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偶感:新时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三大"语文"能力

2019-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临泽四中领读者赵友

    每次听课,授课老师总会予我万千遐想和体悟,不论讲得精彩与否,我都会从心感谢他们,并与其畅谈课堂得失。前日,听了一节语文和一节数学课,倍受启发,遂记之。

    新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社会每一个家庭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百宝箱”“万金油”,且不断深刻地影响着家长和学生的“三观”颜值和精神长相。由于“万里江山一片红”的信息技术的强势渗透,让现阶段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知识需求远远高于或大于“00后”学生,乃至已露挑剔眼神。这对于下半身已入新时代、上半身仍在“旧社会”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无疑是对个人能力、智力、表演力和组织力的极大考量。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担当塑造灵魂重任的全体教师必须具备演说演讲能力、文学创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能HOLD得住学生、嬴得了课堂,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苦练演说演讲能力,有激情有口才,“眉飞色舞”玩转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文学大师经典作品、透析名篇要义精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使命,更是语文教师的主责主业。怎样才能讲好、讲深、讲透,讲得生动传神、引人入胜,讲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以文化人效果,这需要语文教师具备读懂读透文本的学识、口若悬河的思维、巧舌如簧的口才和抑扬顿挫、诙谐幽默、悦耳动听的表达。而练就这一演说家般的能力,先天的秉赋资质固然很重要,但更多的是走上“三尺讲台”后的用心努力,这将会决定你是浪费自个儿的天赋呢,还是在不懈努力下把天资从“1”变成“1O”。如果选择了后者,你只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必须认真备写每一份教案,不应付不抄袭,做到构思巧妙、环环相扣、知识全面深刻、设疑精当。认真润色每一句“台词”,少废话切重点,做到用语准确精当、辞采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这样上课讲解才能娓娓道来又能高潮不断,“双基”落地亦可气氛热烈,教师也才能眉飞色舞地把课堂讲成学生爱听、同行敬仰的大师讲堂。但每天坚持备写一份优秀教案、每天坚持上一堂优质课并不易,在教坛上独成一“家”、独树一“帜”更是难事,这需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仍坚劲”的问道精神和毅力,方可“晴空一鹤排云上”。

    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勤练文学创作能力,会写会改会教,引领学生“沐浴书香”。进入新时代,随着高考制度的深度变革,“得语文者得天下”成为业界热点,只读《读者》《四大名著》显然已经不能应对考试,不会写、写不好或读书少、不读书,将会成为学生最大的“成长的烦恼”。面对悄悄而来、泥石流般涌动的改革大潮,中小学教师能力恐慌也日显凸显,不学习、学得少,不会写、写不好也已经成为教师心中不得不除的块垒和“浓疮”。但不少教师虽知能力有短板,却依然得过且过、涛声依旧,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字:"逼"。通过搭平台、激热情、压担子,“逼”他们多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书中找寻最美的自己,从书中聆听名家的指点,以博学沉淀魅力,争做师生的“领读者”。“逼”他们或以简书或美篇或博客形式,用随笔形式记录“三尺讲台”上的点点滴滴、书写工作生活中的风雨冷暖,从而深层次掌握写作技巧、总结写作经验,用切身体验指导学生解决“难开头、无话说”的作文困惑,用自己写作的“一池活水”指导学生掌握“怎么写、写什么,素材从何来”等写作要领。通过创办文学社、校报校刑,师生共同创作,让学生在教师带动下“我手写我心”,激发培养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不断提升语文素养,为学生未来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第三、新时代语文教师必须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能力,勤学会用善教,让课堂教学彻底“脱贫”。新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己成课堂常态,不懂或不熟用信息技术,等于放弃了有效教学。语文教师不但要会用“畅言通”、希沃白板等教学软件,而且要熟用常用,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种手段,简捷、有效地突破重难点。但现实中往往存在把“触控一体机”、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当“小题板、小图板”使用的无知现象,特别是部分年龄略大的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刷新知识储备的意识,惯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用具,让课堂表现力苍白而贫脊。怎么办,两个字“考核”。无数进步的、成功的案例无不表明:抓住了“命脉”,就找到了关键,教师的“命脉”就是“评比、评等、评优”,只要常态化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评比,就能激发教师“深学真用”的积极性,也就抓住了推动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整合的“牛鼻子”。为此,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与俱进地“学”、创新创造地“教”,才能给学生持续注入知识“活水”。

    总之,要想当好一名语文教师,特别是想要争做一名“名优特”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冬练三秋,夏练三伏”的意志和耐力,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再实践、再总结”的“线性”打磨历程,方能具备过硬的“语文”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