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简友广场

模仿与拿来

2023-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跫音鸣蝉

善于模仿是优势,但一味的“拿来主义”终将成为阻碍进步的绊脚石!

小孩子走路说话都是模仿自己身边的人。从古至今都有有样学样的说法。

我们做任何事情,起初大都是靠模仿别人来慢慢地熟悉门道。

待到经验越来越多,自然就会琢磨出一些新鲜的东西出来。

可以说,善于模仿是我们人类的本能和最强的学习能力。

模仿能力强的人,学东西学得快。好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是模仿能力特强的人。

应试教育主要就是考一种模仿能力。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虽然模仿很重要,但是一味重复别人,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没有产生新的想法,没有创新的话,这就只能叫拿来。

人家的东西再好,也不能一味拿来。要知道核心的技术是人都知道保守秘密的。只有傻子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将自己好不容易掌握的核心竞争力拱手让人。

从古至今的手艺人,都知道留一手绝招,做为秘密武器。不是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说法吗?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晚清大画家吴昌硕之口,他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大画家齐白石也说过这样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亡”他这句话是对他的一位学生说的,这位叫做许麟庐的学生据说模仿齐白石的画几能乱真。

可见,拜师学艺,必须尊敬师傅,尽心尽力地学到师傅的精髓。在此技术上,融汇贯通,推陈出新。

武术史上,那些留下名字的开山立派的大宗师,无一不是既师承师傅,又超越师门的。

如果老师培养岀来的学生,学术造诣都不如自己,这个老师是极其失败的。

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做到了继承老师的衣钵,没有自己的心得和见解,这个学生也是不合格的。

如果一味拿来,囫囵吞枣,不加以消化吸收,只是照搬照抄,注定是步入后尘,永远处于落后的窘境。

我们既要拿来,又要创新。人类社会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就是因为可以共享知识和技术。

别人已经发明创造出来了的新东西,为什么不加以利用呢?当然这种利用是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的。

一方面充分地利用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又要有创新的雄心壮志。这样,才能不让拿来成为阻碍我们进步的绊脚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