作为“流量导引”,吸引大众注意力,但微博上真正的话语发力者,仍为“草根大众”,这从草根段子手金句频出甚至职业化,热点事件中网友留言的受重视程度等例子中皆可见一斑。
从信息内容上来看,首先,由于技术上的筛选关注功能以及协同过滤机制在微博与知乎首页内容中同样发挥着作用,因此二者共同存在着信息茧房现象。其次,二者内容的风格差异巨大,以2017年4月11日热门事件“美联航强制乘客下机”在微博和知乎上呈现的内容来分析, 内容如下图3。
图3
(图为4月11日 “美联航”事件爆发初期,微博上点赞量4万的一条消息下及其留言中热度最高的几条。)
图4
图5
4月11日知乎上关于美联航的问题及其评论
通过截图的对比可以看出知乎的写作风格以专业化的中长篇大论为主,网友发言相对理性克制;微博存在字数限制,用户写作风格较情绪化,多为调侃、吐槽等内容为主。
从信息传播方式方面看,知乎与微博均是以用户为主的多对多传播,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话题引导、舆情累积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伙“活跃分子”,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他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形成了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在知乎中,由于话题的呈现形式以“问答”为主,优质答案能获得更多的点赞量从而使热度提升。基于这样的机制,提问者与回答者之间显然在某一问题上、某一领域内存在“知识差”,因此回答者对于提问者以及其他对问题有兴趣却不得甚解的旁观者们来说,说服力较强。在微博中意见领袖则以粉丝量巨大动辄十万级到千万级的“大V”形式存在着,由于这样的用户所传播的观点和信息受众巨大,也就更易营造出“全民皆议”这样的舆论氛围。
从对普通受众造成的传播效果方面看,首先,微博与知乎上的议程设置均是以“点击率”、“搜索量”为主要参照指标的,这从微博热搜榜、知乎热门资讯排行榜上都可见一斑。如下图6。
图6
其次,通过对以上两图进行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微博热搜榜排名第一的#白百何陈羽凡分居#的搜索量为百万级,知乎热门资讯榜排名第一的话题#一亿粉丝的美国网红,为何要退出互联网#点赞量为9.9千,考虑到我国亿量级的人口基数,也就是说,所谓的“爆款事件”“热门话题”,也并非真的达到了“全民皆议”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圈子化、阶层化特点。
最后,鉴于微博的受众数量级大,信息内容存在字数限制,写作风格情绪化等特点,微博更容易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沉默的螺旋”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即由于人存在着恐惧被孤立的本能,当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多数人相悖时,就会趋于沉默,反之,会趋于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效果。比如在2016年引起网络热议的“赵薇事件”中(如下图7)
图7
微博上呈现出一边倒地对赵薇本人的谩骂、攻击,而本应引导舆论理性发展,提出不同意见的大V却集体失声,与其说是“被赵薇公关”,不如说害怕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被网络舆论裹挟而聪明的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知乎作为国内典型的知识性社区,同时承担着信息搜索平台的作用,其文风以论述性、专业性见长,其意见领袖多为本科以上的高学历知识分子,其问答模式的话题设置形式使得信息在“多对多传播”的平级传播基础上也存在着由高到低的梯级传递特点,因此,知乎上就某一问题发表的论见劝服效果更好。
毋庸置疑,在微博与知乎中,均存在着自己的“茧房”。
微博用户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在开始注册账户使用微博时,会首先通过客户端的指引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如:时政、经济、娱乐、美食等和喜欢关注的明星、网红、大V,然后才会跳到自己的主页,至此每一位微博用户的“个人日报”形成——比如:选择了时政、经济领域的用户会在自己的主页上看到大量#人民日报#、#第一财经周刊#等类型的微博号的内容;选择了娱乐、时尚的用户则会看到更多诸如#全明星探#、#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类型的微博号的内容。
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添加关注”的动作,持续不断的完善我们的“个人日报”。在传统的报纸中,普通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通常由专业的编辑依据一定的新闻规律而决定,这样的日报往往包罗万象,尽管我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的阅读,但并不会因此而将其他的信息彻底拒之门外。而在微博首页的“我的日报”中,由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们选择关注的对象不可能太多,久而久之,有限的关注对象成了我们固定的信息来源,正如著名评论人宋志标所言:“我们活在微博的牢笼中,却把她想象成全世界,这种虚妄是否也是微博时代的反讽?”
此外,微博的“速食化”、情绪化信息风格、转发功能的设置,包括以点击率为主要参照指标的“公共广场”的配置,都使之成为了滋养“回音室效应”的温床,笔者将在以下小节中继续论述。
知乎的首页同样存在着“筛选关注机制”的作用——即同样是我们感兴趣的领域的集合,但值得欣慰的是,知乎并非完全UGC化,在其热门资讯一栏中,有明显经过编辑审核与过滤的痕迹——这相当于为原本闭塞的“个人茧房”打开了一个出口。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知乎中“信息茧房”的消失。为了调查知乎中是否存在信息茧房的问题,笔者对10个惯用知乎的用户进行了访谈调研。得出的结果是,在知乎最关键的“问答环节”中,第一,普通浏览者往往容易被高票的优质答案内容所“说服”,从而在心中对某个问题或事件形成预设性的判断,一位访谈对象告诉笔者,当他在查询关于“留学中介靠谱吗”的相关话题时,由于有一个高票的答案暗示“说中介好的都是托儿”,因此自己再看到其他谈及中介好处的回答都会选择性“屏蔽”,不点开看,害怕被“诱导”花钱;第二,普通浏览者会倾向于查看倾向自己观点的高票优质答案,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强自己原有的看法,从而对持相反意见的答案主动“视而不见”或者“踩”(知乎答案有“赞”和“踩”的区分,高票优质答案是综合二者的结果)它,另一位访谈对象告诉笔者,当他查询关于“如何评价汪精卫”这一话题时,由于排行第一的高票优质内容对于汪精卫持支持性观点,这与与他倾向的观点相似,并且该回答文采很好、论据充分,在阅读后他感到对汪精卫的印象有“180度转变”,并有意识地寻找其他支持汪精卫的回答阅读而对持相反意见的回答嗤之以鼻;第三,所有访谈对象都表示在知乎首页的浏览过程中,会被标题有意思的回答“吸引进去”,若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事件,则会被系统推送的高票答案“洗脑”,形成刻板印象。
小结:
可以看出,对每一个浏览用户来说,无论常“刷”知乎还是“微博”,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信息壁垒。“信息茧房”的形成,使得回音室效应在微博与知乎中有了存在的基础。
知乎与微博的均有自己的各自的“茧房丛”。
如第二章第二小节所论述的那样,微博与知乎作为网络环境下两大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平台,在话题形式、平台定位上的都有巨大的差异,因此也网罗了不同的用户群,对信息有不同需求的用户在二者上呈现的话语差异巨大,这再次加剧了二者所呈现出的信息差异度,如此循环,使得微博与知乎本身就形成了两个巨大的“茧房丛”,通过以下事例中微博与知乎上话语差异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两个“茧房丛”中,回音室效应十分明显,均形成了各自的舆论声势。
事件简述:
2016年7月28日,《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称“两个文件”)正式出台。在“两个文件”11月1日正式实施之前,交通部要求各城市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地方实际,完成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其中以北京、上海为主的对网约车车牌本地化、网约车司机本土化的拟规定(俗称“京籍京车,沪籍沪牌”)争议最大,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知乎、微博上舆情概述:
地方网约车新规出台后,在微博间迅速引起争议,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87%的微博用户对地方网约车新规持不满态度,其中“担心管理过程中出现寻租现象”、“对网约车价格上涨有不满情绪”、“批评地方规定陈旧落后”的观点分别占比22%、28%、30%。(如下图所示)
图8
由于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京籍京车,沪籍沪牌”,笔者对10月至11月,即“京人京车”政策出台前期(出台具体时间为2016.10.8),拥有300+以上评论的消息进行了随机抽样(样本大小为5条),并对样品的热门评论TOP5如实记录。记录结果如下表。
同时,笔者对知乎上讨论量最高的“怎么看待京沪深陆续出台的关于网约车‘京人京车、沪籍沪牌’等新政细则?这些新政细则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3564讨论量)这一问题排行最高的5个回答做了同样的归纳与记录。记录结果如下表。
微博留言摘取 知乎回答摘取总结:
通过对上述两表的归纳比对可以看出,在“京人京车”的争议中,首先,微博热门言论多倾向于“政府专制、收钱、户籍、地域歧视”等方面,尽管可以看到有网友提到“网约车实际为黑车”、“网约车新规有利城市规划”等观点,但获取的点赞量与前者仍相差巨大,出现次数也较少,仅占8%;其次,微博的言论风格呈现出语言简短、情绪化突出的特点。
而在知乎的热门回答中,观点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约车已然背离“分享经济”初衷,吸引了大量外地廉价劳动力和外地车辆进京;2、减人减车,是缓解大城市病的必然选择。同时,知乎的言论多为长篇大论,以逻辑严密的论证见长。
不同的学历、阶层、社会地位,不同的利益团体在风格迥然不同的信息平台——微博与知乎上各自抱团,从而使得热门信息中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倾向,相当于构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见气候群”,可以想象,一个惯于通过微博了解热点的用户,在浏览完微博的言论之后,很难不对网约车新政产生负面的看法,认为这又是一起“有悖于民意”的决策;而一个惯于通过知乎了解热点的用户,也很难不陷入“精英主义”的“牢笼”,对大批即将因为网约车新规而失业的外地低收入人群的难处“视而不见”。
事件简述:
2015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官博发文批评“现在歌词越来越‘水’”,其中援引了一张图片,图片上的歌词显示这是由著名古风圈歌手河图演唱,以剑三(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为主题的歌曲《依山观澜》。因此在微博和知乎上均引起了诸如古风爱好者、剑3玩家以及河图歌迷等一些熟知该歌曲的群众的争议。河图,著名古风音乐演唱者,在微博上拥有粉丝118万。
微博、知乎舆情概述:
微博评论留言摘取
微博评论留言摘取 知乎留言摘取总结:
可以看出,在微博热门留言中,网友们的意见几乎全部集中在“反对人民日报官微批判河图”上,对该歌呈极端维护性的、极其情绪化的发言。“不知道别bb”、“别以为你是人日我们就不敢日你”等不友善的言论频出,并获得千级点赞量。
而在知乎热门回答中可以明显看到很多用户明确指出这首歌“的确有堆砌的毛病”,部分用户则对网上舆论一边倒并呈现情绪化的现象做了深入剖析和反思,也有部分用户同微博评论中的用户一样,表达出维护该歌的态度,但用词较理性。
在这一事件中,知乎和微博再次呈现出了不同的舆论倾向,证明了知乎和微博作为两大“茧房丛”所呈现出的明显的回音室效应。
在个别事件中,知乎和微博呈现出不同的舆论声势,而在公众每日的议程设置中,知乎与微博也显现出了不同。为了了解知乎与微博在公众议程设置中的差别,笔者针对大小为240人的样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图9
可以看出,在微博上,娱乐圈、影视、段子、趣图更受欢迎,而知乎中,民生、国家、社会、思想、段子、趣图等内容更受欢迎。这一点从3月到4月的各大领域热门事件在微博与知乎中的受关注程度中也可见一斑:
图10
分析以上图表,就4月上旬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娱乐影视类),可以看出在微博中的关注度远高于知乎;与此同时,4·4叙利亚遭毒气袭击事件则呈现出相反的结果,即知乎用户的关注度要高于微博用户;此外,关于“如果有人侵犯你的男(女)朋友”和“最懒大学生两周不收裤子”这两个段子类的话题(均进入过热搜前五名的行列),惯用知乎的用户对其的关注度为0。通过调研可以大胆的假定:惯用微博作为信息获取平台的用户,会更偏重于关注于关注娱乐类、段子类信息,而惯用知乎作为信息获取平台的用户,更偏重于关注民生、社会、国家等严肃型信息。
在以“点击率”为主要参照指标的网络环境下,久而久之,这种“偏重”就体现在了知乎与微博中对议程优先程度的区分。以4月12日的知乎和微博的热门资讯一栏为例,众所周知,4月12日出现了两件比较重大的热点事件,分别为“美联航事件”与“白百何出轨事件”,从下图11可以看出,当日晚19:45,微博热搜排行第一的话题为#白百合离婚声明#,而与美联航有关的话题#美联航摔了我的吉他#排到了27名;知乎的热门资讯一栏排行第一、第二的信息则均为美联航事件相关话题,浏览量分别为2.5千与12千。由此可以证明,惯用知乎与惯用微博的用户对公共议程顺序的认知是不同的。
图11
筛选关注机制与协同过滤功能堪称web2.0“去中心化、开放,共享”等特点的缔造者,也是微博、知乎等以用户为核心的信息平台诞生的技术基础。这两种机制在我们的日常用网中有哪些体现呢?
所谓筛选关注机制,如上文所言,即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关注的内容和用户,摒弃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用户和思想。在微博和知乎中,我们常常可以自主选择关注的领域和人,就是这种机制的作用。协同过滤机制,有一个更耳熟能详的名字:“个性化推送”,即平台本身通过对用户浏览数据的采集为用户进行“个性化内容”的推送,助力用户提升“准确获取信息”的效率。比如我们常在知乎和微博中看到这样的信息:“你关注的XXX也关注了、赞同了XXX”、“你可能喜欢XXX”。
这两种技术是人对抗海量信息的必然选择。早在上世纪末,通过TCP/IP协议,互联网得以将麦克卢汉所构想的“地球村”部分变为现实,即在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整个世界仿佛回到了曾经的部落化时代,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村落”。在这样的村落中,信息自然得以无障碍(理论上)的共享,这就使互联网上的信息含量相比纸媒和电视时代呈几何倍的上升,而面对信息爆炸的现状,人的注意力无疑是不够用的,因此所谓“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的“个性化信息消费”观应运而生。这两种技术手段就是这种观念下的产物。
筛选关注机制与协同过滤功能成就了微博与知乎各自的茧房。在上一章“知乎与微博的差异性比对”的论述中,笔者分析了知乎与微博作为信息搜索平台拥有截然不同的风格,因而吸引了对信息有不同需求的用户,筛选关注机制使得有不同信息需求的用户被自己所善于接受的信息包裹,协同过滤机制再次加强了这种信息过滤的机制,从而使相似的意见被层层包裹在“密封”的茧房中,如同自己放大的回音。
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 克拉珀( Joseph Klapper)提出一个观点,即受众在吸纳信息时有三种不同的选择性心理特点, 即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它们关系到受众对信息接受的整个过程。
人的选择性注意是基于心理上的“预设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是由社会地位、学历、成长经历等种种的不同经历综合形成的。当我们采集信息时,就会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预设立场”,比如互联网中所谓“仇富”的舆论现象之所以产生,与现实社会中一部分经济不富裕的人基于自己的体验与价值观所产生的“预设立场”脱不开关系。
选择性理解是受众对信息进行合乎本人意愿的解释,他强调了受众在信息“解码”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的负面表现就是微博上的“断章取义”,以及知乎中对不认同的答案的“选择性忽略”。选择性记忆是指受众在完成接触和理解两个环节后,对自己所认同的信息印象深刻,对自己所不认同的信息则很快就忘记了。选择性记忆是回音室效应形成的关键一步。
人的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是一个逐步递进,范围逐步缩小的过程,尽管筛选关注机制和协同过滤功能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用户有选择性地挑选信息,符合人的选择性心理特点;但另一方面,微博和知乎上的“互粉”或单方面关注机制也桎梏了人选择性注意的范围,使相似的用户圈子化,使相似的价值体系和既定思维方式大量囤积,使个人的茧房形成群体的茧房丛,使我们坐在这一APP的“井口”,却把它想象成全世界。在这个基础上,人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等同于经过了技术和人本身的“双重过滤”。
(2)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当个人身处群体之中时往往会被多数人所持有的信息和观点所影响,从而趋同于与众人保持同样的认知或行为表现。微博与知乎其本质就是两个聚集了大量用户的群体平台,在微博中,正是这种“对多数人共有的信息”保持信服和关注的心态,使得同一个信息、或同一个观点得以在众人中疯狂的“转发”,营造出一种“这样想才是正确的”的舆论逼势,这样无疑使加入回音室的人越来越多,“回音室”中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响,其不良后果就是舆论暴力的产生和群体极化的形成。而知乎中,“优质回答”强大的说服效果也不得不说有“从众心理”的功劳——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认同的优质回答,也就是位居第一位的、点赞量最高的回答。而当我们将“点赞量高=优秀”时,我们很难不会被回答中的观点所影响乃至劝服。
据人民网舆情频道监测,在2016年上半年中,群体性事件频现成为网络舆情的一大特点。其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群体抱团现象呈多发趋势,如典型的网约车事件,京、沪网约车新政在微博上引发“一边倒”的不满情绪,其背后是实际上是大量的低学历、低收入的外地户口人群抱团;而通过对知乎上同一话题众多优质回答字里行间的解读可以看出,其背后是大量高学历、高收入的阶层在把握话语权。
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贫富差距巨大的现实。群体抱团现象,尤其是职业群体如警察、医生的利益代言现象呈现多发趋势,群体的非理性、情绪化可见一斑,在这样的现状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回音室效应之强是不言而喻的。
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讨论了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他指出在媒介上呈现出来的信息环境,并非是对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通过媒介对部分象征性事件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后所呈现出来的环境。而在回音室效应的影响下,信息环境这种“失真”的特质更加明显。
首先,在以微博和知乎为代表的UGC式的信息平台上,我们所认识的信息环境是经过协同过滤机制、筛选关注功能以及个人选择性心理阉割后的“茧房模式”;其次,我们所获取的公共信息是由“点击量”为参照指标的,也就是说,我们所了解的信息,只是某一个相对庞大的群体所希望了解的信息,而不一定是现实社会中真正具有讨论价值的信息。比方说白百何事件在微博上引发热议,而同一时期各省市的房市限购政策却“悄无声息”,但在现实社会中,究竟哪一个对生活影响更大呢?答案不言自明。
由于我们总是把与自己近似的观点拉进“茧房”内,而把异见者排除在外,这使得在放大的回音中我们会对自身的“正确性”更加确信,从而趋向于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一切,这无疑是一种病态的个人主义。所谓个人主义,指的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一种价值观,在这样的价值观引导下,人会更注重自我的感受与得失。
群体极化的明确定义是来自凯斯·桑斯坦的《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在这本书中他指出,在回音室效应的强大影响下,群体成员会向其原本就倾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为什么回音室效应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呢?首先,这是因为回音室效应具有封闭性。马克·赛奇曼尝曾举了个例子:“我们假定存在一部分人拥有同一个信念,比如说月亮是绿干酪做成的。在网络环境中,经过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他们会在同一个论坛相遇,并经过一段事件他们会彼此同化觉得任何人都持有这种观点”。此比喻较为形象地表现了网民在封闭性的“回音室”里面,误认为他所能听到的“回音”就是世界的全部,从而形成极端的群体共识。
其次,回音室效应在于它能在群体内部形成强而有力的意见声音,这样即使少数人拥有不同的意见也会出于孤立恐惧的本能而选择缄默,即“沉默的螺旋”现象。如此一来,无疑使某一种观点的回声越来越大,最终构建了某一行动的牢笼。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当个人处在群体中时,是情绪化、非理性的,就像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而无力主宰自己的行为。尽管勒庞的观点略显精英分子的偏激,但仍很形象地描述了群体抱团后的行为特点——情绪化、非理性,极端而偏激。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特点?
这是因为在网络群体极化中,群体往往由普通网民因某个热点事件而短暂、临时地集合起来,这样的群体成员往往本身就具备高于常人的热情;同时,没有了家庭、时空、地域的限制,他们仅仅基于相同的志趣走在一起,同质信息在彼此间流传频度相当大;不仅如此,由于在封闭的“网络”回音室里,信息在复制过程中还要受到再传播者的加工,这样原本的信息就会被受到具有极化倾向的再传播者的情感态度、价值倾向等的影响,在微博、知乎等网络信息平台上,“再传播者”的个数往往十分巨大,因此信息本身裹挟的情绪压力不可小觑,从而加剧了极化的群体中情绪化的特征,其表现就是当今网络环境下肆虐无度的“舆论暴力”行为。
群体极化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某种程度上,它割裂了人民间的和谐关系,加剧中国转型期间的阶层矛盾;同时,由于群体的盲目性,极化的群体很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对网络公共环境与社会公共治安有极大的威胁性。
搜狐CEO张朝阳曾说,一味的个性化,将导致内容的僵硬,因为人们对信息的索取是有一定倾向的。怎样理解这句话呢?笔者在调研人们关注的话题内容时,以240人为样本只做了一份问卷,问卷结果如图:
图12
图13
经由问卷研究,笔者大胆的假定:当代习惯上网获知信息的人,对于信息的喜好、偏向是大致相同的:大家都会被娱乐、段子等信息吸引,科技、养生等内容则较为小众。在这样的集体偏向的基础上,当前网络信息平台以“关注度”为主要指标的议程设置方式无疑放大了这种偏向——即容易受人关注的八卦、段子被推至首位,较为小众的科技养生等内容则“石沉大海”,即使在知乎中,也可以看到,娱乐内容尽管不像微博中那样受人关注,但仍有其一席之地,而当像“白百何出轨”这样的大型娱乐话题出现时,在知乎与微博中,其搜索量、关注度都位居前列——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在网上浏览信息时,娱乐、段子信息占最大比重,而这种失真的、有所偏向的议程设置无疑使众人在重复关注着同一类信息并将其界定为“热点”、“新闻”而对自身所处的束缚不自知。换言之,事实上,从大范围来看,我们获取的信息并没有绝对的“个性化”,而是被“同质化”了。
法兰克福学派曾经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认为在工业化流水线式的大众文化的培养下,大众会在整齐划一的文化产品中被同化,每一个体的个性特点以及创新力都因这种顺从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大众媒介所推崇的样板生活的模仿。
此外,如2.2小节所叙述的那样,由于相对于中国几亿级的人口基数,无论微博还是热搜或是其他的信息平台,其热门话题的关注量都是小之又小的。因此事实上我们所关注的所谓“热门”,实质上只是某一群更善用自媒体工具的群体所关注的信息,如粉丝、大学生等群体。换句话说,从社会层面而言,以知乎和微博为代表的信息平台,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回音室”,体量大、人数多的群体所造成的回音也愈大,以至于盖过了其他的声音。当大数量的网民被某一个群体的声音所“牵引”,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势必会分“派系”,现实与虚拟都一样。甚至可以说,互联网的自由度、个性度越高,信息的准入门槛越低,信息越海量,其回音室效果就会越强。这是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就像我们在现实中需要家庭、公司等组织来提供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在互联网中,我们同样需要广泛存在的“认同的声音”。当这种需求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认知习惯,当一些“个性化”的技术为这种“寻求认同的行为”提供史无前例的强力支持,“回音室效应”就变的不得不让人担忧,因此,本文以目前中国最为热门的信息平台——微博与热搜为例,证明了回应室效应的存在,并详述了其存在的原因,批判性地指出其对个人、群体和社会负面的影响。
回应室效应从微观的个人到宏观的社会有不同的表现。其一,在个人层面,正是信息茧房的形成,使得我们不断地积累同质的信息而隔离了异质的信息,从而形成了“回应室”;其二,在群体层面,由于茧房呈现出彼此相互联结,互有重叠的“茧房丛”的形态,因此信息流动更趋于封闭化和固定化”,这使得舆情事件中微博与知乎中存在着不同的舆论声势,换言之,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回音房。其三,在社会层面,回音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公共议程设置。
回音室效应的形成与猖獗与筛选关注机制与协同过滤功能在微博与知乎的应用不无关系,而这两种机制又是人对抗海量信息的必然选择,从这个角度看,无疑回音室效应的存在与发展是必然而不可抗拒的。此外,回音室效应是网民的选择性心理和从众心理的产物。而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贫富差距巨大成为现实,网络上群体事件频发,群体抱团多发的现状合乎逻辑,在这样群体分化的现实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回音室效应不言而喻。
信息茧房中的回音室效应对个人的现实认知是有影响的,封闭的信息环境下,个人主义的滋生令人担忧。
在群体层面,由于回音室本身的封闭与“沉默的螺旋”现象,群体极化的现象十分明显,又或者说,在任何一件产生群体极化和舆论暴力的事件中,回音室效应都“功不可没”。
此外,更须警惕的是,“daily us”的存在使得我们获取的信息并没有绝对的“个性化”,而是被“同质化”了,由于我们所关注的所谓“热门”具有明显的圈子化、阶层化的特点,所以以知乎和微博为代表的信息平台,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回音室”,体量大、人数多的群体所造成的回音也愈大,以至于盖过了其他的声音,使得大数量的网民被“牵着鼻子走”。
如何解决互联网新媒体中避无可避的回音室效应所带来的弊端呢?学者桑斯坦曾谏言“将‘我的日报’式信息获取方式变为‘人行道’式”,即使网络信息平台成为真正的公共领域,使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一窥彼此的生活。
愿景虽好,实践仍有难度。由于笔者的学术水平有所限制,在如何应对回音室效应这一方面,无法提出一个可行的、具体的方案。这些遗憾,希望能在日后的实践和学习中得到弥补。
致谢
感谢导师张玲玲老师在开题、论文写作框架制定中给予我的提点和帮助,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不规范的用词、格式及时提出建议,帮助我顺利完成论文。
感谢国内外各位研究者对新的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的关注,正是学者们这份“兼济天下”的赤子之心,才使得“回音室”效应逐步受到学界的研究乃至业界的重视,使得我可以站在前人们的肩膀上,完成我的论文。
参考文献
(1)书籍
[1]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竟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4]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学位论文
[6] 彭晓晓.信息时代下的认知茧房[D].浙江大学,2014.
[7] 杨慧.微博的“信息茧房”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期刊文章
[8]喻国明.“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J]. 领导科学,2016,(36):20.
[9]杨季钢.移动传播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J]. 新闻知识,2016,(12):44-46.
[10]邓倩.新媒体的“信息茧房”现象研究[J]. 视听,2016,(08):96-97.
[11]王秋旭.信息茧房效应下微博群体极化现象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07):177-178.
[12]辛文娟,赖涵.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研究——以微博网民讨论“浙江温岭杀医案”为例[J]. 情报杂志,2015,(02):47-52.
[13]刘礼彤.微博“信息茧房”与“意见领袖”探析[J]. 互联网天地,2014,(09):16-19.
[14]董芝.新媒体视域下网络群体极化的成因及对策[J]. 新闻大学,2014,(03):113-119.
[15]孙亮.信息时代下的“认知茧房”[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4):52.
附录
1. 在日常生活(不只是拉屎的时候!)中,你关注下列哪些方面的内容比较多? [多选题] [必答题]
□ 娱乐圈、影视 □ 段子、趣图 □ 民生、国家、社会、思想 □ 体育 □ 科技 □ 健康养生 □ 其他(写出你关注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 你更倾向于下列哪些内容才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或者说你更关注下列哪些话题? [多选题] [必答题]
□ 《人民的名义》 □ Ella地表最强孕妇 □ 习特会 □ 叙利亚遭毒气袭击 □ 辱母案背后的社会问题 □ 如果有人侵犯你男(女)朋友 □ 最懒大学生两周不收裤子 □ 夜猫子和基因突变有关 □ 喝酸奶舔酸奶盖 □ 世界睡眠日 □ 人类试拍首张黑洞照片 □ 新疆首次封王 □ 国足破韩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3. 生活中,你比较不关注或不熟悉哪方面内容? [多选题] [必答题]
□ 娱乐圈、影视 □ 段子、趣图 □ 民生、社会 □ 国家 □ 体育 □ 科技 □ 健康养生
4. 哪些是你比较不熟悉或不关注的话题? [多选题] [必答题]
□ 《人民的名义》 □ Ella地表最强孕妇 □ 习特会 □ 叙利亚遭毒气袭击 □ 辱母案背后的社会问题 □ 如果有人侵犯你男(女)朋友 □ 最懒大学生两周不收裤子 □ 夜猫子和基因突变有关 □ 喝酸奶舔酸奶盖 □ 人类试拍首张黑洞照片 □ 新疆首次封王 □ 国足破韩
5. 你所关注的话题一般来自什么渠道 [单选题] [必答题]
○ 微博热搜 ○ 新闻网站(包括今日头条、《人民日报》等) ○ 知乎 ○ 豆瓣 ○ 百度 ○ 其他(填写渠道)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