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站位与对话
家校沟通站在功能性的角度看,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方式方法不得当,往往会衍生出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一下,到底是哪出问题了。
不止一个家长说,逢年过节都要给老师送礼,一旦不送,孩子会被老师刁难,当然,这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老师,否则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无法存在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家长给老师送礼的目的是什么呢?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有句古话叫——礼轻情意重。一旦给老师送钱、送卡就变成交换了,把育人问题变成生意。把生意场的思维方式带到育人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在家校沟通过程中,有这么几种类型的父母。
1、托关系,找门路,希望老师能够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老师碍于利益或者情面,确实对孩子投入了较多的注意力,却也出现用劲猛的现象。曾经有个孩子,每次上课老师都提问,每天都检查作业,经常指出他的缺点毛病,孩子理智上知道老师妈妈找老师了,老师也是为他好,但是在情感上接受不了,最后无奈离开了学校。
2、甩手掌柜型,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老师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也会降低,这背后有很深的逻辑在里面。
3、舐犊情深,如果老师批评、指责孩子,家长会到学校找老师算账,自己的孩子容不得别人说不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老师再也不敢管你家孩子了。
4、怕见老师,看见老师直不起腰来,奉承、讨好老师,没法跟老师平等对话,这样的家长得不到老师的尊重,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5、父母跟老师站在一个立场上,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认为学校、老师永远是对的,老师所有的要求,必须落实。这样的孩子在家里提防父母,在学校里提防老师,不敢跟父母说实话,父母没法了解孩子,也就没法教育孩子。
7、还有一类家长既是父母,又是老师。有一个小学老师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放到自己的班级里,自己教。还有人把孩子放在同事班级,要求同事严格管教,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一次违反纪律,被班主任老师打了二十几个嘴巴,最后导致孩子离开学校。老师的出发点是帮助同事好好教育孩子,没想到却出现这种结果。
8、有的父母参加博瑞智的学习,用学到的教育理念跟老师讲道理,替自己的孩子辩护,更有的甚至去教育老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老师对你和孩子避之不及。
这些家校沟通的问题,到底是哪出问题了?
核心问题是站位不对,父母站在什么立场上,维护什么利益,老师站在什么立场,维护什么利益,需要分清楚。家长没搞清楚两个立场,就开始家校沟通,往往会演绎出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家长和老师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孩子好,如果能把站位问题理顺了,家校沟通就顺畅多了。
如果把家庭和学校比喻成工厂,最终目的是把孩子雕刻成一件伟大的作品,家庭负责生产原材料,学校负责后续加工,通过雕刻、修饰,把孩子培养成材。家庭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自然人的生长,学校提供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家长把原材料送到学校,让人家雕刻,如果原材料本身有问题,让老师在这个有问题的材料上,雕刻成没问题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做一个更形象的比喻,老李把孩子送到学校,送给老师一个红包,说:“张老师,我望子成龙心切,麻烦您多费心了”,老张心里想,拿人钱了,就多用点心吧,可是孩子不是那块料啊,这可咋雕啊?于是玩命地、可劲地雕刻,硬把孩子按照“龙”的样子雕刻,结果最后雕成了“虫”。老李看着孩子的样子,对老张说:“你咋这样啊,你是故意的吧!”老张欲哭无泪。如果我们真明智的话,应该能意识到,我们是原材料供应商,如果原材料不合格,学校断然无法培养出好的作品。
家庭生活环境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完成自然人的生长,培养人的幸福感,属于个体生活。学校属于群体生活,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过程,让孩子在群体中找到存在感。家庭里的孩子是自然人,表现出顽劣的一面也是正常的,孩子在学校表现的懂事,是他为了适应环境而带上了面具,孩子回到家可以去掉面具,进入自然人状态。孩子只有进入自然状态,才有机会修复自然人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自然人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完不成,很难在社会中完成社会化。家庭进行人格塑造,学校侧重智力培养。家庭里增加情感的经验,以爱的教育为主,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学校增加认知经验,培养理性能力、智性能力。史蒂芬柯维说,成功的人跟他的能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跟人的品质有关。所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才是关键。
家庭面对的是个体,孩子成功了,这个家庭就是百分百的成功,失败了就是百分百的失败。学校面对的是群体,有统一的标准,老师按标准来,无法兼顾差异,如果他的班级里有二十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他就成功了,没考上大学的那些学生不影响老师的成功。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有差异,父母最恶劣的做法,就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在家庭生活里,孩子要完成自然人的生长,孩子要借由我们的爱,找到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让孩子有勇气跟更多的人产生连接,让孩子形成好的为人处世的品质,在这些品质和原则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智性能力。我们生活的不幸福,不快乐,把孩子推到学校,让老师给他幸福、快乐,是不可能的,孩子幸福的源泉是家庭。
站在父母的位置跟学校合作,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家长要具备三项品质,一是对真爱的渴望,二是对真理的追求,三是对苦难的同情。站在这个立场做该做的事,尽我们的本分,才有机会跟学校合作。老师都喜欢原材料上乘的孩子,可以雕刻成无价之宝。如果不解决原材料的问题,想出一系列的偏招,要求老师做过分的事情,老师是无法做到的。
我们要教会孩子尊重老师,尊重老师就是尊重老师背后的知识,尊重老师才有可能跟知识做朋友。让孩子敬重老师,唤醒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做好这些事情,我们才有跟老师平等对话的资本,比我们去求老师强多了。
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角色。
1、孩子的形象代言人,不要跟老师说孩子的坏话。通过说孩子的缺点,期望得到老师关注的做法是不明智的,相当于你承认自己供应的材料不好,然后让老师去雕刻,试问哪个老师愿意用不好的原材料呢?谁愿意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点,见老师的时候,不妨说说孩子在家里表现好的地方。让老师对孩子有一个好的预期,雕刻时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2、做孩子的心灵守护神,如果孩子被老师批了,家长该做的不是去埋怨老师,而是要捍卫孩子纯洁向上的心灵,正确引导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
3、做孩子梦想的捍卫者,孩子没有梦想就相当于在一片漆黑的大海上,看不见光亮,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航行。守住他的梦想,给他成长的空间,梦想不一定是用来实现的,梦想可以让孩子在寒冷的黑夜感到温暖。
4、做孩子的人生导师,孩子从来不缺乏智力的引领,真正缺的是人生导师,告诉他怎么过好这一生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见到很多高学历的人,人生却过的一塌糊涂。
在这几个基础上,明白父母这个职业永恒的追求,明确代表孩子的利益,然后去跟老师沟通,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是父母的首要职责。
我陪一位妈妈去找老师,妈妈三句话没说,就开始给老师讲人生的道理,讲自己多厉害。老师没好气,走了,我问她:“你来这干嘛了?”她说:“我为孩子的事啊!”,“你在干嘛呢,你把老师当小学生教育,你什么立场啊,人家可以理解你,但不代表你这么做对啊”。
每个人都代表自己的立场和角色,不能让别人否定自己的立场,也不要要求别人改变自己的立场。不同的立场之间有巨大的视域鸿沟,人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只有在共同的视域范围内,才能产生共鸣,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跟老师互相沟通。
比如,我去学校跟老师沟通,我会说:“给老师添麻烦了”,她既是老师,也是父母,我就关心她家孩子,我们就孩子的问题聊,老师从母亲的角色出发聊天,能理解父母的苦处。大家都是父母,在两个视域产生融合的情景下,才有办法沟通和对话,离开这个区域,都是各说各的事。所以见老师,不要急着跟老师说事,先建立共同的视域,找到兴趣爱好点,然后再展开对话。
用洛克的观点,人讲同样的话,很难真正相互理解,词的意义是封闭在人的头脑中的,这个词是啥意义,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要时刻注意是否真明白对方在表达什么意思。维特根斯坦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词语本身有融合的力量,说同样的话,有助于找到共同概念,进入共同语境。跟老师聊天,不在于你们聊了多少,而在于是否跟老师产生了共鸣。
给大家几点建议
1、不要要求老师关注你的孩子,自己把原材料培养好是最重要的。
2、不要否定老师的立场,指责人家做的不对。
3、不要跟老师讲道理,不给孩子做辩护,要站在老师的立场看问题,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理由,要感恩老师这个职业,理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