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院士走了
湖南日报消息,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于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一点零七分溘然长逝。
噩耗传来,我的内心悲痛不已,袁院士您就这么的走了,作为上世纪的七五年跟您到海南岛育过杂交水稻“南优二号”的农民舍不得您!您一路走好!您发明的杂交水稻,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年可以多养活8000千万人,您的功劳有天大,天堂一定会把您视为上宾的!
还记得,那是一九七五年的冬天,我们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一一安乡县,也是全国水稻高产县,听说您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南优二号”获得了一季亩产过八百斤的高产,县委当即就决定一九七六年要在全县六十万晚稻中种上十万亩。
种十万亩,那需要十几万斤的种子,怎么办?我听说是您给我们县拿的主意:“冬天里到海南岛去繁制”。
一九七五年,我十八岁,这年冬天我就成了一名南繁的制种队员。
我记得,当时称您为袁老师,您当时的育种基地在三亚,我们县的育种基地在陵水,您驱车几百公里来陵水给我们县的一百八十多名制种队员作过报告上过课。您当时深知:一九七六年全国的杂交稻“南优二号”的推广看湖南,湖南的关键在安乡。所以您就经常的到我们安乡在陵水的育种基地讲课和指导。
我记得,我们县我们安丰公社那年冬天在陵水大面的杂交制种获得了了丰收,这是您和您的技术团队制定的技术路线正确的结果,也是县里南繁指挥部的领导领导有方,也是我们一百八十多名制种队员带领当地成千成千的农民辛勤劳动结出的硕果!
有了那年冬天的南繁育种的经历,七七年恢复高考时我就选择了学农,后来我在几十年的工作中都是从事的农业科技的推广与管理工作!
袁院士下午走后,我的女儿在她的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人虽然走了,科学家的精神永存!”的消息。我记得,我女儿几年前曾经评估和预算过袁院士任主任的《全国杂交水稻工程中心》申报的研究项目,她对袁院士和他发明的杂交水稻她就此后有过一些的了解。她前段还给她女儿写了一篇“共和国功勋一一袁隆平院士”的讲演词。
袁院士,很欣慰的告诉您,您刚走,现在网络和媒体都在发您走了的消息,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祭奠您!
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