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古代文化常识(自己总结)

2018-10-24  本文已影响61人  一路春光一路歌

古代文化常识(自编)

【古代典籍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六经、《春秋》、春秋三传、十三经、风骚、乐府双壁 、《易》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

【六经】指《诗》《书》《礼》《易》《经》《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经”也称“六艺” 。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修订。

【春秋三传】注释《春秋》最有名的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十三经】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用这两篇文章分别指代《诗经》和《楚辞》,后用“风骚”泛指文学。

【乐府双壁】北朝民歌《木兰诗》和古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

【《易经》】即《周易》,简称“易”,儒家经典之一,不仅是占卜之书,更是古代重要哲学典籍。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前者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后者相传为孔子所作。

二、 【古代史书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六经、《春秋》、春秋三传、十三经、风骚、乐府双壁、史书编写体例、通史、断代史、左传、国语、通鉴纪事本末、二十四史、前四史、史记、资治通鉴、

【史书的编写体例】国别体(国别为纲)、纪传体(人物为纲)、编年体(年代为纲)、纪事本末体(以事为纲)。

【通史】最有名的是纪传体的《史记》和编年体的《资治通鉴》。

【断代史】东汉班固的《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左丘明所著。

【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南宋时出现。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 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 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晋代陈寿的《三国志》。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和《史记》合称为“史学双壁”。

三、 【古代节日习俗文化常识】

春节、元宵节、三元节、社日、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日、除夕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日、新正等,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1949年)。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夜。

【三元节】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节,也称元宵节 ;七月十五日 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 食寒食,纪念贤人。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秋分前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上巳节】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禁烟火,吃寒食,据传是为追念介子推。

【清明节】在农历三月上半月,习俗有扫墓、踏青等。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与纪念屈原有关。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重阳】九月初九,“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

【除夕】农历腊月最后一日晚(不一定是农历年30),全家团聚吃“年饭”,“守岁”。

四、 【古代官制文化常识】

爵、丞相、太师、三孤、东宫三少、尚书、学士、上卿、大将军、参知政事、左徒、太尉、上大夫、大夫、士大夫、太史、长史、侍郎、侍中、郎中、参军、令尹、尹、都尉、司马、节度使、经略使、刺史、都督、巡抚、校尉、里正、里胥、教头、提辖、从事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助的意思。)通称,简称"相"。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三孤】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

【东宫三少】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员外郎是各司副职。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 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尹】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后又成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地位渐低。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五、 教育科举文化常识

庠序、国子监、监生、学官、国子祭酒、司业、博士、助教、教授、学政、宋代四大书院、东林书院、察举制、孝廉、策问与对策、征辟、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江南贡院、常科和制科、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秀才、举人、秋闱、解元、贡士、春闱、会元、进士、进士三甲、一甲三名、传胪、连中三元、生员、贡生、童生、童生试、学政、八股文

【庠序】是指古代的学校,夏时称“校”、商时称“庠”、周时称“序 ”。“庠序”,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子监】是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又称“太学”,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

【监生】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学官】是主管学务的官员和教师的统称。

【祭酒】祭酒是掌管国子监的行政长官,司业为副长官。

【博士】是负责教授生徒的学官,助教是协助博士教授生徒的学官。

【教授】是汉唐以后地方各级学校所设学官。

【学政】是朝廷派往各省主持院试考试并督查各地学官的官员。

【书院】是古代由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是古代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宋代四大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郑州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毁于战火)。

【东林书院】建于北宋,明代时曾培养了左光斗等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方式】先秦时的世袭制、两汉时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

【察举制】是汉代主要的选拔官吏的形式,是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朝廷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是每年定期举荐人才的科目,有孝廉(孝敬廉洁)、秀才(才能优秀)等科;特科是朝廷不定期下诏选拔特殊人才的科目,科目分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科。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开始实行的制度。设立中正官,掌管对某一地区人才进行品评。中正官将人才按出身、品德等考核分为九品,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区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科举制】是从隋炀帝开始使用的选拔官吏的方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对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相对容易,进士科除考经书外,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论,对文学水平和治国治民见解有很高要求。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随时设科,名目繁多。最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等。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由学政主持。考试通过后称为秀才,东汉因避刘秀名讳,称“茂才”。

【乡试】是省级考试,一般在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的就成为举人。乡试每3年一次,一般是在秋天八月举行,因此又被称为秋闱,乡试第一名叫做解元 。

【会试】在京城举行,每3年一次,由礼部主持,举人和国子监监生都可参加,考取的叫贡士,会试一般在春天举行,因此被称作春闱,会试第一名称为 会元 。

【殿试】又叫廷试,在殿廷举行,由皇上亲自或委派大臣对贡士进行策问,以定甲第。

【对策】又叫“策试”,殿试中由皇上亲自或委派大臣对贡士进行策问,考生来对答。

【进士】凡能通过殿试的称为进士。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予“ 进士及第”称号、二甲赐予“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予“同进士出身 “称号。一、二、三甲都称进士。

【一甲有三名】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传胪】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是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分别考取解元、会元、状元。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考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 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级。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的府、州、县官办学校成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可自公家领取廪米津贴。还有一部分成绩优异的被挑选进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

【童生】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称为童生。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通过成为秀才。

【生员】指经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读书的人,俗称秀才,亦称诸生。

【贡生】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贡士不同于贡生。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六、 【地理文化常识】

中国、中华、九州、中原、海内、四海、六合、八荒、江河、江左、江表、江南、淮左、山东、关东、关西、关中、西域、朔漠、百越、五岳、京畿、三辅、三秦、山水阴阳、三都

【中国】古代多泛指中原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上古时期划分九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江河】古代多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淮左】淮水东面。

【山东】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最早时指崤山。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一般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京城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与“县”相当;唐代时“道”先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是州以上行政单位。

【路】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时的“省”;元代行省下设“路”,因此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时的“府”。

【行省】即“行中书省”,元朝开始实施 ,民间简称“行省”或“省”。但与现在的“省”行政地域不同,如“河南省”。

七、 【天文历法文化常识】

农历、二十四节气、四时、干支、纪年法、纪时法、五更

【农历】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俗称阴历。

【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来纪年、月、日、时。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3)干支纪年法。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以23点--1点为“子时”,以此类推。

【五更】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一更在黄昏(7-9点),二更在人定(9-11点),三更在夜半(11--1点) ,四更在鸡鸣(1-3点),五更在平旦(3-5点)。

八、 古代刑罚制度

五刑、桎梏、黜陟、徒流、黥刑、弃市、膑、汤镬、车裂、凌迟、腰斩、菹醢、髡首、枭首、枭首、充军、十恶、刺配、炮烙、连坐、拷鞠、枷、夹棍、站笼、大赦、囹圄、秋后问斩、丹书铁券、录囚

【五刑】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

【墨】面颊刺字涂墨,也叫黥刑。

【劓】割鼻。

【刖】砍断脚。

【大辟】砍头。

【笞】用小荆条、小竹板打。

【杖】用大荆条、大竹板打。

【徒流】徒为服劳役,流为流放远地

【桎梏】手戴为梏,脚戴为桎

【黜陟】陟为官员晋升,黜为降职罢免

【黥】墨刑,面额刺字涂墨

【弃市】闹市处死示众

【膑】剔去膝盖骨。

【汤镬】用锅烹煮

【车裂】五马分尸。

【凌迟】一块块刀割

【腰斩】腰部斩断

【菹醢】剁成肉泥。

【髡首】剃去头发。

【枭首】砍下头高悬示众。

【十恶】十恶不赦

【刺配】面部刺字发配远地服役

【炮烙】木炭铜柱烧死

【连坐】牵连获罪

【拷鞠】拷打讯问

【枷】颈上刑具

【夹棍】木棍夹脚

【站笼】上枷卡颈,下垫砖

【大赦】遇喜庆变革

【囹圄】监狱

【秋后问斩】秋冬处决犯人

【丹书铁券】免死金牌

【录囚】审核罪状,询问犯人

]九、 古代礼仪文化常识

社稷、春社与秋社、封、封禅、牺牲、三牲、太牢与少牢、顿首和稽首、衅钟(鼓)、歃血、拱、揖、跪、坐、膜拜、冠礼、笄礼、祖道、斋戒、虚左、嗣位、九宾、朝聘、五种死的叫法、殓、殡、棺椁、庐冢、五服、丁忧、夺情起复、孝悌、伯仲叔季、左右尊位、车座、六礼、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社稷代指国家。

【春社和秋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封】筑土为坛祭天,叫做“封”。如“封狼居胥”。

【封禅】天子到泰山祭祀天地,祭天为封,祭地为禅。

【牺牲】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与少牢】少牢没有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衅钟、衅鼓】古时的一种祭礼,新钟或新鼓制成后,杀牲取血涂在钟或鼓上,祭钟鼓以启用。

【歃血】古时会盟,双方口含牲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称为歃血。

【祖道】祭祀路神,饯行送别。

【斋戒】忌荤,但不是不食肉,而是不吃葱蒜等辛辣臭气的食物。

【顿首和稽首】头碰地即起(下对上级或平辈间);头碰地稍微停留(拜天子、拜父母、拜天地等)

【拱】两手胸前相合。

【揖】拱手行礼

【跪】双膝跪地,上体伸直,离开小腿。

【坐】双膝着地,臀部沾脚跟。

【膜拜】:两手放额,长时间下跪叩头。

【再拜】拜两次

【冠礼】男子20岁,加冠并取字,弱冠。

【笄礼】一般在女子15岁,许嫁(订婚之后),结婚之前举行。

【虚左】等待贵客

【嗣位】嫡长子继承制嗣位:嫡长子继承制

【九宾】外交时的隆重礼仪。

【朝聘】朝见天子。小聘(每年派大夫),大聘(三年派卿),朝(五年诸侯自己)

【朝觐】朝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

【六礼】古代婚姻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求亲)、问名(问名字生辰)、纳吉(祖庙占卜)、纳征(送聘礼)、请期(定婚期)、亲迎(迎亲)。

【五种死的叫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殓】小殓(裹衣衾)、殡(入殓后待安葬)

【棺椁】内棺外椁

【庐冢】为父母或师长守丧建的房舍。

【五服】古代以亲疏为别的五种丧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也指五辈人: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丁忧】遇到父母丧事

【夺情起复】官员服丧期间朝廷因需要征召任职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悌,指对兄长要敬重。

【兄弟排行】伯(孟)仲叔季。

【左右尊位】战国秦汉代以右为尊,隋唐两宋以左为右,元代以右为尊。

【车座】一车三人,御者居中,骖乘居右,尊者居左。如果是君主或主帅则居中。

十、【姓名称谓的文化常识】

名字号区别、庙号、年号、谥号、自谦词、家大舍小令外人、帝王自谦词、官吏自谦词、称帝王的敬辞、殿下、麾下、阁下、丈人、先X、对别人的敬称、圣XX、常见敬辞、

【名字号区别】名一般是孩子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取,一般自称或长辈称名,如果称呼别人“名”不是亲密就是侮辱;成年(男20岁行冠礼、女15岁行笄礼时)取字,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号,一般是自己取。 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 庙号】在太庙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年号】汉武帝首创,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也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 谥号】是古代王侯大臣等死后给予褒贬评价的称号 。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

【古代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的词:“愚”(不聪明)、 “鄙” (学识浅薄) 、“敝” (不好) 、“卑”(身份低微)、“窃”(私下)、 “仆”(仆人)、“敢”(冒昧地)、“拙”(笨) 、 小、

【家大舍小令外人】家父、家慈、舍弟、令尊、令堂

【帝王自谦词】 朕( 秦始皇始专用皇帝自称)、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官吏自谦词】下官、末官、小吏等。

【对帝王敬称】陛下、万岁、圣上、圣驾(车驾)、天子等。

【殿下】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麾下】 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阁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丈人】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

【先】称谓前面加“先”表敬称,表示已死,“先帝”、“先考”、“先妣”、“先贤”。

【对别人的敬称】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 执事等。

【圣】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圣人”,后 “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常见敬辞】拜(拜访)、 奉(奉还)、惠(惠赠)、恭(恭候)、 垂(垂询)、贵(贵庚)高(高就)、大(大驾) 、敬(敬贺)、屈(屈尊)、光(光顾)、雅(雅正)、玉(玉照)、芳(芳龄)、

【百姓称谓】布衣、黔首、黎民、黎庶、黎元、生民、庶民、苍生、氓等。

【不同朋友关系的称谓】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年龄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 );周晬( 周岁);孩提(2-3岁 );龆龀( 七八岁 );垂髫 三四岁至八九岁 );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 ( 男子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半百(五十岁 ;花甲、下寿、耳顺之年(六十岁);古稀、中寿(七十岁);耄耋 、上寿(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古代文化常识问答题

1.古代三元节是指的什么?

2.古代的春社和秋社分别是在哪一天?

3.除夕是在哪一天?

4.寒食节是在哪一天?

5.乞巧节是在哪一天?

6.腊日是在哪一天?

7.古代的太师是指哪两种官职?

8.古代的三孤和三少分别指什么?

9.尚书省最高长官叫什么?六部的正副长官分别叫什么?下属各司的正副长官分别叫什么? 

10.古代的四书是指哪四部经书?

11.古代的五经是指哪五部经书?

12.古代的六经是指哪六部经书?

13.春秋三传是指哪三部传书?

14.古代的《十三经》是指“五经”加上“三传”,再加上“四书”中的《论语》《孟子》,另外的三部经书是什么?

15.“风骚”是指的什么?

16.“乐府双璧”指的是什么?

17.《易经》包括哪两部分?分别是由谁所作?

18.史书的编写体例有哪四种?

1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20.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什么?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什么?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是什么?

21.史学双璧是指哪两部史书?

22.《史纪》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史书?是通史还是断代史?

2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史书。?是通史还是断代史?

24.“二十四史”都是什么体史书?其中有几部通史?

25.前四史是指哪四部史书?

26.庠序指古代的学校,夏朝时学校叫什么?商朝时学校叫什么?周朝的时候学校叫什么?

27.国子监是什么样的一个机构?国子监的正副行政长官分别叫什么?

28.国子监中读书的学生叫什么?国子监中负责教授生徒的学官叫什么?

29.朝廷派往各省主持院试考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叫什么?

30.书院是古代的教育机构,集藏书、教学、研究为一体,书院是由谁设立的?

31.宋代的四大书院是什么?明代最有名的书院是什么?

32.古代选拔官吏的方式各有不同,两汉时采取什么样制度?魏晋南北朝时采用什么样的制度?隋唐以后采取什么样的制度?

33.孝廉和秀才是察举制的科目,请问孝廉和秀才都举荐什么样的人?

34.明清科举考试分哪四个阶段?

35.院试考试通过者叫什么?进入府州县各类学校学习的人称为什么?

36.乡试在哪里举行?考试通过者叫什么?第一名叫什么?什么时候举行?

37.会试在哪里举行?几年举行一次?考试通过者叫什么?什么时候举行?

38.殿试在哪里举行?有谁对考生进行策问?殿试通过者叫什么?

39.进士三甲分别赐予什么号?

40..一甲三名分别叫什么?二三甲第一名叫什么?

41.连中三元指的是什么?

42.童生试分哪三级?通过县试和府试的叫什么?

43.府州县各级学校中的秀才中优秀的被挑选到京城国子监读书的称为什么?

44.古代的中国和中华指什么地方?

45.古代九州指哪九州?

46.古代的四海、六合、八荒指哪里?

47.江左是指长江东面还是西面?江西是在长江左边还是右边?江表是哪里?

48.山东最早指哪座山?关西指什么关?

49.朔漠指的什么?

50.古代五岳指哪五座山?

51.京畿指哪里?三辅指什么?

52.古代称山南水北为什么?

53.古代三都两种说法,分别指哪三个城市?

54.从哪一朝代开始设立行省?

55.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时的什么?(省还是府)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时的什么?

56.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还是月亮的位置变化而划分的?

57.二十四节气歌是什么?

58.十天干指什么?12地支指什么?

59.四时指的是四季,每一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别叫什么?

60.古代纪年法有哪四种?

61.古代天色纪时法将一天分哪12个时辰?

62.地支纪时法将一天分12个时辰分别叫什么?

63、五更指的是什么时候?

64.奴隶制和封建制五刑指什么?

65.大辟指什么?笞刑和杖刑区别?徒刑和流刑有何区别?

66.桎梏指什么?黜陟指什么?弃市指什么?膑刑指什么?枭首和髡首有何区别?

67.拷鞠指什么?囹圄指什么?录囚指什么?丹书铁券指什么?

68.社稷指什么?

69.春社和秋社分别在什么时候举行?

70.封禅指什么?

71.牺牲指什么?三牲指什么?

72.太牢和少牢有何区别?

73.衅鼓和衅钟指什么?

74.歃血指什么?

75.祖道指什么?

76.斋戒忌荤指的什么?

77.顿首和稽首的区别是什么?

78.古代跪和坐有何区别?

79.冠礼和笄礼是什么时候?

80.再拜是什么?虚左是什么?

81.嗣位就是继承帝位,古代采取什么制度?

82.九宾是什么时候采用的礼仪?

83.朝聘指什么?朝觐指什么?

84.古代婚姻过程要经过哪“六礼”?

85.五种死的叫法是什么?

86.殓殡指什么?棺椁有何区别?庐冢指什么?

87.五服指哪五种丧服?又指哪五种关系?

88.丁忧指什么?夺情起复指什么?

89.孝悌指什么?

90.兄弟大小排行分别叫什么?

91.古代左右尊位有何区别?

92.车座如何安排?

93.名是什么时候有谁取?一般谁称名?

94.字是什么时候取?一般谁称字?

95.号由谁取?一般谁称号?

96.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称什么?后继者称什么?是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97.年号由谁首创?皇帝什么时候改元?从什么时候一个皇帝有一个年号?

98.什么人有谥号?谥号属于褒还是贬?

99.家大舍小令外人是什么意思?

100.古代丈人指什么?麾下是对谁的敬称?阁下是对谁的敬称?殿下是对谁的敬称?

101.皇帝自谦词你知道几个?

102.称呼死去的人前面加什么字表示敬称?

103.亲如兄弟的朋友叫什么之交?从小一起长大的异性朋友叫什么之交?不因贵贱变化而改变情谊的叫什么之交?辈分和年龄差距较大的是什么之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