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体验循环(7.27)

2022-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心语花香
一阴一阳之谓道

体验循环阶段划分

      格式塔心理咨询理解觉察流的一种习惯方式是将之比喻为体验循环。皮尔斯最早将体验循环概念化为自体本身的活动,认为一个体验循环经历了接触前、接触中、充分接触和接触后四个阶段。随后,彼特.鲁斯卡.克拉克森提出了感觉、评估、计划、行动、接触、满足和消退七阶段体验循环模式。菲尔.乔伊斯与夏洛特。西尔斯又将七阶段体验循环模式细化为知觉、识别、动员、行动、接触、吸收、撤回和休息八个阶段。

      体验循环既可以反映较小的微观循环,也可以反应较大的宏观循环。较小的微观循环示例:一个人感觉嗓子有点干,这个知觉被他感受到,然后很快被他识别到自己是口渴了,需要补充水分,开始进行准备。他是在会谈中还是在工作之中,水在哪里?它需要采取何种计划满足需求,进行评估动员;评估完后,他站起来倒了一杯水,这便是他采取的行动。当他喝下这杯水后,他的嗓子和水分充分接触,喝完水后,他的嗓子被水浸润,开始吸收,满足的感觉浮现,然后这个满足的感觉慢慢消退,能量慢慢撤回,他开始休息。之后,当下一个需求呈现时,他进入下一个体验循环。实际上,整个过程是一个连续谱式的过程,并不是阶段性的断点接续过程。

      较大的宏观循环示例: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若有机体需求的结果能通过自然过程达成,则有机体可以用创意与满足的方式顺畅的完成或大或小的循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阻断,就会发生需求未被满足的情况,有些会形成有机体成长中的未完成事件,产生固着的格式塔。

      有机体在现实中往往不仅有一个需求需要自然的完形,有时候会有几个需求或同时或重叠或次第发生,后一个需求会打断前一个需求的满足进程。因此,当个体产生需求时,有机体需要根据当时的场,充分考虑需求的价值、强度、个体所处场中的资源等几个维度,从而决定优先考虑哪个需求。

      有机体还可以通过理解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来更充分的理解、体验循环的过程。在知觉阶段,个体的某个需求逐渐从弥散的背景中凸显,慢慢形成一个当下的图形,该需求被个体识别后,迅速或逐渐变成当下的注意焦点,个体对需求的反应就越来越迫切而清晰,图形逐渐成形,在动员阶段,图形开始逐渐从背景中凝聚得越来越清晰,图形和背景连接的界限越来越清晰,背景慢慢变得模糊,从而被忽略。在行动阶段,个体开始进入图形中,此时背景不会被关注,图形成为当下的焦点。在接触阶段,个体完全沉浸在当下的图形中,背景已经完全被忽略,个体在瞬间完全的参与他所创造或发现的图形,随后进入吸收阶段,个体形成满足感。当满足感慢慢消退(即撤回阶段)时,图形便不再是焦点,而且逐渐模糊,背景中的其他部分与图形的界限变得不再清晰。在充分的休息阶段,被满足的需求开始隐藏在背景中。这个阶段,没有图形个体进入一种‘无为的虚空’状态,为下一个图形的形成做好准备。此后,或者形成一个新的图形,或者因被刚刚的急切需求阻断的一个循环图形又在背景中显现,成为新的待满足需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情境压力或其他原因,原来隐藏在背景中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无法通过良好的接触完成一个图像成形的过程,就会形成一个未被满足的残缺图形,隐藏在有机体的背景中,作为一个未完成事件固着下来。

体验循环模式下的评估

      格式塔心理咨询认为,个体基本上是健全的,并且随时都处于努力获得平衡、健康与成长的状态。因此,格式塔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问题,给定的不是名词性标注,而是动词性描述。例如,你经常强迫性地想着……而不是“你是一个强迫思考的人”。因此在诊断评估方面,格式塔心理咨询与其他流派的主要差异在于,它聚焦于当下的动态过程,而非给出长期、持续、固定的特征贴标签。约瑟夫.梅尔尼克和索尼亚.马奇.内维斯提醒我们,不论一个人如何定义诊断,重要的是要记住:诊断只是一个改变的工具。它的目的不是贴个局限性的标签或者不可疗愈的标签,从而加重来访者或心理咨询师的负担,而是要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成长及健康。

      心理咨询师利用体验循环可以更好的理解来访者。下面是一些可能存在的情形,

.在知觉之前发生阻断的来访者往往无法感知自己的身体感觉或内心感受。在来访者讲述的过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询问来访者身体感觉或感受,来访者是无法描述的。

      在知觉识别之间发生阻断的来访者往往无法清晰的觉察自己的需求和身体感觉之间的区别。例如,有的来访者在描述一件让人非常委屈的事情时,他感觉自己饿了,而不是感到自己情感上的需求。

识别动员之间发生阻断的来访者,往往知道自己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什么,却体会到另一种感觉。例如,有的来访者失去了亲人,他在知道这引起了自己的悲伤,可是来访者却只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像捆住了一样,无能为力。

动员行动之间发生阻断的来访者,往往无法进入一段深入的关系中。例如,有的来访者会不断的制定计划,却没有一个计划得以执行。

行动接触之间发生阻断的来访者,往往无法进入一段深入的关系中。例如,有的来访者会同时推进许多事情,却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或者会不断的谈恋爱,却没有一段良好的关系。

接触吸收之间发生阻断的来访者,往往会永远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无法体会满足感。例如,一个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总想着可以做得更好,却无法顺利的完成任务,或者在完成后始终自责自己没有做得更好。

吸收撤回之间发生阻断的来访者,往往会有过度依赖的表现。例如,一位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会谈结束后,每次都不愿意离开,分离对他来说是件异常困难的事。

撤回休息之间发生阻断的来访者,往往不能停下来体会闲暇时光。例如,一位来访者事业很成功,却总是被家人埋怨他不停的工作,而忽略了家庭。他自己的感觉却是一旦停下来,就会产生很多担心。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来访者当下的互动,体会来访者的模式中体验循环在哪个阶段发生了阻断,理解来访者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而通过创造性的实验,修通阻断,形成新的体验。来访者通过将心理咨询中的新体验,迁移至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打破自己固着的格式塔,创造并形成新的格式塔。

开始新的接触:感知

    怎样开始新的接触呢?来访者来到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就像一种新的接触,格式塔取向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双方感知到彼此的存在。心理咨询师会通过描述让双方尽快的感知到彼此的存在:“我看到今天的太阳很毒,你大老远的跑到心理咨询室来满头大汗,你是否愿意告诉我,你此时此刻的感受是什么?你大老远的来到这里,是遇到什么困扰呢?”在这种邀请、开放、包容的状态下,心理咨询师开始了与来访者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的表现表达一定会引起心理咨询师内在的感觉和感受,心理咨询师会把自己的感受和感觉直接、直观的反馈给来访者。

      一位来访者开口就着急的告诉心理咨询师:“我病了,我得了很重的病,我的家人,我的医生,他们都不相信我,他们都认为我是神经病。你觉得我得没得病?”来访者非常着急,非常苦恼。他特别希望心理咨询师告诉他,他得病了。心理咨询师特别想和来访者有个接触,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不断尝试引发来访者的思考,但看起来很难。此时,心理咨询师就回到体验循环最初始的阶段——感知阶段。心理咨询师说:“你不断的向我诉说你得病了,你的语速特别快,表达也特别流畅,声音特别高,我能感受到你特别着急。此时此刻,我听了你说的这些话,我心里有一点发慌,我不知道你这番话在向别人表达的过程中,其他人的感受是什么。此时此刻,我也有一些无力和无奈,因为我想和你一起探讨,发现一些内容,但我发现你并没有待在这个感觉和感受里,你并没有看到我的这种状态,所以我此时很无力,我不知道该怎么做。”通常,来访者找到心理咨询师的时候,都会觉得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有力量、有正能量的人,能够为自己赋能。而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在来访者面前进行了自我开放,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力感。当心理咨询师能够真实的自我开放时,来访者也会做到自我开放,他就会和心理咨询师回到当下。如果心理咨询师在开放自己的感知觉时,启动觉察循环最基础的部分,就会发现来访者变了。来访者马上说:“听你这么说,我心里还有点儿不舒服,好像我做错了什么,好像我有点儿着急了。现在我愿意慢下来,听听你想告诉我些什么,你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吗?”心理咨询师说:“我对你很好奇,你是否愿意告诉我些什么?”接下来,他们便开始了正常的对话,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接触的过程。心理咨询师通过对感知觉体验循环最基本层次的开放,引发了咨访间的对话。

开始新的接触:识别

      经历感知接触的第一阶段后,就需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识别阶段。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要识别来访者的内在需要、想表达的内容及语言、身体、行为、背后的意义等,才能跟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接触。如果心理咨询师让来访者内心的需要得到满足,以来访者的需要为中心,就会发现咨访接触的困难在一点点减少。心理咨询师试着不断的澄清来访者到底想表达什么,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一位来访者表达自己现在非常痛苦,父母得了重病,但是自己目前没有办法去看望他们,因为在来访者小时候,父母没有好好养育他,现在他只要进医院就会身体发抖。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讲了很多,他说他特别想原谅父母,也知道应该尽孝道,但就是做不到,感觉特别无力。心理咨询师不断识别来访者的需要,后来当来访者说“他们为什么不养育我,生了我为什么不养育我”这句话时,他痛哭流涕。来访者真正的需要,是表达内心中对父母的愤怒,而这种愤怒是积压在来访者内心中的非常重要的情绪。当他将愤怒表达出来时,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很多时候,心里咨询师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在接触之前,在跟来访者互动的过程中,识别来访者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同时,心理咨询师也要帮助来访者卸下防御,卸下阻抗,让来访者呈现真实的自己,表达自己最真实的需要。这也是格式塔取向心理咨询师的一项基本功。

开始新的接触:赋能、行动

      在心理咨询师识别到来访者的需要后,此时的体验循环是为来访者赋能,即激活来访者的能量,让来访者做一些计划。在这个阶段,很多来访者固着到某些部分。在格式塔体验循环中,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你固着到了哪个部分呢?很多心理咨询师每年都会做很多计划,但实际上什么都没做,可能还会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说自己是拖延症,当人们感觉自己有拖延现象时。或者不断的在给自己无法执行计划找理由时,实际上是人们的行为受阻了,人们很难迈出这一步。此时,人们的内心被很多固化的观念所固着了,很多内射的信息在这个部分被固着了。心理咨询师经常会听到来访者表述:“其实我想……但是我不能……遇到来访者出现这种语言表达模式时,心理咨询师通常会邀请来访者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

      第一点是语言模式上的实验。心理咨询师会让来访者用“我想……但是……”句式造句。来访者就会发现,说“我想……”的时候感觉自己是有力量的,而说“但是……”的时候又把力量撤回了,把能量阻滞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格式塔取向的心理咨询师通常会用语言造句的完形模式,让来访者看到自己固化的能量、被抑制的模式和生活中的语言模式对自己的影响。

      第二点是回归来访者的当下,让来访者体验。心理咨询师会让来访者站起来,在一只脚抬起来往前迈步的时候,让来访者喊出我想,但是脚不能落到地面上,然后把脚收回来,让来访者反复体验这种身体的感受和感觉。来访者会发现这样特别累,只是他以前没有感知到,因为它很多时候把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屏蔽了,固着到思维的一个中间区域上,就是前面讲的觉察的中间区域部分。

      当来访者把注意力放到一只承重脚上时,让来访者体验承重脚的感觉。此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来访者瞬间就把脚放下来了,来访者会说好累。这时,心理咨询师会再进行一个小实验,让来访者充分体验累的感觉,然后询问来访者会想到什么?来访者可能会说:“我会想到这种撕扯带给我的累,我会想到我其实也很不容易。我会想到……”这种感觉和感受,会引发来访者更深层次的觉察。

      面对拖延症的来访者,这样做的时候,心里咨询师都是在不断的给他赋能,让他的能量不断被激活。心理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模式,然后轻轻一推,来访者就能从能量激活这个过程中到达了行动阶段。到达行动阶段时,来访者会有一些变化,会愿意表达的更多。来访者从行动到充分接触,需要更多能量、更多体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一种人从行动到接触受阻,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从接触到充分接触受阻。

开始新的接触:充分接触、吸收

      当进入接触时,心里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进入了一种非常良好的运转关系。两个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断的同频,双方会有更多发现,更多觉察。很多人在接触的状态里会感觉自己很有力量,但同时内心又看似很焦虑。为什么会是这样矛盾的感觉呢?充分接触的状态是指有机体跟环境已经充分的接触了,已经充分的在一起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更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所以人们是不觉得累的。

    在充分接触阶段受阻的人会一直固着在这个一阶段,每天都是能量爆棚的状态,就像人们口中经常说的,这个人好正能量,好像每天他都不会累。这看起来是一种好现象,但实际上是他很难消退、撤回。特别是现在很多有焦虑情绪的人,就是固着到了充分接触这一部分,很难让自己的能量很好的释放。还有一些强迫性进食的人,虽然在不断的吃饭,但他无法得到满足。有些人不断地跑步,难以停下来,也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时人们特别像陀螺,在不断地运转……当他转的越来越快时,他自然无法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心理咨询师在对这类来访者开展心理咨询时,更多的是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弱小的一面,从而让来访者接纳弱小的自己。这样,来访者的焦虑就会降低。经历充分接触阶段后,来访者到达吸收阶段,需要得到满足后,他的能量就开始恢复常态。

开始新的接触:消退、撤回

      心理咨询师如何帮助来访者消退、撤回呢?很多时候,来访者在能量消退的过程中就会进入一种充分休息的状态,也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其实,对某些来访者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格式塔心理咨询称之为“无为的虚空”。但是,有时候这种无为的虚空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例如,人们在受到重大创伤后,或者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者有过濒死经验的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开始有一些无望、无助的感觉,都没有新鲜感,对生活也不抱什么希望。这类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奔忙,而是忽然停下来过无欲无求的生活,活在一种无为、虚空的状态里。我们无法判断这种状态的好与坏,很多人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当然,也有很多人通过这些事情进入休息的状态时,他们不再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这也制约了他们跟社会情境的接触。

体验循环中的阴阳平衡

      皮尔斯对人在循环中处于平衡的一刻尤为关注,他将平衡点称为零点。创造性的超然点,创造性的空无。在一种宁静的平衡状态中,此时的场是未分化的,图形和背景都是混沌一体的,这时就是空、无物存在。皮尔斯曾这样谈空无:我们发现,当我们接受并进入无物、空无时,荒漠开始绽放花朵,虚无开始成为活生生的、丰富的存在,贫乏的空无开始幻化成富饶的存在。

      格式塔心理咨询认为,个体内在都是存在极性的。很多时候,人们通过整合自我的两极来克服内在自我的冲突,从而达到机体平衡的状态。如何整合自我的两极,结合东方的太极思想与西方的体验循环,对此做出新的诠释:

      从体验循环的感知觉阶段开始,在需求的强大驱力下,人们的机体会自发的动员能量,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从感知到自己的需求开始,就会识别出自身的需求,明确需求之后,便会动员能量,然后开始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外放的能量呈现一种持续增强的状态,即为阳;内存的能量则呈现虚弱的状态,即为阴。在体验循环从接触到休息的过程中,能量从强开始逐渐转弱,即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便退回到背景中。此时有机体回归到一种平静的状态。从接触、满足到休息的状态,有机体启动的能量在不断的减弱,就像石头投入湖面溅起的水花和波浪,随着石头的下沉会逐渐变小,直至恢复平静的状态。在人的需求被满足后,向外消耗的能量逐渐回收,呈现一种趋强的状态,即为阳。

  她有阴必有阳,有阳也必有阴,当个体阴阳平衡时,即为健康。格式塔心理咨询的核心就是通过提升个体的觉察力,进而达到自我内在的平衡,即阴阳平衡。

思考题:1、作为格式塔心理咨询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工具,体验循环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2、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平衡,你认为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丰富诠释体验循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