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离开父母的孩子,会不会缺乏安全感?
最近,郑爽的官方粉丝后援团上了新闻,原因是他们已经四个多月没有任何官方消息给大家,因为彻底联系不到团队,联系不到郑爽,甚至是任何一个相关负责人,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所以宣布粉丝后援团正式解散。
有关郑爽的新闻屡见不鲜,她的这种孤僻、不善与外界沟通的性格之前在参加一档真人秀时就有所表现。
在节目中,她一直自恼,认为自己根本不适合待在娱乐圈,内心也是非常的脆弱。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她早年外出求学,父母不在身边,无法给予她及时的爱和帮助,所以在她长大后,特别是进入了娱乐圈后,因为缺乏安全感,自我保护的意识非常的强烈,在做完每件事后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别人的负面评价也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在我七、八岁要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家里的一些原因,妈妈不得不把我送到了农村外婆家去念书。
还记得那时是七月份,妈妈把我送到外婆家后还问我想不想在这念书,当时因为妈妈在身边,所以毫不犹豫的说了句想。之后两个月假期快结束妈妈要走时,我就像止不住的自来水似的,哭得稀里哗啦,一方面是因为我会想念她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我没了依靠。
不过好在每年的寒暑假我可以到父母的身边,但往往是去时高兴,回时难受,而每次一开学回来我就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愿与任何人说话,这也渐渐使得我的性格有点孤僻、怪异。
那时的我总是被外婆教育要好好学习,每次考试必须得拿到奖状,说这样才能对我爸妈有个交代。于是,父母不在身边,我总是想用优异的成绩和奖状来保护自己,为的也是得到别人的一种认可。
虽然在外婆家所有人对我都很好,甚至外公会在下雨天背着我上学,之后一直等到我放学再背我回来,但是这种好却怎么也比不上在父母身边的安心。
就这样,一晃小学六年就结束了。
14岁的我考上了县城的重点初中,从外婆那又来到了姨妈的身边念书。姨妈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没念过多少书,对学校那些大大小小的事不懂,所以自然而然也就不过问我学习以及心事,每天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照顾好我就行了。
到了县城,学习成绩比我好的多了去了,以前我一直引以为傲的保护伞突然不起作用了,这就好像蜗牛没了贝壳一样,失去了学习上的安全感。于是,成绩的好坏一直牵引着我的心情。从那时候开始,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举止都非常敏感。
到了高中,这种情况更加的明显。我每天都在焦虑着考试考不好怎么办,大学考不上怎么办。晚上十点放学回家后面对的是已经熟睡的姨妈,这些心事无人诉说,经常是每个星期休息四小时就立马打电话给妈妈,和她聊聊学习、生活上的烦心事。
日积月累,我发现这种安全感的缺失造成了我对父母的更加依赖。
18岁成年后,理应是独立自主的年龄,可是我却每次放寒暑假到妈妈身边后,总是时时刻刻地想和她在一起。因为和她在一起,我的心里就会踏实,就连她朝我发脾气,我也觉得这比离开她好。
我妈总是说我:年龄不小了,怎么还这么粘人。这个时候,我往往一言不语,心里默默地说,有你在身边我就会很安心,我怕我不粘着你,一回头你又不在了。而我也知道这些话不能对妈妈说,因为妈妈虽然是刀子嘴,但心里肯定会愧疚的。
我的情况正好和郑爽相反,她是因为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而我则是在外公、外婆和姨妈的呵护下长大,可以说,我根本不缺爱。但是,我们同时又很相似,都缺乏安全感,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我总希望自己做得一件事能够被大家认可,当和别人有误会时又不善于沟通,说出来的话太直,更加伤人心。
也许,很多从小离开父母的孩子并不会像我这样一到父母身边就特别依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缺席造成的不仅仅是安全感的缺乏,还有很多其他不良的后果。
所以说,如果你要是问我从小离开父母会不会缺乏安全感,我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最终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