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教孩子
这周推荐的书籍是《正面管教》,作者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影响体现在我的教学用语上。
以前我喜欢说:别说话了,别趴桌子上,不要交头接耳,别再作业本上乱画,不要抄作业......
现在我会说:我刚才强调了什么(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坐直,独立完成任务。保持作业本的整洁。诚实对待作业,诚实对待自己。
这样,他们的抵触情绪就少一些。
书中最重要的一个道理是: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他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所以就去做不好的事情。可能是自暴自弃,可能是与老师对抗,可能是报复。
弄清楚行为背后的原因,归根结底他是缺乏自信。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教什么都是教热情,学什么都是学自信。
让孩子有自信,需要让他产生成就感,这就需要他自己的努力和家长或老师的引导,以及对他们的鼓励。
我曾经碰见过一个学生,我给他一天的时间来背作文,他没背会,也没来找我。我又给他一周的时间,他还是没背会。他给我的理由是:我背不会。
我说这不是理由。“你读了几遍?”“我背了一节课,还是不会。”“那你课下不会继续背吗?你只要会读,就能背会。不要再给我说背不会,背不会不是原因,是结果,想要结果就得先有过程,背就是了。”
我找了两次这个学生,他还顶撞我,我还没说完话呢,转身就走了。我就哭了。心里很委屈,觉着颜面扫地,努力白费。
最后还是在他班主任的干预下,他向我道歉,并把作文背给我听。
如果一开始,我就是按照这本书里说的3R1H原则来处理,结果可能会不一样。把思考方式由“怎么惩罚他”变为“怎么帮助他”,效果会不一样。
3R1H原则是:
相关(Related): 后果必须与行为是相关的。
尊重(Respect):和善而坚定地执行。
合理(Reasonable):方式要适当,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
有帮助(Helpful):关注事情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