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高冷不近人情,其实都因为这个
或多或少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外表看似高冷淡漠,但内里懂事又敏感,缺乏安全感和过分自卑。遇到点事常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生怕自己的言行举止惹得他人不愉快,其实往往不愉快的人都是自己。
且从不愿主动与人打交道,却会热情的迎接并珍惜每一个对自己主动示好的人。
我自身也是这样的人,内里像是住了两个背道而驰的人,一个大大咧咧,一个细腻敏感。
别人对我的情绪表达有一点变化我都能感受到并且深化, 觉得自己太招人嫌于是就去少接触那个人慢慢的就和别人陌生了。
有时候陌生人多看我一眼都觉得我是不是干了什么影响到他了,别人只要说个什么让我不高兴的我可以掀桌子,
一到过节或者生日我会更加情绪化,好像做什么都不和我心意,想着不高兴的事就可能会哭。
乍喜乍悲的我们不是精神错乱了,也不是心理有了需要医治的疾病,而是我们这一类人属于心理学上说的高敏感人群。
Elaine Aron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在她的研究中发现,高敏感人群在世界人口中占比达1/3,而内向的人中有70%是高敏感者。敏感人群常被误认为只是少数群体。
在轻视敏感性格的文化中,高敏感人群被要求“别想太多”,他们觉得自己是异类,但人格无好坏之分,重要的是接纳并利用好自己原本的特质。

而国外的一位学者叫伊莱恩·阿隆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则总结出了高敏感人群的特质有如下几点:
(1)感受较深刻
爱因斯坦:“直觉(知性思维)是上天给我们的神圣礼物;理性思考是它的忠诚仆人。我们的社会居然把一切荣耀归于仆人,却忘了礼物的存在。”
这样的人对于任何事物的感受相较于一般人而言高出许多,他们习惯思考得更深入,他们依靠直觉行事,并且总是挖掘到很深的地方,以理出头绪。

(2)情感反应较丰富
他们对某个情况会有更强烈的感受,例如,他们对朋友会有更多的同情心,也会更为担心其他人对某些负面的情况作何反应。
高敏感的人对自己的情绪也十分“敏感”。他们比一般人更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内在情绪状态。在面对痛苦、难过、以及一些生理上的一些反应时,高敏感的人通常会有更明显的情绪反应,因此,他们也更能感受和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3)敏感度高
高敏感人群对于外在的周围环境有很强的感知力和洞察力,他们通常能够很快发现一些场合的异样,也因此往往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一个人安静的独处上。

(4)喜欢独自锻炼
高敏感者经常避免团队运动,因为他们对别人观察自己的每个动作感到不适。大部分高敏人群倾向于能独立完成的运动,比如跑步、徒步或骑行,这些运动可以在达到健身目标的同时,让他们远离喧嚣,并且摆脱外部环境的刺激。

(5)做决定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为担心做错误或糟糕的决定,高敏感者在做决定的时候,即使没有正确或错误,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做决定。
比如,比常人需要更多时间决定吃什么,
因为倾向于权衡所有的选项,即使已经有主意,还是控制不住去想“如果”然后根据介绍把菜单上可能的选择再过一遍。
因此,在涉及到做出改变生活的重大决策上,
比如想要搬到哪个城市,或者想要从事的职业,
高敏感者可能感到力不从心,被每一个可能会产生的潜在结果淹没。

(6)会对不好的结局感到沮丧
尤其对于过去有许多糟糕经历的人群,如果高敏感者在生活中遇到很多负能量,多年的累积可能会发展成焦虑或抑郁。
当在环境中感到不安时,神经系统就会经常在焦虑的状态下运作,这是为了提醒潜在的危险,当它长期习惯于此后,你就会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

(7)极度关注细节
你对于周围环境和人的细小变化都能感觉得到。同事换了新发型、伴侣最近爱皱眉头、家具上出现了小裂痕……你总是很快就会注意到。
这是高敏感者生来拥有的能力。作为一个内心丰富的人,细心已经成为习惯,周围的一切很容易影响到你,你也善于听出他人的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