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程序赛道下鲸打卡群场景运营优势

2019-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lighthouse_l

目前,很多教育机构基本都通过微信建群的形式,将课后作业课堂内容的材料比如ppt、音频等发送分享给学生及其家长,家长上交打包作业,老师先是加了大大小小无数个群,然后还要绕过很多无效对话信息去收集作业,再挨个地反馈….回过头去看这个流程,无论给教师还是学生家长的体验都是非常糟糕的:

(1)教师教学管理难,统计流程复杂,效率非常低

根据课后作业收发、督查陪伴的流程来看,老师要经历自己手动收集所有作业,逐一批改,同时还要筛选很多无效信息。此外,教师还需要人工统计学员完课率、作业完成率,而当机构学生数量较多情况下,数据统计就需要专人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统计,数据效果追踪相当困难。这对教师负担是非常大的。

(2)学生体验差

微信群回复消息往往会有时间差,导致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不顺畅,有时候伴随着刷屏现象,学生接受反馈滞后,影响用户体验。

对于传统的教育机构来说,重心放在了服务质量的打造上,来为品牌提升口碑。而封闭式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口碑传播,课程的营销能力比较薄弱。

微信为上述的教育形式设立很多场景,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一方面,微信公众号在2012年带来了一波新媒体流量,经过5年流量红利释放已经所剩无几,小程序以其运营成本低、模式轻、工具属性强等特点,深度参与到教育各个环节中来,将其碎片化、社群化。另一方面,以宝宝玩英语、薄荷阅读为代表的基于微信生态教学产品具有起势,成为增量市场。

结合行业趋势和用户痛点,从教育垂直领域切入开发小程序管理的鲸打卡由此诞生。鲸打卡定位于一款督学营销的微信生态小程序,以作业为核心展开功能服务,解决机构老师在微信生态下收发作业难、督学陪伴难的痛点。首先,鲸打卡作为小工具,是如何以轻模式打开最基础的流量入口的呢?

�教师可以上传图文、音频、视频教学内容,发起背单词、每日一练、百日阅读、口语天天练等轻量级课程活动,学生在能够通过做任务解锁闯关的方式完成指定课程学习,实现课程内容可持续产出、用户根据难度梯级来进阶复购,降低用户成本。

�鲸打卡支持每天推送课程消息,学生每天花费10-15分钟进行轻量但高频学习,满足学生微信碎片化学习场景。

�鲸打卡采用社群督学制,支持良好的互动形式,让老师在微信群更从容答疑,节约老师的精力和成本。

在用户层面,据数据显示,鲸打卡目前80%的用户都来自口碑转化,作为一款轻工具,他如何将口碑营销和裂变做到极致?其社交关系链是微信流量的核心。社交裂变也是现在很多产品的主流形式,都希望学生用自己产品进行高频的学习同时利用社交关系进行口碑传播,拉新促活。比如设创立微信群打卡活动、邀请好友助力等活动,分享课程海报等联系传播。鲸打卡的特色功能,则能很较好实现传播效果。

这是鲸打卡的特色优势功能:日签。当学员完成一个作业,会自动生成一个支持自定义的日签,老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定义制作不同的日签:学生将学习记录分享、IP鼓励分享、小Tips分享、主题分享等分享至朋友圈,一方面提升学员的分享动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利用其社交关系链扩大鲸打卡扩大影响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