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能力对现在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但大部分人却不重视培养。
先问几个有趣的问题:
1、你有没有刻意训练过自己的手,让它能感觉触摸的温度、纹理的走向?
2、你有没有刻意训练过自己耳朵,让它能够听的更清楚,更有分辨力?
3、你有没有训练过自己的舌头,让它能辨别出食物的用料、味道的层次?
4、你有没有训练过自己的眼睛,让它可以对画面、场景的颜色进行区分?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没有。
你第一意识可能会觉得训练这个有点难,关键也没啥用。
其实不然,如果你坚持训练某一个感官,然后再结合一些理论知识,你会发现你的思考力,分析力,判断力竟然自动就提升了,比如你可以试试训练眼睛,每天观察身边东西的颜色,物体的边缘细节,建筑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去读几篇颜色搭配,什么是美的论文,不出一周你就会发现你周边的世界原来有这么多不一样的东西,而且莫名其妙的会让你关注到很多细节,进而你会发现你看问题会有更多的角度,分析问题有了更多有价值的素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感官是认知的第一道门,相当于第一个漏斗,漏过去越多有价值的东西,对你认知的提升就越有益。先举个例子,你用300w像素的照相机照一张照片然后你用它做一个图标,你会感觉还不错很清晰,但如果用来做电脑的桌面你就会感觉纹理很粗糙,1000w像素照出来的照片的作桌面很不错了,但如果做广告牌就很粗糙了,至少就要2000w像素以上相机照的照片才行。感官能力就相当于你的摄像头的像素能力,感官能力不同进来的素材就不同,素材不同能做的事情和结果也不同。
心理学家会认为人脑由两套系统组成,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1的诸多能力当中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快速判断靠系统1,遇到复杂情况才会启动系统2,这是进化论在起作用,遇事先启动系统1,如需要了系统2才会介入,这样的大脑运行效率最高而且最省能量。在原始社会,人遇事的判断基本都是靠系统1,看见到火躲着点,听到猛兽叫赶紧跑,这时候感官要求比较低,有个基本轮廓就好了;而如今的社会遇到的事情更复杂,大多数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复杂的推断,这时候对感官的要求就很高,需要了解大量细节特征,这些都需要需要启动系统2。这时候如果你的感官还是弱的象300w像素的摄像头,进入大脑的素材精细度就会不够,会让你缺乏微观体感,那即使你有再好的思维方法也无法避免浅薄。
所以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事情,训练感官能力就变得无比重要了。可以试试每天至少15分钟锻炼感官能力,闭上眼睛从卧室走到卫生间,感受一下把其他感官当眼睛的感觉;吃饭的时候仔细体会每一口食物的感觉,用舌头分辨食材不同味道细微差别;仔细听听身边的声音,看是否能找到每个人说话的特点;用手指摸摸身边的东西,看能否辨别出事物间点滴的不同,比如麻将你能摸出哪个是八饼、哪个是二萬么:)。