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被刷屏了,我被打鸡血了

昨天真是太神奇了。
我早上写完稿子,把计划中的事情一项项做完,临近中午的时候,终于有空刷微信了。
然后,就看到从上到下全是王宝强三个字。
我懵了一会儿,然后很快弄明白了:原来大家都在追热点啊。
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我还是该干啥干啥。
下午就有朋友发微信给我了,然后我们就聊起了这个话题。
她发来很多截图,让我看数据:你看看你看看,平时一万多阅读量的,因为写热点,阅读量都十万加了。还有人一篇文章涨几万粉,热点的威力真是太强大了!
我点头附和:确实如此,难怪人家说,追热点是自媒体人最基本的觉悟。
然后朋友话锋一转,问,你为什么不写?
我说,我上午已经写完一篇了,现在不是我的写作时间点儿。我也很想写,但时间没赶上。
朋友安慰:其实热点也没什么好追的,这种文章,过几天就没人看了。这些人啊,就是为了赚取阅读量。咱用不着凑热闹。
朋友不停地说着那些文章的优劣,然而我的关注点却不在这里。
我注意到的是,有人夜里零点看到消息,然后立即连夜写,连夜推送。有人一晚上没睡,写了好几篇。有人正在过周末,看到消息立即写文章加推。
有人很看不惯,觉得这些人简直是疯了,人家离个婚,你们像吃了兴奋剂,是闲得蛋疼还是太八卦?
然而站在我这个角度,想的完全不一样。
我对朋友说:其实,这件事很打击我,不是因为我没有追到热点,本来我也不怎么追热点。而是我发现,这些人能做到的事,很多我做不到。
比如凌晨看到新闻,连夜写文章。别说我在凌晨之前睡了,就算没睡,就算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新闻,我也会关灯睡觉,顶多对自己说:明天早上写。
我做不到为了一篇文章不睡觉。
比如有人一晚上写几篇,然后赶在太阳升起来之前一古脑全部推送。我没有办法连续写,我的写作习惯就是一天一篇,你让我一口气写几篇,我会觉得很难受。
所以,就算写,我顶多也只会写一篇。
至于别人对热点的敏锐度,我就更是差了很远。很多人第一时间看到了新闻,立即判断会是热点,所以写了。而我落后了很多拍,看到铺天盖地的推送时,才发现原来王宝强离婚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没有别人努力,说明在自媒体这一块,我没有别人敬业。
然后我就开始反思。
我真的每天都竭尽全力了吗?
我真的每天都没有浪费时间吗?
我真的每天都在成长进步吗?
然后很悲哀地发现,答案没有那么肯定。
一天中的很多时间都被聊天和刷微信消耗掉了,每天都过得太轻松,本能地不愿去做那些难度高的事情,成长进步的脚步几乎也停滞了。
就拿上个月来说,我总共的写作数量居然不足三十篇。
必须承认,昨天我被深深地打击了。
当然,也被打鸡血了。
做为一个写励志文的作者,我居然没有别的作者努力,觉得好讽刺啊,觉得好丢脸啊,简直无地自容。
意识到了这一点,最重要的当然是改变。
我放下微信,不再和朋友聊天,开始重新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把时间安排得更合理。之前一直纠结没有时间写小说的问题,也在这次规划中,重新安排好了时间,包括看书,包括培训,都有了更合理的时间安排。
这就是王宝强刷屏给我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这个热点,成了所有人的狂欢,有人看到婚姻的不可靠,有人看到满满的阴谋论,有人看到自媒体人的势利。
昨天的热点和骂战齐飞,负能量很多。但对我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别人的努力,并且我也愿意用这些来激励自己,让自己也变得更加努力。
纷纷扰拢的尘世里,事情太多太杂,我们不应该被别人的评论牵着鼻子走,也不必一言不合就开撕,因为总有一些事情,是能够给我们启发,并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说过很多次,我曾经在一家公司做过文员。
在做文员期间,公司来了一位新的总经理。这位经理很奇葩,很挑剔,分分钟让人想掐死他。
比如在地上看到一个小纸片,他能引申出你工作不认真。一个数据出错,他能引申出你没有职业精神。一次没加班,他就说你没有上进心。
当然做事效率跟我们也完全不在一个频率上,完全就是影视剧里的那种毒舌霸道总裁啊。
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物,你们以为我会写?
当然,我要写的是他的小助理。
这个小助理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子,刚刚入职,是总经理亲自面试的,看上去很柔顺很娇嫩。
当时我们一群人很腹黑地想:嘿嘿,过不了几天,保证哭哭啼啼地走。
因为总经理来了不到三个月,助理已经换了五个了,每个都是受不了他的挑剔,哭着喊着离开的。这个小助理看上去很没经验的样子,保证待不了半个月。
然后我们都被打脸了。
小助理待够了半个月,待够了一个月,待够了三个月。
更魔性的是,总经理一提起小助理画风就变了啊。他居然不再挑剔,而是满口赞美,很骄傲地说,这个小助理是他工作以来遇到的最好的助理。他只认可她一个人的工作。
很自然地,评论甚嚣尘上。
有人说,总经理色迷心窍了,看小助理长得漂亮才夸呗。
有人说,总经理可能意识到之前的自己太挑剔,怕逼走了这个以后,再也招不到助理,所以变性了。
后来还有人扒出,小助理是个富二代,身价比总经理都要高N倍。
哦,原来总经理也看中别人的钱了呀!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我和那位小助理坐进了一个办公室,然后,就被她做的事情征服了。
我以前用过很多次的一个梗,就是说某人为了提高做表格的水平,把别人做的数据都删掉,自己重新去做。
现在我要说,这个千年老梗的创始人就是这个小助理。
因为总经理对所有助理的工作水平都很质疑嘛,所以有什么表格要做,他都会把格式什么的都设好,然后才交到助理手中。助理只要保持格式不变,只要填相应的数据,其他数据都会自动跳转。就是在表格里用了很多函数那种。
以前的助理都是直接按照总经理的吩咐去做,万一数据被破坏了,就让总经理重新发一份。这是最简单省事也最节省时间的做法。
但那位小助理自己找虐啊,她居然把所有的函数都删除,然后自己晚上加班,对着表格,一个一个看那些函数,了解他们的意思,百度他们的用法。用了一周的时间,硬是学会了运用所有的函数。
后来在函数的运用上,她甩出了总经理几条街,总经理再也没有办法鄙视自己的助理了。
还有与各个部门领导打交道这样的事情,她每次都想得特别周到,真的一点差错都不出,避免了很多麻烦,让总经理少操了很多心。而她那些看似很多此一举的做法,说出来有理有据,只能让你大呼涨知识了。
本来之前我也很纳闷,这么普通的一个女孩子,凭什么让挑剔的总经理如此青睐。后来接触久了,她成了我在那个公司里唯一佩服的人。
你以为人家是富二代,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有钱,却不知道,人家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比你拼。
我离开那家公司多年,唯一能记住的人,只有这位小助理。而且常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很努力,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极致,才配得到一切。
讲了那么多,我真正想说的就是。不管别人如何评论一件事情,如此评论一个人,讽刺也好,嘲笑也好,谩骂也好,我们不要人云亦云,而是应该放低姿态,看看有没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一句名言:“拿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拿显微镜看别人的缺点”。
这才是我们面对各种人事时最积极的态度,也是对自己最有益的态度。
那些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你还在那里评长论短,不觉得很羞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