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图景、新挑战

今天听了张馆长的讲座反思不少,张馆长从三个版块讲述了《未来学校的十大场景》。第一版块讲述了学校形态演变,学校从适应农耕文明的1.0到适应工业社会的2.0到现在适应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的3.0。

第二版块讲述了未来教育新图景:1.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升学将基于信任而不是分数,教育进入后文凭时代。也就是说未来的学生文凭将不再是一张纸,更多会是记录课程学习经历的数字。对学生的学习评估不仅看考多少分,更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创造什么,分享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等等。2.每位教师都有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教师角色发生重大改变。学校进入3.0时代,教师的工作将根本转变,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成为学习的陪伴者,动力的激发者,情感的呵护者。3.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自适应学习得以实现,从而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4. 每一项业务都可能被技术公司瓜分,课程外包常态化5.每所学校都是虚拟学校的组成部分,虚拟学校与实体学校无缝融合,满足人人时时处处可学。6.每一种阅读都被记载,屏读成为常态,技术深度融合会极大提升认知效率。7.每个人的作业都不一样,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支持面向人人的个性化学习。8.每个人的学程都是定制的,学制的概念将基本消亡,学习就是一段不一样的旅程。9.每一种学习都被尊重,学习更加多样,创客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将成为主流,群智发展成为共识。10.每一所学校都将成为人们的精神栖所、心灵家园。



第三个版块:不忘办学初心,守住教育底线。1.讲了技术带来学习的革命性变化。2.讲了教育变革的方向。3.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新常态。4.当今教师面对的主要挑战。
最后张馆长列出了老师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1、我该教学生哪些内容,以帮助学生好适应未来2.我该如何教才能更有效率3.怎么知道我的学生达到了教学目标,怎么知道我的策略正确而有效?可以说张馆长的讲述提前把我们带入了新的时代,图景是美好的,教育新图景是适应社会变化而设计的,这必然对我们老师是新的挑战,对学生的学习评估不再只关注考多少分,更要关注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我们要实现虚拟学校与实体学校无缝融合,我们要合理利用Cctalk、考拉阅读、101满足学生时时处处可学。
新的时代我们要担起新的挑战,倾尽所学,传道授业,同时,我们还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