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17-写作
一、并行叙事
前几天,小说中要同时推进三个人的不同生活经历,他们之间的关联很少,所以我不知怎么编排。网上很多小说中同时写两个人物,就用“花开两朵、各表一只”来连接,或按照时间和事件推进顺序,遇见谁就写谁。
但我的小说中,这三个人同时玩各自独立的游戏,看起来各不相干,但是游戏中有一些量化因素做对比,所以在重点描述主角的同时,在量化因素改变时,我就跳转过去写另一个人物,这种方法还可以。
二、长篇小说问题
这两天更新长篇小说状态并不好,虽然每天更新两章,有时候勉强凑出来四千字,只是勉强通顺而已,还需要再次修改,总不能修改到一个更满意的状态,而且,还有新想法往外出;有时候,不同章节之间顺序需要调整,这一块比较令人头疼;有时候,急切想把某个情节写完,心态太急。
我觉得一方面心态应该放松一点,这样思路才能源源不断的出来,太紧绷的状态对自己也不好;另一方面,可能因为过于追求每天的长篇小说的更新字数,而迷失了自己写小说的初衷,我只想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所以每天写多写少并不那么重要,我又不是职业作者。
这两周一直坚持写四千字以上,归根结底是害怕自己写作长篇小说的激情逝去,没什么可写;或者因为懒惰,导致想法没能及时转化成文字。
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多元的,可以一时单调,长久的单调会让生活过于枯燥,没有灵感来源,失去色彩。我每天的时间除了写作、陪孩子,还有去书店看书,所以时间是有限的,我其实没必要那么硬性要求长篇小说的四千字字数,那只是一个量化指标而已,这种做法“舍本逐末”、“形式大于内容”,我不该被这些困住。
三、短篇小说问题
最近几天,脑袋出现几个短篇小说的念头和想法,一记录就两三千字或者四五千字,因为时间都投入到长篇小说写作中,所以这些短篇小说的想法没有时间整理,一直往后推,时间久了,我感觉都整理不出来了,所以挺烦躁,觉得整体上自己的写作安排需要调整。
如果哪天特别想写短篇小说,就把写作长篇小说的时间腾出来,每天更新一章也行,两章也行,写得开心就好,而不是强迫自己必须怎样,保持自己的写作乐趣。
这两天,我总陪孩子去书店,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新的灵感,每本书都不一样,让我发现不同的世界,对写作很有帮助,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状态松弛起来,这样才会有灵感,源源不断而来,有利于创作。
四、读后感
通过写作《第二大脑》这本书的读后感,我发现自己的认知壁垒过于坚实,乃至于看到不同说法,因为他没有按照我的思路来,就觉得有问题:第二大脑怎么可能是这样一个平凡和接地气的东西呢?所以,我写作时完全持批判态度。
但再次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是自己有问题。以前在我的概念中,从0到1才叫创新,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创新都是从1到无穷;而且,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都有生存的土壤,通过日积月累、由简入繁的力量而来,是我过于理想化了。想通这个问题后,我也能接受书中的观点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认知边界,前几个月忙于写作,读书很少,现在我才再次发现自己的无知。还是要多读书,这样才会有新的思路,给自己的思想注入新活力。
说实在话,现在写小说就像春蚕吐丝一样,把自己所思所想给吐出来,但是也需要有源头活水,这些活水就是读书。
每天花两个小时思考写作内容,再花三个小时写出来。写完后,大脑很累、身体很困。所以,开始写长篇小说之后,我很明显感觉自己休息得更好,这也是意外之喜。
不过,这是不是用脑过度?是不是该多吃核桃,以形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