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抵制预制菜进校园, 不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3-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芥菜籽_2005

文/荒原人

【事件】

“要是给我孩子吃预制菜,我可能会发疯!”近期,一位“小红书”的博主这样写道,同时发布一张袋装的“鱼香肉末茄子(预制菜)”图片,显示该产品的配料表包括茄子、猪肉、水、番茄沙司以及食品添加剂等,保质期为一年。

与此同时,多地的中小学、幼儿园采用中央厨房配餐模式,不少家长担忧其中包含预制菜,继而质疑这样的食材是否应该给孩子吃。由此,“预制菜进校园”引发大众的关切和热议。

【影响】

事件曝出后,一些家长发布的视频中显示,很多家长开始辞职给孩子送饭。由于学校规定家长不能进入校园,所以大量家长聚集在学校门口,很多学生就地而坐,或者蹲在门口快速吃饭。

【微评】

所谓“预制菜”,又被称为“预制调理食品”,一般指以各类农、畜、禽、水产品为原辅料,配以调味料等辅料,经预选、调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通常预制菜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贮存或运输,供消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

反对者主要担心的关键在于,预制菜肯定没有现做的新鲜,为了运输和保存,会加入很多添加剂和防腐剂,对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身体健康有害。虽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授厉曙光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表示,“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营养流失,预制菜如此,现制菜也如此。因此,不要夸大预制菜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营养流失。”但仍无法消除大部分家长的疑虑。

该事件之所以引起大众的抗拒,是因为民众认为,预制菜间接危害到被称为祖国花朵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迫使人们不得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谈到更为普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可谓记忆尤深。从多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到如今的预制菜,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不但没有消除,且有愈演愈劣之势,虽然包装得更为隐蔽而不易察觉。

也许,我们更需要关心和看重的,不仅仅是“预制菜进校园”这一单纯的事件本身,因为即使因着一些部门的干预,短期内可以控制,但校园生活毕竟只占据学生的部分时间,且学生时代转眼即逝。当孩子们走出校园、告别学生时代进入社会,谁又能保证他们所吃所喝的,是足够健康的呢?据报道,如今大部分进入职场的90后,普遍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染上各种“老年病”,他们甚至不敢看体检报告单。因为目光所及之处,不论是各大商超、便利店、快餐店,可以说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完全被各种添加剂、防腐剂所包裹。置身其中,实在让人防不胜防。

因此,家长们与其单纯抵抗这一事件,甚至为护卫孩子健康而辞职送餐,不如从自身做起,在各行各业中肩负起“管家”和“治理这地”的使命,逐渐带领家人一起培养健康、环保、节制的生活方式。比如,尽量不点外卖,自己做饭;出行尽量不开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培养节制的消费理念;定期和家人一起运动,等等。这些一点一滴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或许会带来全人的更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