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看读书
2018-12-03 本文已影响157人
政坤奶奶
怎么打开和那三个孩子的“问答互动”的学习模式?我提了四个问题:总结入学以来学到的数学知识?谈谈你对数学的感觉?人为什么要学习?人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要求分别在周日周三分别回答,怎么想的怎么说。
P.H.K准备的很用心。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写满了一页纸,上传了很清晰的视频。视频中妈妈举着他写好的纸,配着他的讲解。出镜的妈妈很美。我点赞妈妈的美丽时,语音里传来了他的骄傲:我妈妈本来就美。
P.H.K读外国人办的学校,不知他的英文名是什么意思。
三人中唯一的女孩在上网课。利用网课休息的时间回答了问题,简洁明白。
Z.K是这孩子。他看人家有英文名,就选了自己名字的拼音缩写,貌似有文化。小孩子的心性就这么直接。
那俩孩在回答问题时他还在写作业。我在与那俩孩互动。
该我答了吧?他边问边走向床边,他的手机在充电。只见他打开语音,很流利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没见他特意准备。在回答中他很贴切地用了“分类”的思想,把学过的数学知识装了筐,听起来整齐不乱。
在回答人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时,他平时的阅读积累显示出了功底。历史书读的多,人生的故事就多。他把人依然分成了两类:平凡的人和圣贤的人。他结合刚学的课文周恩来小时候的抱负,直接引用了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名言,说出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他的回答使我有点意外。我没想到他的思想有了些厚度,他的眼界有了些宽度。在点评时我毫不避嫌的表扬了他。
表扬他的阅读。强调了潜移默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