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观察:究竟是什么东西,爱在半夜打鸣
半夜这个时间段,是大多数劳动者,老百姓休息的时间,白天工作,晚上歇歇身子,放松放松,睡觉睡得好,一来是对身体和精神的恢复有帮助,二来也是为了第二天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半夜打鸣这个说法,我以前听过不少,有些是很玄奇的,但也有些则是笑话改编,说是以前有个不实在的家伙,觉得那些老实干活的人不够勤快,所以就装着某种能打鸣的动物,半夜里就在那催着干活的人上工,
给他多干,让他多赚。
那为什么是笑话呢,因为大家很快发现那个实在的家伙就是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大家哈哈一笑,那不实在的家伙灰溜溜的跑了,人们一听,一想,便也跟着会心一笑。
当然,若是这东西不是笑话,那么便有点令人深思的东西了,因为如果这不是笑话,那么大家就笑不出来,而那不实在的家伙不仅不会跑,
反而,笑的人还有可能是他。
工作之后,我确实遇到过很多次半夜打鸣,而打鸣这东西叫手机。
手机的功能里,打鸣是最让人“害怕”的,尤其是晚上,晚上手机打鸣,那就意味着有事情要做,而且一般这时候打鸣大多还是那种着急忙慌的工作,
手机一打鸣,我浑身就跟触了电似的一哆嗦,然后慌不迭地赶紧处理“打鸣相关事宜”,处理完了,有了该有的交待,这鸣就不打了,我才能安心休息。
所以说半夜打鸣这件事,属于其实不吓人,但真打了,还是会让人心里一惊,而这种惊的时间长了,就会从惊,变成了烦。
但这样的关系,并不会因为我的烦而改变什么,打鸣的还是会打鸣,我是惊还是烦,都不妨碍要处理的事情,要解决的麻烦。
听多了打鸣,人就会变得麻木,以前听了打鸣,会觉得要发生什么要紧的事情,现在听了打鸣,只是觉得烦心,觉得恶心。
后来我发现,这一前一后的变化,似乎并不仅仅是心态上的改变。
这有点类似什么呢?相信朋友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前两次喊孩子喊狼来了,大人们纷纷赶忙来解决狼的问题,第三次狼真的来了,大人们不相信了,于是乎狼便得逞了。
最倒霉的是谁?喊狼来了的孩子。
孩子不懂事,他也学着搞那些“半夜打鸣”的事情,一开始有人信,有人急,后来就没人信了,那么再着急的事情也会“变得不着急”,
只不过,现实比故事更曲折,现实里说谎的可不会是孩子,
而半夜打鸣这个事,也比狼来了要复杂的多。
喊狼来了的孩子,他的目的说白了就是好玩,家里也没有告诉孩子说谎的后果是什么,孩子只是知道,他只要说狼来了,那大人就会着急,就会赶紧来帮忙,可当大人们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之后,真正损失的是孩子。
换句话说,如果第三次狼没有来,孩子再喊狼来了,大人们也不会来帮忙,喊了几次也不会有人来,这就导致了这个说谎的孩子,迟早会因为他的谎言而命丧黄泉。
那半夜打鸣,可比这个严重多了。
半夜打鸣,在最初的时候会给人一种很紧迫的感觉,但是当人们发现,这种半夜里叫人干活的举动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完全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去干,没必要用自己休息的时间去干“某些人认为很重要但其实不重要的事情,”
亦或是人们发现,在半夜给人干这种事情,自己得不到补偿,在工作之外的时间里干所谓“分内的事情”,心里就会感觉不舒服,不爽,
有些人会忍,但也有些人不会忍,不忍的人,就会离开这种被半夜打鸣骚扰的地方,而忍下来的人,也会掌握了应对半夜打鸣的办法,他打他的鸣,我睡我的觉,亦或是有其他更为精妙的应对之举。
此时的半夜打鸣,从紧急事件,成了一种对抗模式。
那为什么我说这比狼来了要严重呢?因为现实之中,人们重视的东西一旦变成了人们必须要去轻视甚至是被忽视的东西之后,那原本真正重要的东西就会变成一文不值的代表,这种变化最先影响的便是心态,
而对于心态的影响,是从脑袋走到了口袋,最后形成了心态:
一传十十传百,潜规则成了真笑柄,
半夜鸣不止,不见“着急人”。
谁急?
谁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