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江湖齐帆齐和她的写作点评课雅颂文学教室

两个传统作家在简书上长聊——与蒋坤元夜谈记

2018-05-10  本文已影响1060人  鲁麟文薮

码了几百万字,归来仍是少年。

驻守简书写作,我们青春常在。


本来,我想用的题目是《夜谈》。

这样的题目很符合传统文学的特点:含蓄,有想象力,足够引起读者的想象力,足以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足以成为一种悬念式的题目。

我相信,你们的语文老师啊写作老师啊,都是这么教你的。

我也会这么教你。

但现在,我知道,毕竟是在网络上写作。所以,我就得改变自己了。要让自己融入网络的方法,就是写出好的网文。

所以,网文就得以网文的游戏方法来。

现在,我差不多摸到了网络写作的门子了。网络写作的题目,要足以达到标题党的水准。《两个传统作家在简书上长聊》,这已经够亮瞎文友们的双眼了。副标题亮出蒋坤元,这也是我的故意,因为,谁人不识蒋坤元啊!天下谁人不识君啊!何况,我还加了个“夜谈”。我这副标题,肯定能为我圈上一些铁粉或蒋粉。

网络写作,就是这样的。你一看,两个传统作家有什么长聊的?好了,有了兴趣点了。再一看,夜聊,不得了了,更有得看了。你们两个传统型作家,夜聊,聊什么呢?

所以,我就交代我的动机吧,首先,我就是想用这个题目把你扣住的。然后,好好往下看。

至此,我不得不交代我们夜谈的内容了。否则,真的我就成了灌水的了。

我奉我嫡嫡亲亲的三哥之命,写完关于蒋坤元散文的评论《陈年江南的感伤与怀旧》后,我终于与我们的江苏省著名作家、简书大咖蒋坤元先生联系上了。

但是这一来,就不得了了。蒋兄先是打赏了我,这让我非常过意不去。接着,又将我的小短文转发了朋友圈,又让我收获了一大拨人气。坦率说,作为传统作家的我,一下子发现我的网文有那么多点击量,我有点云里雾里了。

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的学兄王慧骐竟然也在文后留言了。

我连忙跟帖写了几句:

刚刚看到慧骐兄长在我评你的小文上的留言。非常感动!非常感谢简书让我再一次遇到慧骐兄长!慧骐兄长的散文诗,当年曾经风靡一时,读者如云。我也写过一篇他的散文文诗论。刚刚我在给慧骐兄长的留言里也曾提及你在简书所形成的影响力。谢谢!

接下来,我就请蒋坤元兄也为我推荐一些简书作家,让我进行评论。这时候,已经是4月30日的22:28。

蒋坤元先生告诉我,王慧骐老师写过他十篇文章。然后跟我说,“有机会我们聚会喝酒,我敬你一杯酒!”

其实,他就在相城,我在张家港,两人相距不到50公里。一脚油门,从苏虞张公路就可以飞过去了。

后来,我们的话题自然转到了传统作家的角度。

我们这时候才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

我们都是实名在网上写作。

我们都是传统型作家。

我们都是六零后生人。

我们都在苏州大市。

我们还都是夜猫子。

瞧瞧,现在都夜里11点了,两个人却没有一点睡意。

后来,蒋总告诉我,王慧骐老师发现他在简书上人气太盛,希望蒋总能弄出一本书来,一定非常有影响力。

蒋总喜孜孜地告诉我之后,我想了想,便对他说:“我发现你在简书上已经形成一种现象。王总这个创意可以进一步拉伸下来,要写出简书成就作家、作家成就简书这样的现象,如果能以简书系列丛书的方式出,可能会更有意义与价值。”

接着,我又说:“可以与简书运营方面取得联系,这样书出来后,也可以作为简书的成果。”

蒋总一听,竟然认真地夸奖了我一下:“好,姜还是老的辣,谢谢姜老师,点子好!”

后来,我发现在手机上简信还是慢了点,我就告诉他:“蒋总,你可以不用在手机上手写,可以用一个语音输入。识别普通话和方言非常好。我现在就是用的这个软件。”

我说的是讯飞语音。

可是,蒋总告诉我:“不行,怕把老婆吵醒了。”

这让我非常感动。

其实,我也一直如此。譬如与蒋总语音输入时,我是跑到另一个房间里,也是担心怕吵醒老婆。

两个人又想到一处去了。

但我更为蒋总的家庭责任感感动。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夫妻相濡以沫,已经成为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大部分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再一次回到两人世界。所以,我太懂得蒋总怕把老婆吵醒这句话中的重量。

于是,我说:“不早了,蒋总,您早点休息!”

蒋总连忙回复:“感恩遇见,我们都要做好,为传统作家争光!”

蒋总没有忘掉的是传统作家的问题。

而这,应该是他基于对我们二人共同进行网络写作的新的认识,也是基于他一直思考的传统作家的转型问题。

我由此相信,在蒋坤元的心中,一定一直在思考传统作家应该如何面对当下的写作生态这个问题。

关于传统作家转型的问题,前些日子齐帆齐也与我聊过这个话题。

齐帆齐老师到底不凡。蒋坤元先生还一再向我推荐,让我写一写她哩。最近,我坦率说,我确实一直在搜集她的材料,在琢磨如何写出简书大咖齐帆齐的妙文。

所以,说及这一点,你肯定就明白了,我为什么在文章开头要谈那么多的网络写作的现象与技术。

我想说的是,我们传统作家,想要实现转型,其实也非常容易。毕竟,基础在那里,积淀在那里,厚度在那里。

我与蒋总也坚信,简书,需要人文内涵,也一定希望有厚重的人文内涵成为它的附加值。

所以,我们传统作家,要改变的,就是写作习惯与写作方法。

也因此,我们传统作家,在网络生存,倒反而要坚守我们自己过去一直非常美好的东西。

我相信,蒋坤元先生与我同为传统作家,也一定共同思考到一些相关的问题。

前天,简信闪烁,蒋坤元先生非常兴奋地告诉我,有一家出版社来了函,要出他的散文集了。

我非常开心,为他高兴。他的第32本书就要出炉,这样的成绩,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也是非常少见的。

而我,第11本书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不过,我已经非常满足了。虽然无法与蒋坤元先生比,他是第32本书,我的第11本书还遥遥无期。但是,我相信,依我现在的写作,第11本写关于简书内容的书,也肯定很快出出来的。

大家伙儿说,是不是啊?

诚如是,我便觉得,兄长蒋坤元对我的殷殷期待,要为传统作家争光的期待,便不会落空。

我还是回过头来说蒋坤元吧。

32本书,其实,单是字数,就足以让人惊骇不已了。

何况,我们的蒋总,我知道的,他是多么忙碌。

我也是从我这里联想到他的忙碌的。

我就是办了一个小小的姜广平大语文课程中心,也就是一个专门进行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机构,已经忙得脚不点地了。最近,我也与蒋坤元总裁一样,也在忙着关于并购与重组的事。因为,新的政策,教育部已经下达了,我们这样的小的教育培训机构就得面临生存的问题了。这些日子,我在愁苦中过日子,在不断地寻求资金方,不断地在与有关机构谈合作,乃至进行着谈判。不经意间的一个电话,就可能把我调出去,奔东走西。

这样一来,你就知道,蒋坤元他管着那么多人,手上有好几家公司,是一种怎么样的忙碌了。

所以说,要说为传统作家争光,我觉得,蒋坤元足可以成为我的榜样。

其实,我都知道他所说的苏州最富的作家,只是一种笑谈。更深刻的内涵是,他在用他的人生与写作,在为传统作家作新的定型:

我们其实源于传统,但却带着传统给我们的文化积淀与财富,在创造着另一种传统作家的形象与定位:

我们不孜孜以求文学给我们的名头与光彩,但我们却在文学的世界里,愉快地游走,快乐地生存,以最为纯粹的心态,在为文学寻求着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的新的生存方式与存在方式。

我觉得,这是蒋坤元兄对文学的贡献。

而在这方面,他比我走得更早,更远。

他是我这方面的引路人。

行文至此,想到我的三哥,也就是简书上非常有名的稻香老农,他时常在我耳边聒噪:你看人家蒋总,多了不起啊!一个企业家,一个物质非常富足的人,却能够沉迷于文字中,经营着自己的文学帝国。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像他这样,有着一方精神的世界,我们的中国将更加美好!

三哥说得真好。

我们的老三,点出了蒋总最为本质的一面。难怪他们一直惺惺相惜。

在简书上,我就这样,有了两个兄长:

用我们蒋总给我的留言做个结尾吧:

蒋、姜一家,一起飞!

最后还是忍不住要爆料一些本文的“片花”:

本想更吸引眼球,我将题目写成《两个老男人在简书长聊》。我把初稿发给蒋总先看看,蒋总回复说,把老男人改掉吧。我们其实不老。

习大大那个年纪,劲抖抖的。特朗普七十老翁,生机勃勃的。我们老什么?

把我内心的青春豪气整个全激发出来了。

是的,我们不老。

码了几百万字,归来仍是少年。

驻守简书写作,我们青春常在。

写于2018年5月8日—9日(本文写出时,我三哥写蒋总的文正好发出。我说,我们弟兄们都在写蒋总,我不抢你的风光,你的文章,就先像子弹一样,让它先飞一会儿吧。这下,我的再来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