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中医实战思维第四
上面讲了胆囊的疾病,我们再来看看小肠的疾患,从上到下谈六腑,容易加深印象。
谈小肠的疾患时,我们先来看看小肠功能,可以概括为两点:
1、受盛化物;2、主泌别清浊
第一点:受盛化物:小肠主受盛化物是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受盛,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指的是变化、消化、化生之谓。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成的食糜,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二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
第二点主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浊即代谢产物。
小肠主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糜,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进行分别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的过程。其中分清,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包括饮料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进行吸收,再通过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心肺,输布全身,供给营养。而别浊,则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其二,是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诸病源候论•诸淋候》中写道“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溲便”。因为小肠在泌别清浊过程中,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
张景岳在《类经•脏象类》中写道:“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若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即可出现水谷混杂,便溏泄泻等。
因“小肠主液”,故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大便,而且也影响小便,表现为小便短少。所以泄泻初期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方法治疗。
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即消化吸收过程,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食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清(即精微含津液)和浊(即糟粕,含废液)两部分,前者赖脾之转输而被吸收,后者下降入大肠。
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在脏象学说中,往往把它归属于脾胃纳运的范畴内。脾胃纳运功能,实际上包括了现代消化生理学的全部内容,以及营养生理学的部分内容。故曰:“人纳水谷,脾化精微之气以上升,小肠化糟粕传于大肠而下降”(《医原》)。所谓“脾化精微之气以上升”,实即小肠消化吸收的功能。所以,小肠消化吸收不良之候,属脾失健运范畴之内,多从脾胃论治。
临床中,凡小肠功能吸收较差的患者,多出现身体消瘦,面色黄白,饮食稍稍不注意即出现腹痛腹泻,历代医家的治疗大多认为患者脾胃虚弱,从调理脾胃入手进行调治。其实不然,小肠之功能但从脾胃入手,往往收效不佳!
胃的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小肠的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脾的功能是主运化。小肠功能体现在在胃与脾之间,没有小肠受盛化物,则胃中之食糜无以下传,没有小肠的泌别清浊,则脾之所运无物可以体现,小肠就好像一个桥梁,沟通胃与脾的桥!
胃腐熟水谷之热来源于心,心寒则胃之腐熟功能减弱,心热则胃之腐熟功能增强;脾之运化功能依附于肾,肾阳虚则脾阳虚,运化功能减退,肾阳不虚,则脾之功能健全。
因此小肠之功能体现在胃与脾之中,实则体现在心与肾之中也!调理心肾才能调理脾胃,调理心肾也就能调理小肠!
现代医学对肝、心、脾、肺、肾五脏均有研究,对胆、大肠、胃、膀胱也均有研究,并均有可以测定之仪器。但针对小肠和三焦则无确定之仪器,三焦因其实质的争议尚可理解,但小肠这一重要的脏器因无特定仪器检查,这样盛行的西医治疗方案针对小肠病研究少之又少,导致很多疾病没能及时检查而导致误诊。
或许有人说,可以做小肠镜检查,的确可以。但因此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困难,在全国能做此检查的医院寥寥无几,小肠之病果真无足轻重乎?
《脉经》中写道: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小肠有热,小便赤黄。左寸浮取无脉,为之阳绝,即无小肠脉,小肠有疝瘕,借用现代医学来说,是小肠内有息肉,小肠外壁有淋巴结肿大。患者表现为苦脐痹,也就是患者肚脐周围疼痛,这种病例在临床上很容易碰到,西医没法每个患者都进行小肠镜检查,只能通过做B超观察,发现小肠外肠系膜上淋巴结肿大,最后采取抗生素治疗。其实这些病例在《脉经》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样的病人小肠有寒,小肠经不通,除了脐周作痛外,有的患者表现为背痛,为啥?看看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途经就知道了。
左寸浮取脉实,为之小肠实,小肠有热,小便黄。这样的脉象非常常见,患者除了小便黄、脐周痛,还表现为心烦、失眠、多梦。为啥?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热则心火亢盛,自然出现心烦失眠了。
小肠的疾病,调理脾胃并非是关键,小肠有寒者,温肾健脾则肠寒可除;小肠有热者,清心泻火,通利小便则肠热可除,寒热平衡,则小肠功能自健也!
温肾健脾可以采用理中汤,清心泻火可以运用导赤散,所以小肠的疾患用此两方作为
基础方,随证加减,未有不愈者。
小儿经常出现脐周疼痛,在排除虫邪作祟的前提下,一般都是小肠受寒所致,外用可以采用丁桂儿脐贴、或者白胡椒粉贴肚脐、或者艾灸神阙穴,均可以起到很快效果。内服可以服用理中汤,如果汤药无法下咽,可以服用理中丸,如果丸药也不吃,可以采用小茴香5—10克煎水内服;如果小茴香也不愿意喝,可以采用艾叶100克,煎水后泡脚,以微微出汗即可......
上述所有这些治疗方法,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目的——散小肠之寒邪。方法虽多,但目的一致!正如前面我所说的:理为第一,术则千万!
临床中有一些患儿,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垃圾食品,形成小肠上半部分及胃中热邪偏重,这样患儿就会心情烦躁,喜食冷饮。长期寒热交替的吃喝,最终形成小肠上半截有热,下半截有寒,形成疳积。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吸收出现障碍,患儿以腹泻或便秘、呕吐、
腹胀、消瘦为主要症状。大多医家认为是脾胃受损所致。胃受损则不饥,不欲食,但疳积患儿有明显饥饿感!脾受损则食不知味,但此类患儿对香、辣、酸、甜等刺激性食物非常偏爱!其实真正原因还是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功能出现障碍,调理小肠的功能是治疗疳积的关键。
清小肠之积热少不了连翘、胡黄连;消小肠之寒少不了肉豆蔻;除寒热之积是治疗之关键,其余随证治之,食滞用三仙、气虚则补气、阴虚则养阴、血虚则养血......能把握这其中之关键,自然无难治之疳积了!小肠之病治疗不难,但想到是小肠之病则难!
临床上因小肠疾患出现的并发症,很难想到是小肠的问题,举个例子。关于肩背部疼痛的分析及治疗:现在肩背部疼痛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人,理疗、针灸、贴膏药、按摩等诸多方法,很难彻底治好,稍不注意,又发作了!如果你遇到此类患者,或者你自己也患有此类疾患,不妨听听下面的分析。“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这是中医对于痛证的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准确的描述。肩周炎其实与这两句话有很深刻的关系。
现代人大多喜欢贪凉饮冷,时间长后,容易形成肠道寒湿偏重。中医对寒邪特性的描述是“寒性收引”,肠道寒邪过重,可以导致血管、经络收缩,影响气血的运行。而手太阳小肠经正好从肩周经过,小肠经在肩背部绕一圈再上头,小肠寒湿过重,直接导致这条经脉的不畅通(此为内因),如果肩背部再受风寒袭击(此为外因),就会经进一步加重,导致这条经脉的不通,肩背部就会出现疼痛。这只是初期,患者肩关节虽然疼痛,但能活动自如;如果病情迁延,局部长期经脉不畅,会导致肌肉粘连,最终形成肩周炎(肩凝证),关节活动就会受限......对于肩背部疼痛的认识,局部的疼痛只是表象,内在的经络气血不足、寒邪偏重、经络不通畅才是关键。临证时如果认识到了这个疾病与小肠有关,治疗就好办了。
首先,从饮食上避免贪凉饮冷,多吃温性的食物。已发病的患者,可以用艾叶8克、生姜30克煎水后,加红糖适量内服,服用一周左右,将肠道寒湿除掉。
其次,可以在第五掌骨尺侧与背侧相交部位,寻找压痛点,进行按摩和揉捏,可以起到疏通手太阳小肠经脉的作用,一般揉、按、捏半小时,肩背部疼痛就会明显好转。
第三,如果已经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时,要加强锻炼,将粘连的肌肉拉开,才是彻底治愈前提。
另外肠道寒湿重的人群,睡觉时一定要注意肩背部的保暖,如果不小心受凉,引起肩周、肩背部疼痛,及时按照上面的方法按摩,服用一剂麻黄汤或者服用2片APC(胃病患者不宜)发发汗,散散经络中的寒邪,就可以及时治愈了!
文章转载自:明灯医学官网,古医学实践人! (公众号 明灯医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