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2024-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惑惑来了

这是一篇新2024年新课标2卷的高考作文范文,来自网络。

山西考生考的就是新2卷,作文题目是: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教师的下水文不少,我觉得佳作不多,或者有空谈之嫌,或者有模式之困,或者艰涩拗口……这一篇不知是何人所作,我觉得比较有特色。首先是标题,脱开了伪对偶的句式,比如“上进与知止齐飞,守正共成长一色”之类,初看很新颖别致,用滥了则令人生厌。本文以“白昼”与“夜色”来比喻已知和未知领域,既扣住了标题,也挺有新意。内容上呢,举例论证有新意而且接地气,很有思辨的意识;形式上也没有刻意构建三段分论点的格式,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我认为不失为一篇佳作。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长久以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直到“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掀开了月背的深深夜色,打开了人类太空之旅的新篇章。深深夜色意味着孤独和未知,也意味着机遇。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人类文明进步,都应该勇敢地直面夜色,探索未知之境。

未知之境是一棵树,为了长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它把根须深深扎入黑暗之地;未知之境是庄严宏伟的冰山在海里移动时,深深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未知之境是我们踽踽独行,感觉走到路的尽头时的深深绝望和无尽孤独。当一个人不知道脚下的路会把他引向何方的时候,它能够抵达的已经比任何时候都要远了。

大部分人都安于熟悉,喜欢让一切维持在已知的状态,任何一种未知的境地都会令其不安。航天员登月时,会选择月球固定朝向月球的一面为着陆点,而不考虑未知的背面是否更适合登录。每当进入一所新学校,会本能地选择老同学为同桌,而不会选择陌生人;每天上下班,习惯于走同一条路,而不会另辟蹊径……我们没想过的是,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使我们的人生保留着进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白知晓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趣。

我们之所以不喜欢未知,是因为未知之境意味着凶险。余秋雨在《中国文脉》里写道:“人类最勇敢的脚步,往往毫无路标可寻;人类最悲壮的脚步,则以白骨为路标。”《庆余年》里,庆帝修炼无名功诀,一度经脉尽碎,全身瘫痪,看不见,听不见,动不得,完全处于黑暗境地。在这样的未知之境里,庆帝忍受住了蚀骨削肉的凶险,一点一滴重新聚拢真气,最终抵达武道的巅峰,实现了由“霸道”到“王道”的迁越。未知之境固然凶险,但同样伴随着机遇,而这份机遇被庆帝抓住了。

我们之所以不喜欢未知,还因为未知之境意味着孤独。然孤独是拥有卓越精神之人的命运,要真正体验生命,就必须站在孤独之上。“探界者”钟扬援藏16年,跋涉50多万公里,深入未知之境寻找未知的种子,他虽然倒下了,却攀越了生命的高峰;长安花红,雁门沙黄,明妃为了民族国家大义,孑然一身远赴域外的未知之境,她的背影是漠北最美丽的剪影;苏武陷于未知的苦寒之地20余载,噬雪吞毡,坚决不降时,他那坚定的目光如探照灯照亮了黑暗的未知之境:真正伟大之人,就像孤独的雄鹰一样,必定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未知的高处。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且将空虚从手臂间扔向我们所呼吸的空间,也许鸟群会以更诚挚的飞翔感觉到扩展开来的空气。

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通向未知之境,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