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自卑成就自我—阿德勒
童年生活
童年经历,自卑,立志学医。
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说到维也纳就会想到金色大厅,对,就是那个地方。犹太谷商家庭,家庭富裕,衣食无忧。一说到犹太人会想到爱因斯坦,智商高啊!
聪明的爱因斯坦言归正传,家中有六个孩子,他排行老三,他的哥哥Sigmund是个典型的模范儿童。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幼年多病,有两次被车撞的经历,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在父亲支持鼓励下,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
因为孩子孩子中排行比较小,哥哥优秀,小孩子玩耍一般不会找体弱多病的,没人带他玩,兄弟姐妹能胜任的事情,他不可以。以及幼年多病经历,复杂多变的磨难让他非常自卑,(别人的自卑感来自社会环境,他的自卑来自自身以及家庭环境内部,所以会放大,毕竟家是最后的港湾),同时立志学医。
被孤立的小孩求学历程
1895 年,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初为一名眼科医师,他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后转向精神病学,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
1896年的4月到9月,他应征服役,在奥地利军队的一所医院工作。
1897年到1898年,他又回到维也纳大学深造。其间,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Raissa Timofeivna Epstein)结婚。他们生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其中亚历山德拉(Alexandra)和库尔特(Kurt)后来成为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
1899年,在维也纳开设诊所。与S·弗洛伊德在同一个城市里行医,结识后者并成为好友。不久,他又和威廉·斯特克尔一起《心理分析汇编》的编辑工作。
1902年,拜读了佛洛伊德的《释梦》一书后,撰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辩护。(《梦的解析》1900年出版后,并没得到广泛的接受,当时的人对佛洛伊德的说法持负面态度。那么阿德勒的力挺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让弗洛伊德对他产生好感。)参加弗洛伊德周三讨论会,是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
1908年,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心理分析会议期间,阿德勒发表了关于“好斗的冲动”的报告。
1910年,阿德勒成为“周三精神分析学会”(弗洛伊德创立)的第一任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的主编,可见阿德勒学术水平高超以及佛洛伊德对阿德勒的重视。
1911 年,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分道扬镳。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
1912 年,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改称个体心理学会,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
1914 年,他创办学派理论刊物《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开始把理论应用于儿童的培养和教育。
1920 年后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系统中组织儿童指导临床活动,成立儿童指导中心,取得很大成功。
1922 年至 1930 年期间,他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
1926 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
1932 年,他到长岛医学院任美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个讲座。
1934 年,定居纽约。
1937 年,赴苏格兰亚伯丁做讲演旅行中,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发而病逝。
主要观点
摆脱自卑,追求卓越
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出生顺序
摆脱自卑,追求卓越
阿德勒反对佛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认为摆脱自卑,寻求优越才是人生动力。
关于自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卑的感觉,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人外有人。加之在强大的外部环境,自然,舆论导向,强权等,人会显得弱小,强烈的反差会滋生自卑感,身体状态欠佳或者有不足缺陷的人较之健全的人更无法与强大的外部因素抗衡,自卑感会放大,感受性更明显。
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它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身残志坚)
现在的人就是“人丑就要多读书”,用学识修养来补偿形象的不足。
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他不断的驱使你去克服它,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自卑感也是好事,当面对一些事情有无力感时,就会努力达到去有掌控事情的能力。
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出生后的头几年,对人成年后的人格形成绝对重要。(与佛洛伊德一致)
两类父母行为肯定会导致儿童的人格问题:
溺爱:没有应付生活问题的能力
溺爱忽视: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忽视出生顺序
阿德勒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影响人格的心理学家
第一个孩子容易被溺爱,但随着第二个孩子出生,自卑感变得强烈,待遇会变差,注意资源有限原理(卡尼曼(Kahneman)于1973年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较多的出现问题儿童,中间儿童发展比较积极,末尾出生儿童也容易出问题。
出生顺序对孩子影响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05月第1版:200
[2] 叶浩生.21世纪高校心理学教材 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8月第1版:301
[3] 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09月第1版:367
[4]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320
[5] 许燕.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1日第1版
[6]中国慕课网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版本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